浅谈班级管理的功能与有效策略

2020-01-10 11:22吴剑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干部集体

吴剑园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南宁 530001)

班级作为一个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与坏,对学生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使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要达到这个目标,班级管理必需有所策略。本文从不同方面对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1 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教师群体起不到的作用。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主任不仅直接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还可以通过集体影响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因此,班级管理如何,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为学生社会化提供帮助。高校班级是社会组织的雏形,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与社会联系。每个学生可在班级活动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班主任指导下,学生还可以进行各种角色变换;通过完成各种角色任务,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班干部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可以得到锻炼;作为集体的成员,则可以学到如何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发扬民主的规范行为。可见,高校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的过程;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则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2)营造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空间。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通过交往不仅可以汲取知识,满足心理上的各种需要,还可以增进交往的本领,增强人际交往的适应能力,消除个体的孤独感、无助感。在学校组织构成中,班级作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底层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可以建立友谊,消除误会,学到知识;学生与班级之间交往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的凝聚力;班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交往还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互通信息,扩大班级社会效应力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有效的班级管理。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可以接触各种环境,但班级这个环境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从教育学角度看,班级群体是教育教学最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学角度,班级是实现预定目标以促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组织。班级群体不仅映射着国家与民族的基本文化要求,也体现着班级特定群体文化特征,这两者都直接、间接作用于学生个体,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熟。因此,搞好班级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

2 探讨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科学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应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意向、目的、利益等为基础,是教育理念与学生需求的统一体,这个目标体系应在教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下制定的,具有导向与凝聚作用,是实现班级科学管理的一项制度化措施。

(1)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先进性。在班级的目标管理中,要求目标必须满足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要求,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定会使好的集体和好的班风较快形成,并得以巩固。

(2)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学生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根据学生年龄、学段、学期、学年的变化而循序渐进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也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实现。制定班级目标要力求全面,但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主攻目标。制定长远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建立坚定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制定近期目标,能使班级奋斗方向明确,制度常规日臻完善,逐步使班级管理协调有序,正确舆论与良好班风可基本形成。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

2.2 实现班级管理民主化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否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教师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具有以民主的姿态与学生协商的态度。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内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显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

为了实现班级民主管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首先就应在同学中间宣传目标价值。如组织哪些活动,搞何种主题的班会,定何种制度,怎样搞评比,班干部如何分工,宣传板报如何配合等,条分缕析,交待清楚。其次,把集体目标以个人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集体目标需要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因此,只有学生个体的成功,才会有集体的成功。班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上,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并在集体目标指导下,制定出每个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全体学生就会为了共同奋斗目标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在民主管理过程中,班级课内、课外活动健康有序,学生精神面貌良好,追求真知、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也会日益巩固并不断优化。

2.3 发挥班干部的核心领导力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因此,班主任在接一个班后,就应重视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全班同学不断前进。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有核心有力度的班级领导小组。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演讲,培养其竞争意识和目标能力,减少班主任指定而造成的惰性和片面性,学习成绩好坏不是评选的唯一条件,重要的是其组织能力、目标意识和责任心。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是班级管理的驱动者,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自动运行轨道。

其次,管理体系是一个班级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就必须创设民主氛围,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思维,多一个脑袋就多一分创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管理,班主任切忌全部承包,更不可一锤定音,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哪怕是极微小的管理环节的建设意见。

最后,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把它抛出来,大家摊开来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有人经常因睡过头旷课迟到怎么办?如何改变?宿舍卫生脏乱差、宿舍矛盾怎么做?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提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内化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

2.4 营造良好的班级内部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级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也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1)班主任人格与班级集体氛围。作为班主任,除了应具备令人信服的学识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之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格。具有人格力量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位自我实现的人,他具备完美的人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能力,热爱生活并协调自我心理。因此,具备人格力量的班主任能使学生乐观、上进。

(2)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无责任感,是否爱学生,是其能否为班集体所接纳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轻率、疏懒、不负责任和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便会逐渐弃掉内心自然的敬慕。这样的班级缺乏感召力,班主任也会遭到整个班集体的默默抗拒。

(3)班主任学识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应具备的学识,不只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在社会经验、人生感悟,甚至哲学和文化艺术上渊博的知识和独到丰富的见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条件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引导学生个性正常发展。

2.5 培养学生在班级的主体意识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即有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学生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6 优化班级外部环境

班级之间、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形象,有利于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通过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举办优秀学生报告团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日常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习标兵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班风学风管理当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其他学生努力向上的优秀学习标杆,班级之间让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打成一片,必然能够有利于带动整个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3 结语

有效策略的实施对于班级管理、班级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保证各项班级活动的合理开展,要想全面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班主任还要有机结合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班主任的其他日常工作事务较多,在班级管理中往往感到任务繁重,这就需要增强班干部的辅助性管理,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当班干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以发挥,班主任也实现了班级管理工作“减负”,班干部委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班级内部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强。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干部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我为集体献一计
警犬集体过生日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