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时代下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考

2020-01-16 23:18阿娜尔赛力克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阿娜尔·赛力克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融媒体中心

一、5G 时代主流媒体内容输出科技化

5G 时代的到来使原先不具备新闻制作应用可能的技术,有了与新闻协同发展的可能性,5G 技术民用、商用的全面开放,将成为新闻制作技术革新开启的标志[1]。

(一)VR/AR 技术提升新闻体验感

VR/AR 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目的为利用虚拟或者现实重现的技术,将通信情境转变为沉浸式与高交互性体验。VR/AR 技术与设备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现阶段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在许多行业中有了应用,但受信息传输速度的限制,VR/AR 技术在传媒行业应用存在如网络延时等阻碍。而5G 时代的到来将会全面消除该种限制,新闻制作进入全新时代。

VR/AR 技术在传媒行业中应用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别。VR 新闻指沉浸式音频、视频综合展示,实现新闻内容720°全方位体验。而AR 新闻主要指虚拟技术新闻场景立体重建,为观众带来高交互式新闻体验。两种技术改变了新闻制作的基础思路,将原先播报员讲述,观众被动接受的新闻形式转变为高互动、沉浸式新闻事件参与,可以有效缓解新媒体兴起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冲击。

VR/AR 新闻制作下现阶段主流媒体已经进入了尝试与完善阶段,并在部分特殊新闻渠道中进行了应用试验,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新闻体验的同时,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为5G 技术民用后全新新闻制作与播放提供经验支撑。如中国国际电视台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将AR 技术应用到了C01 演播室新闻直播当中,构建了地图、班车、能源等多领域、二十多个虚拟影像,立体展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成果。可以预见的是,VR/AR 技术将逐渐成为常见的新闻制作形式,沉浸式、交互式新闻播放将成为传媒行业的主流。

(二)MGC 提升新闻生产速率

MGC 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参与新闻制作的体现,即由人工智能设备依据学习经验与新闻影像等信息,对新闻价值进行自动判断,并对原始素材自动进行匹配、排列,输出新闻稿件[2]。该种新闻制作模式,相较于人工新闻制作效率明显提升,更加符合融媒体背景之下,主流媒体在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布局的需求,是主流媒体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向。

MGC 新闻产出是标准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图文编写三者统合的工作模式,由人工智能主导,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自动编写图文,同时内容匹配传播渠道,实现新闻自动、高效制作与传播。MGC 新闻制作过程中,第一,全程调用数据库资源,新闻生产真实性能够得到全面保障;第二,全程人工智能主导,新闻制作效率较高,且随后续主流媒体数据库的丰富,新闻制作的速率进一步提升,真实性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

MGC 技术现阶段已经较为成熟,如新华社与阿里巴巴合作设计的“媒体大脑”已经经过了多次实际考验。“媒体大脑”主要功能为新闻生产与平台分发,与2017 年12 月26 日,首次公开亮相。在2018 年世界杯期间,正式被应用在新闻制作与传播领域,单条新闻制作平均时长50.7 秒,最短时长仅6秒。可以预见的是,MGC 将逐渐成为新闻制作的主要模式。

(三)数据多维分析与可视化权重的提升

传统新闻背景中,由于叙事手段的单一性,数据展示只能按照某一种逻辑局部开展。新闻还原程度高度依赖主播数据提取能力与新闻挖掘能力。5G 时代到来新闻叙事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采用多角度、多方向、交互叙事手段;信息采集、整理、存储、展示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数据多维分析与可视化报道将成为新闻制作的主流。实质上,数据多维分析用户可视化并非5G 时代背景特有的技术种类。2010 年7 月《卫报》便采用了数据可视化手段进行了新闻报道。但5G 时代背景下,信息过载现象会导致群众对于新闻表达直观性的需求显著提升,数据多维分析与可视化将成为新闻制作中的必备技术类型,不仅是主流媒体,对于任何媒体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5G 时代主流媒体结构技术化转型

