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概况*

2020-01-10 21:3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梅花针神经性火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203)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且坚,故在中医学上通常称之为“牛皮癣”“摄领疮”或“顽癣”。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其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银屑病临床表现为皮损基底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浸润,上被银白色鳞屑,剥离鳞屑后,基底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见有银屑病损害。“银屑病”对应的中医病名是“白疕”,而中医所谓之“牛皮癣”实际上指的是西医的神经性皮炎。[1]两者临床多有混淆,需加以重视及注意。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与神经、精神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认为,情志内伤、风邪侵扰是本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2]目前对于神经性皮炎西医采取口服抗组胺类药、外用类固醇类药膏,存在着易复发以及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等局限性。而针灸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具有疗效好、操作方便实用、副作用低等优点,因此治疗本病具有相当的优势。

本文检索了近5年来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进行了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分析,以探讨当前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诊疗特点与规律,以供临床参考。

文献检索和筛选方法

以“神经性皮炎”“牛皮癣”为检索词进行高级检索,再设置“针灸”“针”“灸”“穴位埋线”“刺络放血”“割治疗法”“耳豆”“激光针刺”“火针”“体针”“毫针”“贴棉灸”“梅花针”“拔罐”等为检索词分别对上述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于中国知网(CNKI,2012-201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2-2017)、中文科技社科期刊数据库(VIP,2012-2017)、万方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期刊(2012-2017)。对初步检索的文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筛选:(1)纳入临床对照试验和非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文献;(2)排除不符合中西医神经性皮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文献,剔除了将“银屑病”纳入“神经性皮炎”或“牛皮癣”范畴的文献;(3)排除重复文献、动物实验类文献、个案报道、没有数据统计的经验总结、文献综述。

共纳入符合筛选方法的文献52篇[3-54]。

针灸疗法及穴位统计

1.疗法统计

对纳入的52篇文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按照单一针灸疗法、不同针灸疗法联合运用、针灸疗法与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简称“针药结合”)三种类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单一针灸疗法(13/52):穴位埋线[8-9]、贴棉灸法[10]、梅 花 针 叩 刺[13]、刺 络 放 血[15,25,52]、火针[29-30,32,38]、割耳疗法[42]、激光针刺疗法[54]。

针药结合(24/52):针刺+刺络放血+西药外涂、口服[3],针刺 +中药外洗 +西药外涂、口服[4],梅花针叩刺 +西药口服、外涂[23、24],针刺 +梅花针叩刺 +中药内服[6],针刺 +中药内服[44],火针 +中药内服[36-37,45-46,53],耳部放血 +中药内服[40],贴棉灸+中药内服[43],梅花针叩刺 +西药外涂[11,14,19,21],火针 +西药外涂[35,39],梅花针叩刺 +TDP+西药、中药外涂[26],梅花针叩刺 +中药外涂[51],梅花针叩刺+TDP+中药外涂[18],火针 +中药外涂[31],刺络放血 +中药外涂[5]。

不同针灸疗法联合运用(15/52):梅花针叩刺+氦氖激光疗[12]、梅花针叩刺 +温针灸[16,20]、火针+针刺[28,34]、火针 +耳穴贴压[41]、火针 +刺络放血[50]、火针 +穴位埋线[33,49]、穴位埋线 +刺络放血[47]、穴位埋线 +刺络拔罐 +火针[27]、刺络放血 +火罐[17]、刺络放血 +贴棉灸[22]、刺络放血 +艾灸[48]、刺络放血 +梅花针叩刺 +耳尖放血 +艾灸[7]。

综上所述,近5年来,针灸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主要采用体针、艾灸、贴棉灸、梅花针、火针、穴位埋线、耳穴割治、耳穴贴压、火罐等疗法,并多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大部分文献选用2种或2种以上的综合疗法治疗本病,既有针对皮损部位的局部治疗,也有针对整体的调节治疗。火针和梅花针局部叩刺是最主要选用的两种局部治疗方法。

