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主流媒体如何将新闻报道短视频化

2020-01-16 23:18吕真珍永康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龙芯永康

吕真珍 永康市广播电视台

一、短视频的题材哪里找——做好重大主题的短视频报道

纵观今年关于疫情的报道,各大短视频平台陆续上线多个新冠肺炎专题板块,以普通短视频、VLOG、长视频拆分等形式,多维度呈现疫情。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发布会、疫情一线、居家生活、知识科普、人文关怀等各类短视频,防疫宣传效果显著。这场正能量满满的人民战“疫”中,正是因为有了短视频助力。

短视频报道与传统电视报道有所不同,具有注重以情动人、做好关键前30秒、用事实打动人、用小角度反映大主题、突出故事性等特性。因此,在返岗直通车的报道中,记者专程从永康赶往衢州,在衢州界及时登上载满镇雄员工的大巴,为的就是争取拍摄时间。当晚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记者在摇摇晃晃的大巴车上背着重重的稳定器一直不停机,成功记录返岗员工的真实状态,挖掘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抓住了许多细节、表情,拍下了特写、长镜头。在这次短视频报道中,从画面、语言到整体风格,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脚步,获得观众的认可。因此,这些素材上送后,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之声等国家级媒体连连点赞和播发。新华社融媒体共推送该题材5 个短视频,其中3个为《新华视点》调查类短视频,《情暖返“乡”路——浙滇两地通力协作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单个视频就长达9 分多钟。

二、短视频的灵感哪里找——从同一线索中创新表现形式

有时候,一条线索便可创作一系列短视频作品。2019 年,永康教育部门办了一场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展出两万多件美术作品。永康台立刻形成短片拍摄思路,从美术展前期开始介入,以作品为单位,用10 个一分钟左右的短片展现学生们创作过程中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短视频不仅可以在本台电视、新媒体上同步播发,更是赚赢上送分,得到学习强国、蓝媒视频等上级新媒体平台推送的短视频就有8 个。

我所在虽是编辑岗位,但受短视频魅力感染,常在工作之余学习拍摄。我思考这次美术展的短视频拍摄,作为前期短片的延续,美术展的展出效果依然可以制作一个短视频。因此,我主动向上级媒体的编辑老师求教,提前找到外宣采访的思路。虽然一开始也认为这是最简单的题材,但是到了现场之后才发现,事先设计的方案不管用了,因为展位前只有观众,没有负责讲解的学生,负责的领导也忙得无法接受采访。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这样的小阻碍就放弃了同期声采访,但我坚持联系学生和老师过来接受采访,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利用这点时间,正好可以仔细地拍摄参展观众的表情。我抓拍了一个老阿婆和一个女学生同框的画面,把她们作为比较会引起一些思考。最终,短视频《两万多件美术作品集中展出》也得到多家上级融媒体平台推送,并在新华社融媒体创造了为数不多的“百万+”点击量。这次报道中,短视频的艺术性和灵巧性正好弥补消息报道的不足,短视频推送不仅比电视新闻发布来得快、受众来得广,而且可以根据统一题材不停地变换角度与形式,与电视新闻内外宣形成互补,极大提升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三、短视频的素材哪里找——建立自己的短视频素材库

本文开头介绍到的短片《我的中国芯》,主要围绕胡伟武带领团队研发国产通用CPU龙芯、推动龙芯产业化的历程展开。但是胡伟武开始研发龙芯却在近20 年前,这岁月长河中的素材去哪里找?如果拥有长远眼光、做好素材积累,就会事半功倍。胡伟武是永康籍博士,这些年来,每当龙芯在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永康台都会安排精干力量前往拍摄报道,积累了很多珍贵的视频资料。2018 年底,永康召开了博士大会,天下英才汇集,永康台又以《博士朋友圈》为主题策划拍摄了13 个短视频,其中采访到胡伟武在永康的家人,另外又专门制作新闻专题《“龙芯之父”胡伟武破解中国无芯之痛》。大量的历史影像素材,为这个人物短片的获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平时的新闻工作同样会给我们留下海量精品素材。2019 年,永康台制作“航拍永康”系列短片18 个,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 周年这个节点上留下珍贵的航拍素材。在贯穿全年的“中国制造2025 在永康”系列70 多条报道中,留下涉及本地100 多家企业的详尽素材。在《永康新闻》结尾部分有每日拉滚,积累了永康各个美丽乡村精美的风光短视频素材。在《学习强国》平台,永康台共发布200 多个短视频,有本市的各季风光、非遗项目的各项手艺、乡村的美食制作等等。我们可以把手头的素材做一个细致的梳理,建立短视频素材库,方便随时调用。

四、短视频的拍客哪里找——打造优秀团队,人人成为快手

“今天,你短视频了吗?”抖音上的年轻人大约每天都有这句灵魂拷问。作为主流媒体正规军的我们,也要让短视频新闻报道形成风尚,不能仅仅在某几名记者单打独斗的有限范围内展开。打造短视频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让人人成为快手。在组织力量上,可以加大对新媒体中心的投入;注重全盘统筹,使新闻内容生产与内容发布的人员分开包干;在内容生产上,同一题材统一部署,优先考虑新媒作品;在内容发布上,设置专门针对移动端发布的后期制作人员,海量增加短视频发布;在发布平台上,集中广电系的核心平台,重视打造本台移动端,注重省级新媒体平台,拓展央级新媒体平台,并尝试建立本地观众交流群平台,建立转发矩阵,抢占流量市场。

从今年开始,上级台纷纷向下开设各类短视频培训课程,永康台也有意组织一线记者人人参与,跟上时代步伐。据有关统计,目前永康从事短视频创作的各类自媒体已有30 多家。在基层宣传口的我们,更需要不断练兵、形成专业素养;以“短视频+直播”为抓手,培养“广电网红”;以整合本地个人短视频创作者为帮辅,建立短视频征集群。

今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 等新技术持续迸发,将赋能短视频更宽广的应用。厉兵秣马,做好短视频新闻报道对县级主流媒体来说早已时不我待。

猜你喜欢
龙芯永康
基于国产化龙芯的动环数据采集系统
论姚永康瓷塑《世纪娃》的艺脉文心
永康日報
“店小二”王永康,这个月可真忙!
窥视花样年华,引得春光乍泄
“龙芯之父”胡伟武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龙芯1号”:电脑中国“芯”
“龙芯1号”:电脑中国“芯”
富贵从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