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

2020-01-10 14:17肖思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积极性文章情境

肖思慧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1.1 讲述作家轶闻趣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育者可以通过作家的故事背景讲述,提高学生学习和阅读趣味性、好奇心,基于作家的经历,用这些经历去把握好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部分。从本文作者自身角度而言,作者自身也当过学生,因此从自身所有的学习经验而言,如果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一成不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提及到课外知识和作家故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升并能够快速记忆。打个比方说,从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而言,文章精简但是可以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如果想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感情,可以通过苏东坡的趣闻轶事让学生理解到他的优秀不局限于横溢的才华,还有乐观的性格色彩,积极向上的处事心态。从创作背景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作品描述的是“乌台诗案”,因此,加入历史史实的元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苏轼由于创作作品而被定罪,她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悲痛欲绝,涕泗横流,面对这件事苏轼却很平和的对他的妻子说:“宋真宗时有一位诗人叫杨朴,被人诬告,真宗传见,问他能否作诗,杨朴说不能,真宗问:‘临行有人作诗送行否?杨朴说只有老妻作了一绝::“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后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苏轼用幽默的方式让妻子放心,他还诙谐的问妻子“难道你不能作首诗为我送行吗?”通过这句话让他的妻子破涕而笑,目睹了苏轼被压往京城的过程。通过这样的逸闻趣事,学生们对学习课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学生深层理解文章。《苏东坡传》由林语堂所著,也是值得推荐的,大多数学生都有阅读的倾向,并能积极的进行探讨,提高了学生阅读方面的动力。

1.2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

伴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的塑造良好的学习情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还可以得到感官方面的良好体验。比方说关于《沁园春·雪》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育者可以为教育者先帮助学生了解其中字词的含义,粗略了解一下课文内容,然后在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联想,更加的融入课文所描绘出的情景声色,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制作相关的PPT,拿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童年妙趣生活的散文,在文章的内容中,百草园中描绘出很多动植物,北方的学生对描写的这些东西并不熟悉,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有关内容的图片进行讲解,准备视频让他们更加立体的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又更好的达到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

2 营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

通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我们要培养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能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课堂氛围更加的积极和激发她们探索答案的精力。比方说《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问学生迷路了应该怎么办,引入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根据本篇文章的题目引入学习并阐述说:“当诗人陶渊明走失的时候,他幸运地遇到了一片桃花林,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现在让我们揭开这片桃林的神秘面纱。”在讲述过程中结合相关多媒体教学方式呈现出桃花源记中的场景,清澈的溪水蜿蜒流动,两岸是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彩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红花绿草,潺潺流水,宁静和谐,引起读者对桃花源深深的向往。在深入探讨文章时教师应该进一步询问学生,“这个桃花源记里的仙境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乐于思考,让他们和老师的思想共进退,去逐一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利用语言描绘创造情境

若仅仅依靠情境教学,大多数初中学生并不能自主学习,因此需要老师的引导。这就对教师有关情境教学方式的运用提出了要求,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她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比方说在讲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适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播放PPT形式来呈现出文章内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通过形象的描述激发她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有实质性的收获,通过老师的讲述,进一步理解文章实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引导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水平而定,利用在情景教学模式的背景之下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稳定的全面发展。

4 通过交流构建意境

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接收到自己所有目的的教育,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大多数老师意识到了学生才是居主体地位的人,而老师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建构注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学习知识,从而建构出有利于推动学习进步的意境,进一步的促进学习材料的深入探讨。比方说有一篇名为《理想》的文章,在教学习这篇作品是,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之间的答疑交流进行互动,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自行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得出一些有关本篇文章所给予她们的启发,例如说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幻想,以未来的理想作为奋斗目标,为之努力学习,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规划制订具体的实施目标,指导学生有条不紊的朝着目标方向前进。

5 联系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道: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真诚的,充满爱和情感的。我们都知道一切理论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在中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和生活实践两方面的作用,帮助学习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学习材料。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好知识文化和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学习中一定要以实践为落脚点,从实践中学习课本中缺少的知识。只有让语文的学习更加生活化,学习语文才会更加立体。举个例子说教师在教学《桥之美》这篇作品时,可以通过家乡各种桥拍成的照片采用PPT播放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桥这一建筑物的美轮美奂,在结合文章中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到如何对桥的描写进行细节刻画,特别是文章里面有关桥描写所用的词和写作手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可以在观摩完毕之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要求,来写出一篇有关自己家乡的桥的文章,并通过文章的描写来抒发自身丰富的感情。教学有一定的艺术性,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表现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脱离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建构出新的情景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加有效有趣的学习语文。

6 扮演角色体会意境

身临其境是体会意境的最佳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去切身体验有关时代背景、课文涉及人物等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更进一步的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思想,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教师授课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打个比方说在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比方说交流阅读、PPT展示,自己角色扮演。因为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古代,和当前我们的社会天差地别,学生在有关于君臣和臣子的关系这些方面并没有清晰认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提及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采用这种手段经过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帮助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快速吸收。

7 结语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能够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通过教师的指导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章时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并将它们运用到教学之中,比方在文中所提到过的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享受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情境模式教学都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方法,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引导学生学习的责任,帮助学生更加有学习意向。在技术不断革新的现代,情境教学发展也日益完善,我们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性文章情境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