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探究

2020-01-10 11:2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校园政治思想

马 俊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0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各大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才的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一批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新时代青年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问题。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新时代的大学生往往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放松和享受,对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和文化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学生提供及时的思想政治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创建新时代开放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组成内容

1.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校内各部分社会群体长期参与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背景下的有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组成的产物,是一个复杂的亚文化状态。

1.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

高等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一般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制度四个部分所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着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高等院校校园中各种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用品等,包括学校的操场、体育馆等场地的建设,基本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用品、器械的储备等等,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

(2)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高校中所有体育活动的综合,是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包括体育教学活动,体育训练活动,相关竞赛的开展,社团或其他形式的有关体育的课外活动,体育项目表演等等,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这些形式也组成了校园中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表现和基本内容。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文化,是指高校中人们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意识的表现,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财富。精神文化是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所形成的一种体育精神和观念,依附于人的是形态表现出来,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4)文化制度:文化之都是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是保证高校校园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开展的必要因素,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它时刻约束着体育运动开展的行为和方式,保护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不受非法的侵害。

2 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想深刻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之间的关系,就要充分掌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广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首先,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身体机能,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用更加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阔,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如果不能对其内容进行有效的判断,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心智,沉迷于网络。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向学生提供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服务,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次,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了在父母的庇护下度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很容易就选择放弃。而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等过程中恰好得到了精神上的锻炼和情绪的调节。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得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于发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体育运动的这一功能很少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例如,球技运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林场反应能力,提高各个感官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更好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此外,参与体育锻炼对于协调人机关系和心理疾病的预防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在高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广大高校要积极利用体育文化建设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体育文化节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

3.1 物质文化方面的互动

校园物质基础是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学生要想开展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基础的体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技术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增强设施外观的吸引力,以优秀的质感和外观性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投入体育运动的队伍中。此外,唉性能方面,要满足广大师生对体育设施实用性的需求,让其在运动中增强体魄,提高竞技能力,感受运动的魅力。此外,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让其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丰富的形象力和精神世界的体验。

3.2 精神文化方面的互动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在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建设体育精神文化成为了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如何利用好体育文化建设的契机,对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提高其审美情趣成为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学生普及相关的思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引发学生积极资助的思考,从而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4 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互动的模式

4.1 推动集体主义教育

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社会,经验和阅历都有一定的不足,在面对一些较为父爱的轻快是往往容易不知所措,很难对当前所处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判断,并做出最佳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建设符合现代校园文化发展的体育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将传统的体育精神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精神动力,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在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开展集体经济项目,小组内的学生同荣辱,共进退,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培养和建设学生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发挥着推动性的作用。

4.2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建设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只有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才能充分满足学生优秀精神品质的需求。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中可以让学生在锻炼治愈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活动十分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从多种角度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树立长远的理想,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这工作的重点内容。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对体育赛事有着较为广泛的关注,许多学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可以对一些在公益事业或其他积极向上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或有着特殊成长经历的运动员的事迹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向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4.3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暗示和感染作用。学生在一定的环境内生活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是一门有关思想政治的“隐形课程”,有效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了在塑造。

4.4 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现阶段,大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休闲娱乐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并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心理特点也有效地促进了了大学生积极发展自己,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其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其认识到“世上无难事,是要肯攀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5 总结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是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科学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确保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舒适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时,建设充满生机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校园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