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中道具的作用——以电视剧《黑洞》为例

2020-01-16 23:18孙琦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陈设墨镜黑洞

孙琦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一、阐释时代背景、交代地理环境的陈设道具

(一)陈设道具概述

道具在影视作品大致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塑造真实环境,二是刻画人物性格。故可分为陈设道具、市招道具、戏剧道具、贯穿道具和气氛道具等。陈设道具在影视剧、话剧、舞台剧以及歌剧(主要指在舞台上表演的剧种)中是具有不同的作用的。由于受舞台大小的局限,陈设道具更多的是起到表意作用,即演员表演时,通过特定的肢体动作把较小的物体演绎为与其体态形似的“大物体”(生活中真实的物体)。例如,在大型秦腔现代剧中,国家一级演员李小雄所扮演的狗儿爷通过惟妙惟肖的演演,活脱脱的把一个带有樱花穗儿的木棍演绎成了一匹枣红大马,观众不仅没有因此而出戏,相反却拍手叫好。这不仅归功于演员精湛的演技,也是这类剧种的艺术精髓所在。影视剧中的道具同样要给观众一种信息指向,只不过不同于上述所讲的表意作用,而是要起到相反的写实作用,即要让观众相信故事发生的场景是真实的,合理的。那么,道具的造型设计以及所处的环境就要遵从合理的“真实”。这里尤其要注意陈设道具的安排,虽然都是一些置于场景中但又不进入剧情的“死物”,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现代剧,一个拿着苹果手机的人出现在21 世纪就要比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合理得多。这些道具在影片中不仅要体现出故事的“大环境”,也要展现出符合人物的“小环境”,让观众充分的了解故事背景,感同身受的介入叙事当中,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姿态期待故事的开始、发展以及结局。

电视剧《黑洞》主要讲述了一个全省闻名的青年企业家聂天宇暗地里开设赌场,操纵着天都市最大的地下黑社会活动,并有计划、有预谋、地拉拢腐蚀天都市的干部队伍牟取暴利,最终战友刑警刘振汉查出后服毒自尽的故事。整个影片如抽丝剥茧一般向观众道们出了主人公聂天宇“弑父”的犯罪动机,而这种“动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孤独与困惑,同样警醒着当代社会。因此要表现这样一种“孤独感”就势必要体现在场景与造型上,力图真实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社会环境(酒店、奔驰车、旧楼、小商贩的地摊)

《黑洞》作为一部犯罪剧,势必要出现一系列的犯罪案件以及所导致的正邪之间的较量。但本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给恶人带上应有的“邪恶面具”,这既体现在演员的选择上又体现在环境塑造上。比如大恶人的形象总是面目狰狞的、丑陋的,可以让观众尽快的辨识角色,融入剧情,而当坏人被绳之以法时,观众也可以随着剧情的高潮而迸发一次正义情感的宣泄。然而这部影片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面容较好的,有些帅气的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作为大反派,比起传统的坏人形象,他所扮演聂天宇犯罪时更能让观众感到不寒而栗。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却开始同情聂天宇;甚至当其服毒自尽时,观众们会感到惋惜,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颠覆传统的巨大成功,人物塑造的丰富立体而不在扁平化,并且更能打动观众,使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在影片的第一集中,导演就以危机叙事的方式铺陈了全剧的整体风格:被查获的走私奔驰车、发生凶杀案的酒店、随处可见的小商贩地摊以及破旧不堪的老式楼房,再通过刘振汉的妻子王丽敏口中得知下岗的剧情,直观的就将观众带入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中,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企业改革所引发的“下岗潮”(因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因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大而称之为下岗潮)。“轿车、酒店、地摊、破楼”这样一组陈设道具的安排,再加上“下岗潮”的社会大环境,直接诱发了一部分人们心中的贪念,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跟随聂天宇去犯罪。他们舍弃了地摊、破楼原有的生活方式,接受了轿车、酒店的诱惑,无关感情,只有利益。然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头目的聂明宇坐拥着他们想得到一切,却向往着他们所抛弃的。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犯罪局,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具有强烈人文主义的伦理剧:聂明宇与聂大海、小人物与社会。就像孔子的论语中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着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的生活,谁又愿意去犯罪呢?这样一系列的环境设计不仅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传达出该片主要的信息资讯,更与主题相互映射,留给观众一种启迪性的作用。

