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半夏的临床应用及组方配伍规律

2020-01-10 14:17马春艳计小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化饮仲景小青龙汤

马春艳 计小清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1 半夏的临床应用

1.1 化痰止咳

半夏经常与陈皮、茯苓等药物同用可以治疗湿痰阻肺,咳嗽气喘,如治疗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方中的君药半夏既可以和胃止呕又可以燥湿化痰。配伍可以行气化痰的一味臣药陈皮,使气行则痰化,二者同用,可达到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的功用。由于半夏性温,对寒痰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功效。若兼见寒象,痰多清晰者,可加干姜、细辛等温肺化饮之品,如《金匮要略》中的厚朴麻黄汤。方中半夏、杏仁、细辛、干姜均为臣药,此四味药物相配,其功能为温肺化饮,化痰止咳。而作为君药的厚朴、麻黄二药可以宣肺散寒,理气止咳。半夏与瓜蒌、黄芩等配伍可治疗热象,痰黄粘稠者,如《伤寒论》中具有宽胸散结、清热涤痰功用的小陷胸汤,其方中的半夏性辛温可以散结化痰,瓜蒌可以清热化痰,宽胸下气,黄连可以清胸中之热,三药共同使用可以达到祛除痰热之邪的功效,虽组方简单而力雄。风痰眩晕,恶心呕吐,常与天麻,蔓荆子,茯苓,白术等熄风化痰药同用。如《医学心悟》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主要把舌苔白腻和头重呕恶作为主要辨证,半夏配伍天麻治疗风痰所致眩晕。小儿风痰惊痫,喉间痰雍者,常与枳壳,茯苓,风华硝等同用,如《活幼心书》中的半夏丸。

1.2 降逆止呕

其降逆气功效可表现为:一是可以降胸中之气来达到止咳逆、胸胀的功效。二是可以通过降阳明的胃气来达到止呕的功效。半夏常与生姜,茯苓等同用,可用于饮停心下,呕吐不渴,目眩心悸症,如《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加茯苓汤。胃虚呕吐或胃不和而夜不安者,常与人参,白术,秫米,厚朴等同用。可用来治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呕吐临床上常用大半夏汤方,方中作为君药的半夏可降逆气、化痰饮、止呕吐,作为臣药的人参可补虚益胃,仲景原文中提及要将白蜜和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由于水性走下,合以白蜜扬以缓之,甘润上脘之燥,作为佐使之药。若将半夏与陈皮、竹茹、黄连、枳实等药物同用,可以治疗因胆热犯胃或因胃热所引起的呕吐。用治痰气交阻之呕吐,可配伍厚朴。如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皆能燥湿降逆,而厚朴长于除满降逆,偏治气滞,半夏长于燥湿止呕。用治胃阴不足之呕吐可配伍麦冬,麦冬甘凉质润,半夏辛燥降逆,润燥互济。如竹叶石膏汤。

1.3 消痞散结

若见痰热互结,心下痞满痛者,或呕吐泻痢者,常配伍黄连、瓜蒌、干姜等,以辛开苦降,燥湿祛痰消痞。如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诸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气机升降功能的失调以及胃气不降所导致的痞满症状。半夏泻心汤可达到协调脾胃的功能,因此常用于治疗此类疾病。其方中的黄连、黄芩性味皆苦寒,都具有苦降清热燥湿的功能,能泻其满,半夏与干姜具有辛开祛寒的功能,能消散其结,组方中配伍的人参、大枣、炙甘草皆能够调节脾胃。最终能够使寒热祛除,消除痞结,中焦和,升降恢复,而疾病可以自愈。,脾肾两虚,中虚冷积,心腹痞块或大便秘结,可与硫黄服用,如半硫丸。方中的半夏具有散寒结,润肾燥的功用,硫黄具有大热之性,能补命门真火,逐阴寒,利大肠,生姜汁既能散寒,又可解硫黄之毒,配合成方,共奏温阳开结之功。半夏若与昆布、海藻、黄药子、牡蛎等化痰软坚药物同用可治疗痰气互结症。

1.4 消肿止痛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痈肿痰核,痰之为病,倘留着于皮里膜外,变幻甚多,治疗痈疽瘰疬等以生半夏,鸡子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还可用治毒蛇咬伤,疮疡肿毒,喉咙肿痛,外伤性出血,口舌生疮,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牙痛,胃痛,头痛等。此外半夏的消肿止痛功能多为外用。

