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美术编辑工作如何实现转型与创新分析

2020-01-16 23:18甘亮安徽日报社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性受众转型

甘亮 安徽日报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丰富,全媒体时代到来。在此背景下,大众媒体内部有一些变化,传媒内部环境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对于美术编辑而言,在传统传媒环境中,更多的是对于新闻报道美术风格的展现,提高新闻报道视觉冲击力。但是,全媒体时期的美术编辑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分析时代发展需求,运用创新思维,展现更多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的新闻报道,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创新,进而实现长久的发展。

一、美术编辑职责定位与特征

(一)美术编辑的职责定位

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元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并进行整理,接着以创新性思维,不断加工和优化,制作出有吸引力的信息,这就是美术编辑的工作。在大众需求的基础上,美术编辑自身具备艺术性、新闻性、思想性的特点。先来分析传统媒体环境下,美术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出版物外观、布置插图、美化出版物。可是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全媒体时代到来,随之扩大了美术编辑工作的范围,不但包括以上内容,还包括装帧设计新闻信息发布内容,配合使用一些音频内容和视频内容等等。美术编辑的存在,让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更加多样,传播范围也更广。为此,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也要保证编辑对象的传播价值和文化价值。(二)美术编辑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具有多元化、艺术性、互感性等特征。从美术编辑的表达形式层面去看,不但可以沿用传统的编辑方式,还可以使用一些数字化和媒体技术进行表现形式的二次处理,也就显示出美术编辑的多元性和创新性。因为,音频技术、图说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美术编辑作品具有互感性,可以同受众进行互动,让受众感受到更大的冲击,最后作品不但能进行阅读,还能进行观看,进而强调了互感性。除此之外,很多艺术处理技术的应用,也让美术编辑更具艺术性,对于视频和图片的处理,大大提升了艺术感染力以及视觉影响力,从而凸显出艺术性[1]。

二、全媒体时代美术编辑工作转型方向

(一)原创性

在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的作品必须具备突出的原创性,因为信息传播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传播更快,如果美术编辑作品不具有独创性,那将会因为大众视觉审美疲劳而被淘汰,不符合大众需求,也就不能完成转型,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艺术性

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为此美术编辑一定要重视自身作品的艺术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选择合适的展现模式,选择更具艺术性的形式,深度编辑作品内容,才能迎合大众需求,完成自身的转型[2]。

(三)品牌性

新闻信息的同质化非常会严重,纸质媒体独占市场的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为此美术编辑一定更要重视自身作品的品牌树立。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的图文编辑、视频编辑,都要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并重视品牌形象的打造,发掘受众群体喜欢的内容,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才能实现美术编辑的可持续发展,冲破其他媒体的束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美术编辑工作转型和创新的途径

(一)更新编辑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美术编辑需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怎样能提高新闻的视觉冲击力、怎么样强调内容的冲击、怎样引起受众的思维冲击等。这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简单的版面设计工作,美术编辑需要有更强的覆盖性和包容性[3]。为此,想要实现美术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创新,一定更要提升美术编辑工作者思维能力,运用新的编辑理念,转变思维方式,然后再对图片、新闻内容、版面进行设计和加工,不但要使用二维编辑处理技术,也要掌握更多视频报道形式。美术编辑工作已经从平面转战到视频编辑领域,为此必须学会运用多种编辑手段,呈现多维立体的新闻内容。

美术编辑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形成新的编辑理念,学会与他人合作,涉及多个领域的美术编辑,以原有美术编辑工作为框架,从二维编辑,转变到三维编辑,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比如,某报纸的美术编辑工作,原来更倾向平面纸质的美术编辑,但是为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获取要求,开始更加关注网络平台的美术编辑,对短视频进行美术编辑,向人民群众推送更高质量的新闻信息,进而实现美术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创新。

(二)创新编辑风格,展示时代特征

美术编辑工作的创新与转型,一定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其中编辑风格的创新,一定要符合时代标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第一,美术编应当突出思想性,重视新闻报道中内核思想。为此,开展美术编辑工作的时候,必须摒弃传统编辑观念,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真实需求。可以通过亲身到人民群众去体验的方式,获取新的灵感,调整美术编辑风格,创新艺术展现的效果,进而获得受众青睐。第二,美术编辑工作者也要重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提高辨别能力。身处全媒体环境下,美术编辑不但要让新闻信息突出传递价值,还要展示出美术编辑之后信息的思想价值,进而引发受众共鸣,促使受众思想发生变化,才能吸引到更多喜欢此类信息的受众。第三,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增长速度、传播速度都更快,人们对于同种类型信息的接收,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如果没有独创编辑风格,没有深度挖掘信息的内涵,将不会吸引到更多受众的注意,这种美术编辑不存在意义[4]。

(三)突出艺术独创性,打破固有常规

新媒体技术没有全面推行的时候,美术编辑工作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在给定版面之上进行设计,对文字样式、图片形式等进行调整安排,传统媒体之间,美术编辑工作表现的效果大同小异,差异性不会影响到传播结果。可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途径更加丰富,新闻信息传播中美术编辑不同带来不同的结果,凸显出来,那就是会影响到受众对信息阅读的感受和内容的判断。为此,美术编辑工作一定要将艺术作为指导,结合美术素材,提高新闻信息的整体艺术效果,突出艺术独创性,打破固有的常规,向受众传递不同展现形式的信息。强调艺术性,进而实现新闻信息长久传播,扩大传播范围,收获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重视用户体验,树立自身品牌

美术编辑工作是处于边缘美术的工作,美术编辑依赖编辑的美术。对于产业发展而言,美术编辑一般为出版服务,服务过程中,会将美术编辑优势融合到期刊出版中,进而提升期刊所具备的价值性,从而达到受众的要求。开展美术编辑工作时,编辑的内容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可是不管是哪一部分的内容,都要将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受众,才能强化受众的感官体验。为此,想要实现美术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创新,一定要重视用户体验,坚持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树立自身品牌,达到用户至上的水平,强化用户体验。美术编辑者要考虑受众的续期,分析受众的阅读和欣赏的习惯,突出重点,进而加强受众阅读体验感,以获得更多受众支持。

(五)提高自身能力,积蓄创新力量

美术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创新,最为根本的动力是美术编辑工作者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美术编辑工作不同于文字编辑或者其他编辑,这份工作不但需要较高的审美水平,还要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专业美术软件,想要进行创新,一定要具备创新能力,只有储备和积累更多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和创新[5]。

不管处于哪一种传媒平台或者哪个传媒阶段,美术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尤其是全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一定要通过观察,发掘人民群众在审美方面的偏好,将这种审美需求与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结合到一起,创作出时代性和艺术性兼具的新闻报道,进而展示出美术编辑专业价值。站在专业编辑角度去看,大量的视频素材编辑,需要美术编辑具备更多编辑手法的能力。当下,美术编辑身处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美术编辑工作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软件,为此其必须保持时时刻刻的学习,学习怎样更好地使用新软件,才能更有效率地提升美术编辑工作的效率。另外,自身能力的提升,也会给创新工作提供更多知识,争取到更多可能性。受多元艺术影响,并使用先进加工技术和手段,才能使得美术编辑展现出多元效果,展现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和创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编辑工作转型和创新中,一定要重视新闻信息思想内容的挖掘,创新编辑风格,顺应时代潮流,突出艺术独创性,重视用户的体验,提高自身能力,这是美术编辑工作转型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艺术性受众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