(一)媒体结构技术化转型的必然性

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群众新闻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无论是关键词搜索或者平台推送,受众第一时间接触的必然是内容本身,主流媒体长时间工作所积累的品牌效应被严重削弱。效率、管理、运营等成为了媒体竞争的核心手段,而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同时保障新闻制作质量与效率的手段便是新兴技术的应用。因此,主流媒体技术部门架构升级已经成为了市场变化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范围内传媒行业领军人物均将技术发展作为媒体发展的核心思路,如谷歌、BBC 等世界知名媒体发展基础思路为保证自身在传媒行业中的技术高地地位。国内中央广播电视台与新华社等头部媒体也在不断进行新兴技术的尝试应用与技术研发创新。

(二)研发人员占比的提升

研发人员占比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5G 时代新闻制作方式的转变使传统媒体岗位需求不断缩减,且随技术的进步,该种缩减趋势会不断上升。如技术的进步将会导致除重大新闻事件之外,不需要记者实际收集资料,转而通过机械设备开展;如新闻制作任务逐渐向MGC 转型导致文字相关人员数目的减少;AI 主播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主持人保有数目等;第二,研发岗位需求量上升。5G 时代伴随到来的是新闻制作科技化程度明显提升,但现有技术传媒应用中仍存在多种劣势,如AR 新闻制作时间过长、MGC 自动纠错技术的稳定性、高信息密度背景下数据传输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研究突破,此外,上文论述中表明,技术先进性将决定了主流媒体发展的上限,而技术先进性实现更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支撑。且该种岗位比例转变现象在现代背景下已经有体现,2019 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才引进计划中,82 个岗位中包含31 个技术运维与研发,其中存在大量部门拟招聘技术人员数量与其他岗位数量之和相似。随5G 技术影响的不断深化,主流媒体中技术人员的数量将会等于甚至大于采、编、播人员数目的总和。

(三)技术为核心的新闻制作将成为媒体人核心竞争力

上文已经详细论述,5G 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会使新闻制作转变为以智能设备为核心,人力辅助的工作模式。该种模式之下,如何以技术为核心进行新闻制作便成为媒体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的具体表现有:第一,技术设备操控能力。虽然现代化设备设计过程中更加强调“傻瓜”设计。但实践中,人员若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原理,产生的只能是一篇模板化的基础稿件,不符合主流媒体的应用需求;第二,以现代技术视角分析,智能化技术功能再强大,其逻辑算法也难以实现已有逻辑之外的创造。也就是说,主流媒体要保证新闻质量,稿件结构与内容创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旧需要人力执行,如何高效配合技术设备开展稿件编写辅助工作是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此外,新闻制作过程中的价值观保障同样需要人力辅助。因此,5G 时代媒体智能化转型并非完全依靠智能设备,而是需要媒体人全新含义的新闻制作能力支撑。

(四)主流媒体平台化转型

5G 时代的到来为媒体工作效率带来大幅提升的同时,需要清醒认识到,无论AR/VR 技术还是MGC,都是一项成本消耗十分巨大的技术种类。昂贵的前期投资会将大量媒体拒之门外。即使对于大型主流媒体来说,巨大的前期投资与缓慢的成本回收,使技术应用投资变成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5G 时代背景下,头部主流媒体需要一项快速回收技术投入成本的路径,而小型媒体需要技术应用的方法,大型媒体平台技术服务由此诞生。对于头部媒体来说,技术服务平台的开设会强化其在传媒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对于主流媒体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小型媒体来说,技术服务平台的存在使其不至于被市场淘汰,对于传媒市场丰富性有一定价值;对于市场总体来说,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相当于研发资金的集中,对于新兴技术传媒市场应用的不断进步有重大价值。

三、结论

5G 技术对于人们生活改变是颠覆性的。5G 技术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应当以社会形态与群众需求的改变为基础,将5G 技术应用作为核心。实现主流媒体内容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型,更好的领导传媒市场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