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的思路研究

2020-01-16 23:18刘晓玲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生广播形式

刘晓玲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采编工作实际上是通过对各类资料的甄选与整理,根据电视节目形式将其形成特定的内容,以期能够满足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工作过程。就新闻采编来说,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对新闻事件的筛选,新闻事件的编辑,确保其能够符合大众价值观,并且为社会大众带去正向的影响。同时,还应保障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因此,在电视台工作中采编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媒体背景下,必须对采编工作思路进行梳理,提升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收视率。

一、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采编形式滞后且单一

目前来讲,大部分电视台在进行新闻事件采编时均是采取采访的方式对新闻事件以及热点内容进行收集,希望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新闻世界背后的信息,尽可能全面呈现新闻事件缘由,并且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对新闻事件信息进行收集后,将其作为新闻素材进行编导,使其达成一定的新闻效果。以往的媒体环境下,此种采编模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新闻效果以及观众的反馈也较为良好。而在进入新媒体环境后,各类新闻事件明显增多,如何在众多新闻事件中甄选出有一定的舆论导向的新闻事件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点难题,采取原有的采访形式仅能还原新闻事件真相,不能对其深层意义进行剖析,这很难引发受众的关注,新闻效果也难以保证[1]。

(二)采编内容脱离民生

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信息应与群众生活相贴近,传递更多群众所关注的内容方能提升新闻节目分收视率。然而,大部分广播电视台并未认识到这一点,新闻内容主要围绕国际事件为主,对于重要的民生政策未加以全面宣传,致使人们很难通过新闻了解到当代的教育、医疗以及食品等政策,难以满足民生需求。通常来讲,是将政府相关的工作会议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由于与民众生活实际相脱离,很难吸引群众的关注,电视台节目的收视率也难以提升。

二、做好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建多元化的采编形式

采编形式单一化已经成为制约传统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广播电视台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则需从创新采编形式方面入手,结合当前的媒体环境,积极借鉴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形成多元化的采编形式,保障新闻采编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要求相关的采编人员能够担负起采编形式革新的重任,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完成对新闻内容的编辑与制作。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也可保证新闻事件信息的高效收集与处理,可帮助采编人员从众多新闻信息中筛选出大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事件。采编人员仅需从新闻事件中找准切入点,提升新闻事件的可看性即可。

(二)围绕民生以及群众诉求进行新闻采编

由于新闻报道具备传达国家政策和舆论导向的社会职能,在进行新闻采编时,通常会围绕重大国家事件和重大政策会议,但由于新闻节目形式过于枯燥,很难引发群众的关注。为此,需要结合实际内容对采编方法进行创新,将政策内容以更为新颖的形式呈现,提高基层群众的接受率,尽可能列举社会典型事件来介绍相应的民生政策,使群众通过观看新闻能够了解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确保新闻在传达政策信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2]。

(三)优化采编工作队伍

为了提升采编工作队伍的整体采编水平,需要制定科学的用人机制,尽量留住电视台中的优秀采编人才,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后期的工作储备大量的优秀采编人才。在内部设置有效的考核体系,对于表现良好,工作能力突出的采编人员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投入,也可为相应的采编人员提供晋升的机会,确保其在岗位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为优秀采编人员提供外出深造的机会,全面强化采编队伍素质,保证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的高效开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媒体环境。

三、结束语

根据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归纳出创建多元化的采编形式,围绕民生以及群众诉求进行新闻采编和优化采编工作队伍等新的工作思路,希望能够为后期的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提升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民生广播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