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略论

2020-01-10 11:22王鄢一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理论课探究

王鄢一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1 创新思维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是适应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需要。经过四十多少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服装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高,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服装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推动,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人才保障。随着我国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为面向国际的服装设计制作与生产基地,为其它国家生产服装,然而因为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服装个性化追求,发展形势也并不相同,所以在设计服装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其它国家进行效仿,而要根据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现实需求对服装进行创新,提升行业发展的潜力,真正迎合各国需求。服装设计的教学理念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将创新思维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高速发展需求。

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校都在扩大招生,因此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多,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难以找到与自身需求相符合的工作,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存在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学校教学存在重要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面临着就业难题,无法为应聘企业带来新颖的作品,难以得到企业的青睐。通过对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等,融入新颖的教学思维、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提升创新意识,设计出更新颖的作品,使学生增强就业能力。

2 服装设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2.1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不均衡

服装设计专业属于设计类型的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较为注重,将大量时间用在操作练习上,而并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述,导致学生虽然有时间去练习和实操,但是理论水平并不高,难以将各种理论内容融合起来,实践操作缺乏理论信息的支撑,最终面临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不相配的局面。还有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讲述,而不注重实践操作,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动手能力极低,难以推动理论知识的转化,也影响了日后就业。

2.2 教学方式单一

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当前有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都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来,以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学生的设计,在课堂中似乎自己才是主角,学生被动听讲,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被磨灭,难以提升创新能力。尤其是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恨不得整节课都用来讲述知识,学生没有发言机会,更没有沟通与探讨机会,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何来创新思维?这是值得思考和改革的。

2.3 教学素材缺失

服装设计专业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大量素材的探究与思考中找到灵感,推动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出创新性更强的作品。而大量素材的引进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收获更为真实的体验,更好地对其中的元素进行挖掘,作用于服装设计过程中。纵观当前我国很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来看,多数学校都缺乏实践活动,教师将课堂作为唯一的教学阵地,不注重场地拓展,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创新思维下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科学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校应当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的安排,尽量达到两者的均衡,使学生学习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课程中去,不断提升实践技能。两者的均衡,还能够为学生更为系统化地学习服装设计知识提供便利,帮助学生对服装设计内容进行仔细分析,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为创新思维发展营造有利环境。第一,学校应当仔细分析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与教师进行仔细研讨,根据教师意见和教学需求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进行调整。第二,学校可以以此设计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等进行收集,详细分析学生的需求,根据结果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进行调整。第三,在调整过双方时间之后还要做好跟踪与反馈,一定时期之后对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明确调整后与调整前教学结果的差异,分析是否取得更好结果,并找出问题,进行改正。

3.2 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愿意去思考、愿意去探究,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所以,在教授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真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思维的发展营造好环境。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敢于想象、敢于实践,另一方面要多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有助于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思维发散,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与了解服装设计有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新颖的服装设计款式,使学生在动态化的展示中更好地学习服装设计方法,吸收经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

3.3 借助于各种实践活动积累素材

很多时候设计者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学生只有走进生活,亲身对生活中的艺术进行感悟,才能够实现思维能力拓展,推动创新思维的生成。所以学校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各种各样实践活动进行观察、积累经验和素材。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系列服装设计作品赏析活动,使学生在赏析作品的同时对素材进行积累;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举办的不同形式、各种规格的服装设计竞赛,借助于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来更为新颖的设计启发。

3.4 以各时期艺术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行挖掘,并通过课后引导、课堂教学等将学生对现代艺术精华与国内外优秀民族艺术精华进行融合,使学生在详细分析与探究艺术内涵、感知艺术情感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独有的服装设计风格。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进行传统艺术的渗透,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将传统艺术元素引入到服装设计中,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还要引导学生对国内外不同时期优秀艺术进行探索,推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

4 结束语

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好全面性分析,要合理设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做好铺垫;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相互探究与沟通中促成创新思维的产生;并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推动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的融合,为作品赋予更强的时代特征,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理论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