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

2020-01-12 16:4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康复情绪心理

于 静

(辽宁省朝阳北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朝阳 122100)

目前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病变是脑卒中,出血性、缺血性是其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患病后常有猝然昏倒、侧脸手臂麻木、神志迷茫、口齿不清及丧失平衡等症状表现,未及时治疗可损害患者各项身体功能、神经功能,影响日常生活。近年来研究[1-2]表明,发生脑卒中后2~6周是病情康复的黄金时期,该阶段体征平稳,机体神经细胞损伤、脑细胞有不完全可逆的特点,但据不完全统计,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75.00%,患者的负性情绪影响预后效果,部分患者更易发生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力损害,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护理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张岚和华飞[3]认为,传统护理主要是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等,忽视了患者心理需求以及个性化差异,疗效单一,未受到患者的认可。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后,对缓解焦虑、抑郁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3∶21,年龄为54~73岁,平均年龄为(66.28±7.24)岁;病程为21~62 d,平均病程为(5.42±1.26)d;焦虑24例,抑郁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5∶19,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6.37±7.45)岁;病程为22~64 d,平均病程为(5.52±1.37)d;焦虑26例,抑郁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②经颅脑CT等影像学确诊;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5]中关于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④病情均属于康复期;⑤年龄≥60岁;⑥体征平稳、意识清晰;⑦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前已合并焦虑、抑郁者;②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内分泌系统障碍者;④恶性肿瘤者;⑤近期有感染史、手术史者;⑥接受其他研究者;⑦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⑧中途转院治疗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开展入院指导、遵医嘱用药、生活指导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①康复护理。a.语言、吞咽锻炼:结合实际制订康复计划,开展吹口香糖、弹舌、练习噘嘴等,每次持续10 min,每日2次,待熟练后,根据“拼音字母表”练习单音节发音,遵循渐进、重复锻炼;b.肢体锻炼: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情况,指导患者开展床上翻身、移动等活动,逐渐过渡到坐位训练、站立训练等,后期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且指导患者采用辅助工具活动,如搭积木、拨算盘等;c.艾灸护理:神经系统检查后,明确患侧肢体活动后,关元、百会、肾俞、三阴交及膀胱俞等穴位,悬挂艾灸条,间隔16 mm,以自身耐受度较适宜,每日1次;d.饮食康复护理:此类患者需遵循少食多餐进食原则,严格控制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②心理护理。a.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予以鼓励、安慰及支持,利用礼貌的言语及热情的态度获得患者信任,诱导患者阐述内心的想法,尽量满足各项合理需求,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b.阐述疾病诱因、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等,鼓励年轻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后期仍能回归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列举既往治愈良好病例,稳定情绪、消除顾虑;c.指导患者自理、参加社区团体活动,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正确认识自身疾病,适应生活,缓解孤独、失落感。d.强化心理指导:患者入院后,应亲切、和蔼、耐心接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更需要细心与耐心,保护患者自尊心,让其感受被尊重,有独立的人格,耐心听取主诉,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同情。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关心、多问候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帮助与疏导。对于不顺心的患者,需要从客观方面帮助其寻找原因,劝导其不要过分内疚与自责,有效改善其心理平衡状态;对于面临困难的患者,需要采取其他形式引导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忘记不高兴的事情,保持心理开朗。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事的事情,使其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忘记烦恼,缓解负性心理。引导患者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如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可从积极地一面去看待,使心理保持平静。③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在出现困难时,家属可以彼此劝慰,共同承担风雨。老年抑郁症的出现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危害较大,护理人员需要足够认识。并从一级预防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减少抑郁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定时组织老年抑郁症集体健康教育,传播抑郁症相关知识,鼓励治疗较好的患者分享经验,鼓励患者间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治疗,提高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1.4 观察指标 ①心理情绪:护理前后参照Zung[6]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采用4级评分法,分界值是50分,轻度是51~59分,中度是60~69分,重度≥70分,得分越低则情绪更稳定。②生活质量:参照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7],涉及生理领域、躯体领域、社会关系及物质生活,各维度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更显著。③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内容[8],Cronbach's α为0.84,评分0~100分,满意(≥85分):积极配合治疗,未有抵触;一般(61~84分):基本配合治疗,偶有抵触;未满意(≤60分):明显抵触。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以()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满意度)以(n,%),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情绪 护理前观察组SAS得分(59.28±8.15)分,SDS得分(56.29±8.16)分;对照组分别为(58.34±8.27)分、(56.28±8.34)分(t值分别为0.5370、0.0056;P值分别为0.5926、0.995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得分(42.23±6.15)分,SDS得分(41.15±6.29)分;对照组分别为(51.34±6.32)分、(52.28±6.13)分(t值分别为6.8525、8.4057,P值分别为0.00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理领域(94.32±8.35)分、躯体领域(92.29±8.26)分、社会关系(91.46±8.32)分、物质生活(92.34±8.25)分;对照组分别为(86.27±7.24)、(85.34±7.15)、(84.35±7.26)、(85.21±7.12)分(t值分别为4.8316、4.2198、4.2711、4.3399,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满意度 88例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满意32例,一般11例,未满意1例,满意率97.73%;对照组满意28例,一般10例,未满意6例,满意率86.36%(χ2=3.8801,P=0.0488),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患病后常有失智、失能等功能异常表现,给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了较大的痛苦,且多数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常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孙秀艳和蔡春琴[9]认为,患者随着功能障碍加重,负性情绪逐渐加重,因此在康复阶段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尤为重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优势在于:①康复护理涉及肢体、语言锻炼及艾灸护理等,积极制订康复计划,与家属联合监督锻炼,促进语言、吞咽等功能恢复,且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功效,将脑血管痉挛现象及时解除,改善脑组织供血。因此,肢体锻炼能提高神经传导率、促进病情康复。②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不同的形式与途径,积极地与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实现护理目标的一种护理方法。食管癌患者因疾病的折磨,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心理护理就是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特点与活动规律,对其心理问题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与心理认知,改变其心理状态与行为,让患者快速适应治疗,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0-11]。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消除顾虑,予以安慰、鼓励及支持,纠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存有的误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列举既往治愈良好的病例、鼓励患者参加社区活动等,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疾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心理情绪变化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琰等[12]文献报道与本结果基本相一致,说明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康复情绪心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