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人“王霸相济”学术思想及其临证应用*

2020-01-10 21:34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0000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王道霸道病机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0000) 指 导

何立人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疗效卓著,临证经验丰富。何师主张“以平为期,以和为贵”[1]的治疗理念,提出“王道霸道悉遵阴阳之道,柔剂刚剂谨守病机之剂”[2]等学术观点。笔者有幸拜师门下,现就学习何师“王霸相济”学术思想的体会作一介绍。

“王霸之道”探源

王霸之道即王道和霸道,两者均为我国古代的治国之道,是治国理政的不同法则。所谓“王”“霸”,按照孟子解释是,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载:“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稍晚时期的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说“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指行仁义争取人心,为王道;“夺之与”是树信誉,接纳诸侯,为霸道;“夺之地”是用权谋武力,为强道。《荀子·王霸》中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王道者注重道德教化,“以德服人,以仁治国”;而霸道者多外树威信,内彰刑法,如有名的春秋五霸。历史上,国家治理相对较好的时期往往两者兼而有之。诚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语出班固《汉书·元帝纪》)。武侯祠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讲的也是一个道理。

“王霸之道”与医学关系

王道和霸道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屡屡被提及和比征引用,在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个层面多有体现。“王”在古代有贯通天地人三者之意,《春秋·繁露》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从中可见,“王道”究其实质,乃为“天人合一”之道,则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阴平阳秘”等均可由此而引申阐述。概言之,在身心保养方面,“王道”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3“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3]9和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3]13。疾病干预方面,提倡“以平为期”“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中病即止”“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补气血”。

“王道”和“霸道”比较显明的时期当在金元。时诸医家之学说纷呈,精彩之处,令人拍案。以金元四大家论,有谓河间先生之寒凉、子和先生之攻邪,如临阵对敌,祛邪为主,用药之偏性以对治病之危急,多属“霸道”;东垣先生之补土、丹溪先生之滋阴,用药和缓,近乎“王道”。金元之际,医家们纷纷提出新观点与主张,形成有益的学术争鸣,产生了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术思想。正如《四库全书提要》所云“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四大家在诸多中医派别中,可谓独树一帜,他们的学术主张既有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也因应了补偏救弊之需。如刘河间针对当时新的热病,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倡用寒凉药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张从正目睹时医界喜投辛热温补之弊及庸工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迹,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观点,在临床上对汗吐下三法运用得心应手,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丰富了中医学的临床经验。李东垣重视脾胃,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载:“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也。”指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盛,升降失常是产生多种内伤病症的病机。朱震亨则结合临床实践创立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气有余便是火等新的学术观点。朱氏所处时代,《局方》盛行,医者滥用辛辣燥烈药物而造成伤阴劫液之弊者相当普遍,朱氏针对这一现象,著《局方发挥》一书,在养生和治疗方面都强调了补阴的思想,对纠正时弊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元四大家的“王霸之医道”[4]恰恰是中医学损有余,补不足,以平为期治疗思想的体现,其终极目标仍然是人体的阴平阳秘、动态平衡。无论是刘、张,抑或是李、朱,临床实践中均注重辨证施治这一治疗原则,强调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犯虚虚实实之弊。

因此,无论王道,或者霸道之术,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疾病之差异,病机之不同,病势之浅深,审时度势,灵活应用。医家有言:治外感方如大将,治内伤方如丞相。外感之病,其来疾,其变速,用方多猛,取效快捷。内伤多为日积月累,正气日渐削夺,其来渐,其势缓、其伤深,患者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也相对较迟钝,用药多和缓,久久为功。有者崇“霸道”方而贬“王道”方,认为“王道”方如隔靴搔痒,不能治病,可有可无,有者认为“霸道”方最伤正气,稍有过用,往往使病者愈治愈坏,甚至成为坏病。“霸道”方长于攻逐,其力猛,往往看到某个症状明显消失,易被认为“有效”,“王道”方多用于扶正,其效缓,因气血之生长本身就缓慢,易被误认为“无效”。其实两者各有所用,要点在判断精准,处置果断。蒲辅周老先生曾举一例明其要旨:有一膨胀病患者初胀之时,用槟榔、木香、牵牛子之类一服即消,继服效果逐渐减小,更医求治,谓过用攻伐,中气不能转输,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初服三剂,似有效又似无效,又服三剂觉精神好转,胀也有所减轻,以后消消补补,终收全功。治疗中病人也曾性急,嫌进展慢,要求改用攻逐,两剂后几乎腹胀如故,惊骇之下,才不敢再自作聪明。