2 组方配伍规律

由于历代医家使用半夏的方剂甚多,所以本文主要选取《金匮要略》中含有半夏的经典名方进行分析,分析仲景对于半夏的配伍规律。

2.1 射干麻黄汤

此方可宣肺化饮,止咳平喘。方中的半夏与生姜、细辛、五味子配伍,散中有敛,具有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射干可祛痰利咽,麻黄止咳平喘,宣肺散寒,组方中用以同属于肺经的款冬花、紫菀两味药物可达到润肺下气止咳的功效。另外再配以甘润的大枣,既缓辛散之耗气,又防温燥之伤阴,配合成方,共同达到宣肺化饮、止咳平喘的效果。现在临床上可用此方合参蛤散加减治疗哮喘病症,其治疗效果甚好,临床上也多用此方来治疗放射性肺炎、过敏性鼻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2.2 小青龙汤

众所周知小青龙汤的经典症候为外寒里饮。然仲景认为其可以用来治疗溢饮、支饮等证,应用辛温发汗治法,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皆可主之。其中仲景在小青龙汤中配以半夏,由于半夏味辛微温,可以散除寒饮。小青龙汤中的麻黄与桂枝的功用主要在于发汗解表。白芍药味酸微寒,可和营止血,五味子味酸温用此两药可敛肺止咳平喘,干姜与细辛、半夏三者共同使用,可用来散寒饮。散水寒,逆气收,津液得以运行,汗出而诸证可解。目前临床上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痰水饮内停导致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合三子养亲汤共同加减治疗,并达到宣肺开闭以及祛邪平喘,燥湿止咳平喘,行气消痰的效果。合真武汤可用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减应用可达到化饮平喘、温阳利水、活血通脉的功效。还可用加味小青龙汤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效果,其具有良好的诊疗效果。

2.3 小柴胡汤

仲景在呕吐与产后病中均用到了小柴胡汤。前方中的小柴胡汤仲景用半夏能开结痰,降浊气以达到止呕的功效,用疏邪透表的柴胡,使半表之邪可以向外宣散,具有苦寒性味黄芩,可以清除热邪,使半里之邪可以内灭,加入生姜、大枣以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不内传,再加入人参可以补气扶正,甘草和中,此方可治少阳病,疏利三焦,调畅气机,和胃降逆。后方中仲景用小柴胡汤治疗产后郁冒之病,其功效主要为以扶正达邪,和利枢机,亦是在于"和利阴阳",着眼点并非是在于取汗。而在于恢复产后血虚阴亏,兼受寒邪导致的阴阳平衡失调。现临床上可用小柴胡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血行郁滞证。可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由于肝胃郁热导致的慢性胃炎。用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可用小柴胡汤和三仁汤加减治疗,以达到宣畅气机,和解少阳,清利三焦湿热的功效。

2.4 温经汤

本方配伍严谨,用药合理。在众多药物中配伍一味半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半夏入阳明胃经这一特性,故可用于通降阳明胃气,从而达到通调冲任的目的以助祛瘀调经。(2)半夏、生姜两味药物配伍可用于燥湿和脾散水,以达到防止津液雍滞的功效。(3)借助半夏的辛温开通之性,达到和胃运脾,鼓舞胃气的功效。目前临床上用温经汤治疗的病症甚多,如治疗不孕症,温经汤能调节生殖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调节患者疼痛和血管收缩功能,恢复正常的卵巢功能。还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更年期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雷诺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等病症均可用温经汤加减治之。

2.5 附子粳米汤

此方可温中散寒化饮、和中缓急降逆止通。方中附子与半夏虽为相反配伍,但若合理配伍,辨证准确,煎煮得当,亦可达到疗效显著,安全无毒的效果。仲景用此方主治脾胃虚寒,腹中雷鸣彻痛,胸胁逆满,呕吐等症。并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用半夏可治疗呕逆配伍附子温阳散寒,益火补土的功能。相辅相成,功效甚好。其中仲景《金匮要略》中具有相反配伍的方剂甚多,如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与甘草是相反配伍,二者配伍能够激发药力,使留饮得以尽去。附子粳米汤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由于复感寒邪,寒凝肝脉导致的前列腺痛,可合暖肝煎加减治疗,以达到温脾化湿。暖肝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由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湿内停的肾性水肿,可合五苓散加减治疗,以达到温肾健脾,化气利水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由于阴寒内盛,寒凝胞宫,水湿内停导致的痛经,可合温经汤加减治疗,以达到温经散寒,降逆止呕,温中止通的功效。

3 结语

半夏作为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中药材,目前已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作用十分广泛,可用治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病症。本文对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有关半夏的方剂配伍规律进行了分析,可见仲景对于半夏这味药物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组方十分精巧灵活。半夏在各经典名方中的配伍规律及其作用以及其配伍禁忌和常用剂量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我们要结合现代临床中更多疾病的种类,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疾病,分析历代医家的经典组方中用药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巨大作用,以便于更好的发扬中医文化,更好地用名医的理论思想指导临床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猜你喜欢
化饮仲景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基于IL-27探讨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射干麻黄汤治疗家畜小叶肺炎19例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从药物关系看经方魅力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