二、刻画人物性格、深化影片主题的戏剧道具

(一)戏剧道具概述

戏剧道具不同于陈设道具,其主要作用在于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剧情,推动叙事发展,既可以修饰人物的外部造型,又能够丰富人物性格。因此,为影片精心设计一些特有的戏剧道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电视剧不同于晦涩难懂的艺术电影,受众的局限使其不得不以自然的、如生活般的风格去演绎人世间的百态。如果影片设计了一个非常不显眼且又难以理解的道具,并且盲目的在某一片段上不断地反复渲染,那么观众势必就会被难以领会的道具所吸引,不断地去琢磨这件道具的意义是什么,观众自然也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剧情本身上来,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因此,在选择具有象征性或意向性的道具时,一定要以整部影片的风格为基础,以剧情为出发点,尽量先让道具直观的在观众心里留下印象,同时又不会诱导观众过分的去思考,待时机成熟时在道出道具所传达的具象含义,使观众恍然大悟,达到观影情绪的高潮。

(二)刻画人物性格(墨镜、眼镜、口罩、手套)

1.墨镜、眼镜:双重身份的隐喻

聂天宇作为大反派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心狠手辣的形象:身着一袭短打黑衣,带着黑色墨镜和口罩,残忍的将被害人的尸体掩埋。这样的出场方式不免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会对这个人物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但这也正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影片中的聂天宇多数时间都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一身体面的西装,带着无框圆片银丝眼镜,亲和、友善、平易近人,淡化了观众对于第一场戏的印象,以至于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聂天宇;而当他再次犯罪带回黑墨镜时,观众才会切实的感受到他就是那个杀人犯。陈设道具眼镜与墨镜的设计在影片《黑洞》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眼镜在消费文化里体现着佩戴者的身份、社会地位、思想观念等,最宽泛的意义是一个人社会阶层高、学问高雅的象征。作为龙腾集团董事长的聂天明,他既是一个知识分子,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因此,眼镜可以说是一种对于他身份的肯定,即“正派人物”的身份。而墨镜则是他作为“反派人物”身份的象征。墨镜作为一种都市男女喜爱的装饰物,除去其本身遮挡阳光的功用外,在大量的影视剧中则更多的是比作一种危险、神秘的符号。影片《黑洞》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把墨镜符号化,将戴上墨镜的“聂天明”等同于“危险人物”,与戴着眼镜的“聂天明”作为“知识分子”相对应,帮助观众迅速的理解一个人物,两种身份的象征,使影片充满了戏剧张力。而墨镜本身也为人物的每次出场增添了大量的神秘色彩。