“王霸相济”学术思想

吾师何立人教授尝谓“王道霸道悉遵阴阳之道,柔剂刚剂谨守病机之剂”。何师认为,王道霸道均从阴阳之道,只有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刚柔相济,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切不可固执一端。用王道者,非弃霸道药,反之亦然。根据病情,一方中或纯以王道药,或专用霸道药,或王霸杂陈,或乘势变换比例,或以王道药补正气以助攻伐,或以霸道药逐邪气以护正气,总以循阴阳之道为要。何师尝以木防己汤为例进一步阐明,谓木防己汤是个王道霸道同用之方,木防己散结气,石膏清肺热,桂枝通血脉,人参补心肺,四者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霸道之药以祛邪,王道之品以扶正。何师另举丁甘仁先生治疗感冒案例说明无论王道霸道,均须谨守病机。丁氏在治疗风热时行感冒初期,或以清热为主,随着病情变化,出现久病阳虚,中阳不足,加入附子等温里药,虽为霸道之药,然切中病机,实为允当。

何师进而指出,王道实则主张公平,以和为贵,以平为期;霸道当与“匪道”相区别,有理有据,赏罚分明即为霸道。中医处方若违背阴阳之道,不管药物之寒热温凉,皆为“匪道”。临床运用,一是要守病机,根据病机变化,王霸之法、王霸之方,交替更迭;二是虚实夹杂之证,两者可同时运用。

可见,无论王道霸道,临床应用的精髓是要明断病机,顺势而为,而非执其一端,刻舟求剑。总之,道之体,大而无方,只有正确认识所患的病和患病的人,准确把握病情、人情、病势、病机及预后,才可发挥好王道霸道的治病救人之用。

临证应用举隅

笔者在跟师临证过程中,对何师“王霸相济”学术思想有着深切体会。试举一例以明之。

陶某,女,72岁。患者主诉小便淋沥1月余。尿涩少腹酸楚,淋沥难尽,自服萆薢分清、金钱草颗粒冲剂,症有改善,但形寒怯冷,耳鸣,心悸,腰脊酸楚,寐中下肢拘引。否认其他重大疾病史。脉细弦滑,苔薄腻微黄。西医诊断为尿路感染,中医诊断为湿热型淋证。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处方:炒知母、炒黄柏各9g,杜仲12g,生地、熟地各12g,炒当归9g,炒川芎、炒川断各9g,桑寄生9g,狗脊9g,怀牛膝15g,炒防风9g,羌活、独活各 9g,土茯苓15g,生升麻6g,生黄芪15g,阳春砂 3g,生淮山 12g,脱力草15g,炒党参12g,炒苍术、炒白术各9g,益智仁9g,覆盆子15g,蚕茧壳 12g,芡实 15g,金樱子 15g,白果 6g,14剂。二诊时患者心悸早搏耳鸣减轻,尿涩尿急改善,胁痛,下肢畏寒不温,脉细弦滑,苔薄。于前方加虎杖15g,苦参9g,桂枝3g,补骨脂9g,14剂。三诊时,尿急尿涩大为缓解,右胁或痛亦减,或有心悸,善太息,寐欠酣,脉细小,苔薄,腰酸耳鸣。予疏肝理气,补肾安神之方调治14剂,诸症悉安。

按:该案患者因小便淋沥1月余就诊,尿涩少腹酸楚,淋沥难尽,病属中医之淋证病,脉细弦滑,苔薄腻微黄,淋证有虚有实,该例综合脉症,当与湿热蕴结下焦有关,且患者自服萆薢分清、金钱草颗粒冲剂,症有改善,以药测证,清热利湿之剂服之见效,可进一步佐证湿热之邪留着下焦。另一方面,患者年事已高,形寒怯冷,耳鸣,心悸,腰脊酸楚,肾虚之象明显。故何师认为此案治疗当虚实兼顾,清热利湿以祛邪,双补脾肾以扶正。药用知柏、土茯苓清湿热,苍白术、芡实健脾利湿,金樱子、覆盆子、蚕茧壳、生熟地、桑寄生等补益肾中精气,黄芪、党参、升麻补气升清降浊。何师认为,高年之人,肾中精气往往虚损,此病邪气侵袭,日久更易耗伤精气,故虽标症明显,患者最感不适,仍不可一味祛邪,急于求成,当兼顾平衡,冲和以为用。此方用药,颇能体现何师治疗中的“王霸兼济”学术思想,药味多而不乱,井然有序,扶正与祛邪于一炉,并注意不同药物比例,配伍精当,故取效甚捷,三诊而安。

猜你喜欢
王道霸道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霸道海鸥谁能治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病机及用药规律
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
埋个将军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Civilization
哥伦比亚大学 客户是上帝,学生是王道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