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生参加课外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01-15 10:09王术文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王术文

【摘  要】盲校学生属于特殊的学生群体,视觉障碍的特性决定着盲校教育的特殊性,也决定着视障生课外活动的特殊性。本文试从视障生角度出发,分析他们课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提高视障生课外活动积极性的途径,从而开展深受视障生喜爱的课外活动。

【关键词】视障生;课外活动;现状呈现;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6-0008-02

【Abstract】Blind school students belong to a special group of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impairment determine the particularity of blind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their enthusiasm f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s not high, on this basis, find out ways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so as to carry ou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oved by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Keywords】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es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Coping strategies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历经30余年的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已是集视障九年义务教育、听障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兼康复、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视障教育方面,工作卓有成效。但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事视障教育工作多年,发现视障生在课外活动中总是缺乏热情。

一、视障生课外活动现状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余利用课外的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得到生动发展。课外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我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内容开放、形式多样:每周四、周五下午为集体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跟班指导。周六下午由艺体教师组织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每月团支部不定期带领学生外出和高校大学生或社区进行联谊活动。每年春秋两季,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和秋游活动。我校盲部共有七个班级,61个学生,全盲生15名,占学生总数24.6%。多重残疾视障生5名,占学生总数8.1%。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学校开设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但视障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并不高。特别是全盲生和多重残疾视障生对课外活动更是缺乏热情。他们中有部分同学甚至逃避课外活动。长此以往,对其心理的成长和素质的养成必定会有影响。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增强视障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改善课外活动沉闷的现状,必须找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二、视障生参加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视力障碍,参与热情不高

视障生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闭塞;由于视力障碍,部分全盲生在陌生环境中不敢大步走路,更不敢跑、不敢跳,只能用手和脚探索着向前走,身体总是习惯性前倾,走路时手脚动作不协调。大部分视障生的活动能力比同龄的正常学生差,有的甚至不能独立行走。我校全盲学生李XX,来自农村,父母外出打工,一直跟着奶奶长大,奶奶心疼他眼睛看不见,饭都喂他吃,除了吃饭就待在屋里。上学后,一到课外活动时间,他就躲在教室不出去,即使出去,也是一个人在墙角转圈。因为体验不到课外活动带來的快乐和激情,导致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不高。

(二)心理障碍,排斥课外活动

部分视障生视力上的缺陷也导致心理上的偏差,这些心理偏差让视障生无法正确看待自身身体残疾,不愿意投入课外活动中。有一次,校团支部带学生到高校参加联谊活动,有三分之一学生都不愿意去,不积极不主动。不愿意去参加活动的学生全盲生居多,问其原因,多数学生都回答:跟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卑。自己的行为举止,怕别人看到笑话。他们在家就经常被同龄人嘲笑。这些心理问题导致他们不愿意走出去参加活动。

(三)学校对课外活动的消极保守

学校出于对视障生安全方面的考虑,对课外活动采取消极保守的做法,限制视障生外出,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由教师代买。我校盲八年级学生胡XX,脑癌手术导致眼睛失明。由于长期化疗,身体机能摧毁很大,方向感也特别差。带出去参加活动比较麻烦,学校为其安全着想,平时春游秋游都劝她在家待着。久而久之,她便不愿意出去参加活动或锻炼。长期不活动也导致她体质急剧下降。体质不好,学校就更不愿意带她出去参加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四)教师课外活动专业知识缺乏

在每周的课外活动过程中,我校很多教师都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学校有体育专业的教师,但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很多教师不知道采取何种方式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他们在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不知道如何开发课外活动内容。所以课外活动经常呈现放散牛现象。或者低视力学生在活动,全盲生待在一边自由活动。这也是现阶段视障生不能较好地参与课外活动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视障生课外活动积极性的策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视障生课外活动能力,对视障生生理及心理健康成长很不利。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视障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著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心理疏导,提高视障生的参与热情

笔者在每周带领学生课外活动时,在将视障生们带到运动场地上的时候,特别关注全盲生和多重残疾学生,手把手地教授他们动作要领,直到他们掌握为止。休息的时候,和他们一起放松,一起交流课外活动带给大家的快乐和存在的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发现全盲生和多重残疾学生不那么排斥课外活动了。

(二)加强教师自我修养,提高专业水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是视障生的眼睛。学校适时地邀请一些专家进行一些培训,这样让我们有了一定的导向,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教师之间交流,互通有无。

(三)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共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在课外活动中,笔者在带领学生课外活动中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不合实际的做法,以调动视障生学练技能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分组练习,分层教学,让视障生在适合自己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在互动中得到快乐。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学校在组织课外活动中,依靠全体教师,尤其依靠班主任和有专长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同时,根据需要,聘请有关学者、科技人员和具有专长的专业人士来校辅导。

(五)在活动中发展视障生特长,打造专业人才

学校经常开展系列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视障生的特长。我校在开展“六一”文艺会演、助残日活动时,就发现了很多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学校就专门为这些学生开展声乐、器乐等课外活动课,对这些学生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经过长期训练,也获得了不少成绩。

经过笔者所在学校师生一年多的努力,根据视障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一个视障生都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聪明才智,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现在,学校盲部学生的课外活动已展现欣欣向荣的场面。他们成长的路上有课外活动的陪伴将不再孤独。这种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将来走上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时,也仍然会坚持下去,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朴永鑫.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达理.江苏省实施“视障儿童早期关怀和教育项目”[J].现代特殊教育,2005(11).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