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探究

2020-01-16 23:18黎梦莹王曼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黎梦莹 王曼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媒介经营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电视新闻记者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决定着媒体内容的质量。因此,在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过程中,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吸引更多的受体群众,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一、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比较优势

(一)传播符号优势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其相较于当下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具备权威性和准确性,当下新媒体新闻传播,新闻内容随意,且多以浮夸、虚拟等手段传播新闻内容,缺乏对新闻内容的客观评价,而传统电视新闻,多以实地采访,以纪实的手法更能客观的阐述事件的真实性,并引导公众正确的评论导向,再将图文、声相等加以整合,进行多元符号的传播,在专业性和新闻的可信度上都有较强的优势。

(二)公信力优势

电视新闻作为固态媒体传播形式,其以现场直播、当面采访等形式,实地、实时记录反馈真实事件情况,给公众传达准确的事态信息,这一特点使得电视新闻具备较强的公信力,同时也使得电视新闻记者在角色转型上更加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三)受众优势

电视新闻随受新媒体传播影响,损失部分年轻受众群体,但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传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其作为国家固定新闻传播途径,其真实性与准确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故而其受众群体也是当下最多的。

二、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面临的困境

就当今社会发展而言,无论是媒体融合还是新闻制作尚且处于探索阶段,故而要完成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型,还面临这诸多困难。

(一)记者的采访惯性和认知障碍

因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交流时需考虑政治、环境、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故而在做现场采访时,往往无法做到刨根问底,探究事件的根本,使得观众无法了解事件的始末及原因,往往只能了解事件的发生情况和结果导向,因新闻记者长期以笼统的形式报道已形成惯性思维,且因需考虑因素及采访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观众获取的新闻内容过少,容易导致受众群体产生不同的结果导向。因此,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型成为难点。

(二)信息传播挂历机制的固化

传统媒体电视新闻一直以来均是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播放,且始终以单一的采访形式,如:现场纪实采访、图文视频描述等固定模式进行,故而使得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信息传递速度相对较慢,又因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在播出时需经过重重审核,需考虑国家、国际等层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新闻记者在角色转型时,通过多渠道收集的新闻素材,虽能融合、探求到更多受众群体想要了解的信息,但在审核时也易被剔除,因此不仅消极了新闻工作从事者向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的积极性,同时受众群体也未能得到需要的信息。

(三)新媒体短平快的冲击

当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信息产业凭借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现代接收信息设备的便携性等特点,迅速占领着受众群体,给传统媒体新闻传播造成巨大冲击。因网络媒体的可自由言论及快速的事件发酵,也使得电视新闻记者无法在舆论的正确方向有序开展工作。

三、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策略

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要完成角色转型,应抓住当下受众群体对于新闻节目的需求出发,应及时转变当下的采访形式,抓住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合理的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使观众在了解事态动向后,统一民众观点。因新闻记者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性已存在优势,并在长期的传统传播中取得公信力,故而角色转型时,应尽快的掌握更多的现代媒体融合衍生技术、设备,只有增加自身的综合技能储备,增强对有价值新闻的挖掘能力,提高新闻材料的整体质量,使受众群体不被社会舆论所干扰,使事件的真实性得到公布,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这样不仅可以初步完成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型,更可以体现出新闻从业者的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