2.穴位统计

对52篇文献的穴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频次由高到低排列:阿是穴(皮损部位)38次,血海10次,曲池9次,三阴交7次,大椎6次,合谷、足三里、肺俞各5次,风池、膈俞各4次,肝俞、脾俞各3次,外关、手三里、内关、神门、委中、阳陵泉、心俞、灵台各2次,天枢、太溪、照海、侠溪、行间、灵台、太冲各1次。

由此可知,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阿是穴是最主要的刺激部位,选穴以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

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

共有7篇文献选用针刺疗法,既有针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进行整体调节,又有针对皮损的局部治疗。针刺以毫针治疗为主,手法上,体穴多采用泻法或补泻兼顾。皮损局部以毫针围刺为主。

范迪方针药并用分别治疗28例和4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3,4]。取穴分别为:①主穴取风池、大椎、曲池、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并配以肺俞、膈俞、手三里、内关、神门、天枢、委中、太溪、阳陵泉穴[3];②主穴取风池、天柱、合谷、手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配穴取内关、足三里、委中、膀胱俞、阳陵泉等穴[4]。每次取2~3对穴位,皆用泻法。此外,对于局部型神经性皮炎,范氏[3]取曲池、列缺(双侧)穴,同时沿皮损边缘贴皮进两针,并重刺皮损中心区数针。丁黎薇等[6]取肝俞、膈俞、脾俞、照海穴,行补法,取风市穴,行泻法,并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有效率为92%。邝秋和[28]针刺肺俞、肝俞、脾俞、风市用泻法,三阴交、血海用补法,配合皮损局部烙刺治疗,有效率为95%。王敏等[34]以毫针围刺皮损局部并配合火针点刺,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有效率为95%。吴贻军[44]采用皮损局部围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性皮炎43例,有效率为95.3%。谭景欣等[54]采用激光针刺治疗神经性皮炎,取双侧的曲池、血海和三阴交,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2.梅花针叩刺疗法

共有15篇文献选用梅花针叩刺疗法,皆选取了皮损局部为叩刺部位。主穴均取皮损部位,主要以中等刺激,微出血为度,对苔藓化严重部位施以强刺激,部分以轻度叩刺至皮肤潮红为度。此外,有4篇文献除了梅花针叩刺局部外,还选取了经穴进行叩刺治疗。通过梅花针叩刺疗法,可促使邪气外泄,疏导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之目的,同时可以改善皮损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以及提高患处皮肤的免疫、抗炎能力。[26]

例如余堃等[7]用梅花针叩刺,头面部取风池、大椎、内关、曲池、合谷;肩背部取肺俞、膈俞刺络放血,心肝火旺者加肝俞,湿热内蕴者加三焦俞。上肢取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下肢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委中;局部从内向外、自上而下叩刺。另辅以耳部放血和艾灸疗法。共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4.44%,痊愈率为77.77%。

陈曼珍等[24]用梅花针叩刺皮损处至少量出血。结合辨证取穴(均双侧),肝郁化火型取侠溪、行间,血虚风燥型取血海、脾俞,风热蕴肤型取外关、合谷叩刺至皮肤红晕为度。依据皮损形态评分,小于等于3分作中度叩刺至皮肤发红并少量出血,大于3分作重度叩刺至皮肤出血。配穴予轻度叩刺,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3日1次,1周2次,4周为1个疗程。另辅以西药内服。有效率为86.67%,痊愈率为0%。

3.火针疗法

共有19篇文献选用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止痒、泻热解毒、化滞祛瘀、调和气血之功。现代医学证明,火针点刺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是基于热效应能改善微循环的理论,热力通过皮肤神经的调节作用,促使皮损区微循环加快,有利于炎症和代谢物的吸收,抑制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止痒之功[29]。

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针具以普通火针为主,亦有毫火针及特制三头火针使用情况。取穴主要以皮损部位进行点刺,对苔藓化严重部位,点刺时密度及深度相应加深,针刺间隔为0.2~2cm,主要间隔为0.2~0.5cm;针刺深度以浅刺为主,最深不超过0.5cm;针刺频率为2~7天1次,集中在3天上下。