2.口罩、手套:隐藏与罪恶的隐喻

戏剧道具是为了剧情或人物动作而存在,具有艺术创造性,同时也是为了参与表演。法国舞台艺术家曾一舍说“没有表演用场的道具,就没有在舞台上存在的理由。”[2]在原著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设置口罩这一戏剧道具,而是演员陈道明自己别出心裁加上去的,这不仅为刻画人物提供了帮助,更能让观众透过口罩窥探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每次聂明宇犯罪前,都会带上一个白色的口罩,观众的情绪也会随之紧张。这种叙事模式可以有效的掌控观众的心理:由主动的了解转为被动的接受,最终形成一种略带刺激或紧张感的期待式心理。随着犯罪的实施,这种期待式的观影心理一点点减轻;而当聂明宇摘下口罩,变回原来观众所熟悉的模样时,紧张感与刺激感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物两种不同形象的反思。在这里,口罩是作为一种遮掩聂明宇人格面具的道具而存在的。人格面具原指演员在戏中为扮演某个特定角色而带上的面具,而在荣格的心理学中,人格面具被解释为“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3]。简而言之,人格面具就是个体与社会关于一个人应以什么面目出现的折中产物。比如,明星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就要不断的表现出热爱事业、热爱公益、热爱家庭等姿态,这些可能不是明星本人原有的性格,只是粉丝或普通群众基于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强加给他的,并且也期待着明星能够这么做而不管他本人的真实想法。因此,明星呈现给大众美好的一面,便可能就是他的人格面具。电视剧中《黑洞》中的聂明宇便是时刻带着人格面具的,而当他戴上口罩时,也就等同于撕掉了自己的人格面具,仿佛换了另一个人一般,露出了自己作为反派人物的阴暗面。手套同样也是他作案时必备的工具,但与口罩的不同之处在于,手套是他自我逃避、自我慰藉的一种心理暗示。在第一集中,聂明宇犯罪后去道观是没有戴着手套的,而得知张峰将走私车时,他离开寺庙才带上的手套。由此可以看出,戴上手套在犯罪是聂天明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自我慰藉的途径:聂天明是清白的,戴上手套的“聂天明”才是罪犯。因此,剧中的手套不仅是一种代表着罪恶的符号,更是一种聂明宇自我安慰的象征。

三、深化影片主题(密室、手风琴:美好的象征)

电视剧《黑洞》的主题是讲述了聂明宇通过犯罪来“弑父”,最后自尽而亡的故事。虽然整部剧是以正叙的方式讲述他的犯罪过程,但导演所要表达的重点则在于聂天明的过去,也就是剧中他幼年时期的闪回片段以及他本人或与其相关的人口中陈述的当兵年代。把作为军人时的聂明宇和他现在的罪犯身份做对比,反衬出他对于父亲的恨,以至于走向犯罪的道路来报复父亲。

在第21 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老爷子,管好你自己,想办法儿升官吧!我跟你,除了血缘没什么关系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聂明宇一直对聂大海是有怨恨的,他埋怨父亲只为自己从来不曾为他和妹妹着想。而在第30 集中,聂明宇与黄盛的对话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但他仍旧对老父亲抱有一丝期待,期望能够得到父亲对儿子应有的慈祥与关爱。于是,在第31 集中,聂明宇告诉聂大海要去自首,他只是证明父亲心里到底有没有他。而当他看到父亲没有一丝犹豫赞成的表情时,内心的期待破灭了,父亲还是像以前一样为保全自己的仕途和名声牺牲了他。所以当聂明宇自尽时,才会哭着说道:“下辈子再做个好人吧。”在整部影片中,如果说聂明宇犯罪的这一条故事线代表了他对父亲的恨和现实的厌倦,那么回忆军旅生活则代表他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聂明宇把密室布置的如同当年的军营一般:行军床、军用水壶、毛主席像、一墙奖状等。密室是聂明宇已然一去不回、但他仍然希望仍能回到的彩色过去。他沉浸在重门掩闭之内的私密天地里,傲然迷醉的拉着手风琴,也只有在这一刻,他才能感受到活着喜悦。过去与现在、喜悦与怨恨,两条故事线相互映衬。这种情节设置不仅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使得影片“弑父”报仇的主题得到进一步阐释。

四、结语

电影词典中对道具的定义为:“一部影片中为展现事件、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气氛而设计、选用的生活用具”。这意味着影视作品中的道具不能只作为普通的功用性物品来使用,除去陈设道具的注释环境和结构剧情的作用外,也要巧妙的运用戏剧道具服务于剧情,刻画人物推动叙事,为影片添砖加瓦。电视剧《黑洞》正是利用陈设道具与戏剧道具的艺术特性,完成了对故事环境的氛围营造和对人物的两面性刻画,使该剧呈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成为国产电视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所以,如何巧妙的运用道具也应该成为大多数导演所要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功。

猜你喜欢
陈设墨镜黑洞
HAYDON黑洞
嘉庆时期继德堂「小迷宫」陈设小考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失焦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是如何被拍到的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雪季墨镜
太阳好大,你的墨镜买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