例如,旷秋和[28]予火针疗法配合针刺治疗。火针取穴阿是穴(皮损区域)。取中号平顶头火针烙刺皮损区内皮肤。若皮损已呈苔藓样改变且瘙痒剧烈者,则在皮损区内每间隔1cm烙刺1针,如病轻则每间隔2cm烙刺1针。主穴烙刺每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配穴针刺隔天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2种方法结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率为95%,痊愈率为52.5%。

张晓抒等[31]在皮损处用直径为0.80mm的火针点刺,点刺间隙约为0.3~0.5cm,深度约0.5mm。若患处面积较大,皮损增厚较坚硬,则点刺深度至1mm。治疗为3~4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皮损情况,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为81%,痊愈率为40%。

王莹等[37]选用三头特制火针轻刺,直至整个皮损均匀泛白、略起皮屑为度。针刺后,皮损处当日不能沾水。另辅以中药内服。每隔3~4天治疗1次,4周为 1个疗程。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40%。

慈洪飞[38]采用毫火针疗法,持3根0.4mm×25mm毫针,对齐针尖烧至针尖通红发亮、发白后,对准皮损处呈“品”字形依次快速垂直刺入至皮疹基底部(皮下深1~2mm),针距5mm左右,由皮损边缘逐渐向中心点刺,在皮损增厚明显的部位针刺可密集些,针刺数视皮损大小而定。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可间隔3天,一般治疗1~2个疗程。

胡玲等[50]用直径为0.5mm的盘龙细火针,对皮损中央部进行点刺,皮损部位小的点刺1次,皮损部位大的点刺2次,但不超过3次,皮损增厚明显的部位可以进行密集性点刺。点刺深度不超过2mm。皮损局部进行火针点刺后,配合火罐疗法。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87.5%。

4.穴位埋线

共有6篇文章选用穴位埋线疗法。

取穴以曲池、大椎、血海、足三里、皮损部位、心俞为主,另有取穴肝俞、肺俞、三阴交、膈俞、风池、太冲、合谷、灵台。有三篇文献提及取局部皮损部位同时,若伴有上半身皮损可加曲池,下半身皮损可加血海。穴位埋线均选用可吸收羊肠线。

穴位埋线治疗通过羊肠线对局部皮肤的持久柔和刺激的作用,一方面将这种非特异性刺激冲动经传入神经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调整皮质紊乱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等免疫功能的调节,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并在针眼处挤出较多血液以祛其瘀血,泄其表邪,从而纠正了局部生化反应的紊乱,以利皮损的恢复。[8]

例如,甘海球等[9]取皮损处及大椎,对病发腰以上及上肢的患者加取双侧曲池,病发腰以下或下肢患者加取双侧血海。根据皮损面积在皮损周围做等距离2~6个局麻皮丘,从皮丘向皮损中心斜向插入至基底,使肠线处于皮下组织内。各根线距离1~2cm,皮损处经环状围刺。皮损范围较大,可从中心处再埋1根。埋线选择3~0医用羊肠线。穴位处经常规埋线法平刺,深度2cm后放进肠线。隔20天埋线1次,连续6次。有效率为90.2%,治愈率为51.2%,半年后复发率为4.9%。

张晨等[47]穴位埋线主穴取风池、肺俞、膈俞,病发上肢者,加取双侧曲池,下肢加取双侧足三里、血海。用约1cm长0号医用羊肠线及9号一次性埋线针,刺入肌肉层约1.5cm,将羊肠线埋置在穴位内;另辅以刺络拔罐。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88%,治愈率为40%。

5.放血疗法

刺络拔罐 共有12篇文献选用刺络放血疗法。以取局部皮损部位治疗为主,另有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刺或穴位埋线的整体治疗。刺络方法多以梅花针叩刺,此外还有用注射针头点刺以及火针点刺。均叩刺皮损部及周围表面,叩至皮肤轻微潮红及吸出少量血液为标准,仅一篇文献[22]要求拔罐3次至有黏液或清水为止。留罐时长分别为3~5min、5~10min、10~15min,另有 3篇未提及;治疗频次分别为1~2天、2天、3天、3~4天,另有3篇未提及。

刺络拔罐可以起到温经补气、活血化瘀的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正气,抵御外邪的侵扰,控制疾病的复发。刺络拔罐利用针刺可疏通经脉,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达到疏风清热、通络活血的作用,并且还能有效的协调脏腑的气机,使其血脉通畅,濡养肌肤。

例如,张光亚等[17]用梅花针在患者病变皮肤处敲打3~5min,频率70次/min,刺激强度以中等刺激为主,以局部皮肤潮红为限。对苔藓化明显者,手法宜重,以局部皮肤发红,轻度渗血为标准。叩刺后即刻拔罐,吸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min。久病者在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拔罐,10~15min/次。每3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76.5%,治愈率为94.1%。

张晨等[47]用7号一次性注射用针头迅速点刺,深3~5mm,点刺2~3下,点刺后即拔火罐,留罐3min,吸出少量瘀血。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另辅以穴位埋线疗法。有效率为40%,治愈率为88%。

耳部放血 共有3篇文献选用耳部放血疗法。取穴:耳尖、耳屏尖、肾上腺穴、耳中、交感、风溪、耳背肺、耳背脾。如余堃等[7]选择三棱针点刺耳尖放血,结合梅花针叩刺及艾灸疗法。三天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有效率为 94.44%,治愈率为77.78%。程甘露[7]用石制砭针分别在耳屏尖、肾上腺穴划割长1mm小口,深度限于真皮上,轻挤令其微出血,4天1次。左右耳交替划割,7次为一疗程。并配合中药内服,2个疗程后有效率为55.56%,治愈率为88.89%。张海峡等[42]将耳穴分为两组,一侧耳选耳中、交感、风溪,对侧耳选耳背肺和耳背脾。用一次性手术刀片轻轻划割,以渗血为度。每周割治一次,两组穴两耳交替使用,8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95.6%,痊愈率为82.4%。

6.灸法

共有5篇文献选用灸法治疗,其中3篇采用贴棉灸,2篇采用艾灸。施灸部位多为皮损处。如邓永琼等[10]视患者体质、皮损情况,在患处灸3~5壮。隔日治疗1次,4周为1疗程。疗效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90%,复发率为11.11%。郭佳坤[48]艾灸联合刺络拔罐,患者患处经梅花针叩刺、拔罐后,采用纯艾绒进行灸30~60min。隔1天进行1次,4次为1疗程,有效率100%,治愈率为16.66%。

7.其他疗法

谭景欣等[54]采用JZ-I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针灸治疗仪,波长设定在900±40,将重复频率设定在40,输出功率设定在10~15,激光光斑的直径设定为2,可穿透的皮下组织深度设定在8(0.24寸)。选取双侧曲池、血海、三阴交及阿是穴进行照射。每个穴位照射5~10min,每日或隔日照射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隙为5天。有效率为94.72%。

胡美玲等[41]予耳穴贴压联合火针治疗,将王不留行籽贴敷在双耳神门、心、肾、肝、内分泌、三焦等穴。每日自行按压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s,7日更换1次,3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84%,痊愈率为4%,3月后复发率为6%。

毒副作用、有效率及复发率

纳入的52篇文献,仅有3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如针灸疗法治疗时产生的刺痛、灼烧感等,经与患者耐心沟通均能克服[5]。因梅花针属于轻微创伤性治疗而可能遗留色素沉着的问题[18];在耳穴割治时出现1例轻微恶心[40]。由此可见,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与西药内服外用相比,具有毒副作用低的巨大优势。

纵观52篇文献,治疗有效率在 83.33% ~100%之间。然而因无统一的有效率标准(如治愈率标准、复发率标准、瘙痒缓解程度标准、皮损缓解程度标准等),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此外,仅有8篇文献记录了复发率。神经性皮炎具有反复发作,愈后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复发率是判断疗效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何能科学客观地体现针灸临床特色的统一有效率标准,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治疗优势显著,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予以回答。如各种干预措施的疗效有何差异,选择不同干预措施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穴位配伍的疗效是否有差异,患者的皮损部位与脏腑经络辨证是否存在相关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神经性皮炎,针灸疗法是否存在疗效差异性等。

猜你喜欢
梅花针神经性火针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自拟疏肝滋肾方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