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路径的探索

2020-01-20 12:13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林通识专业课程

(1.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38; 2.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开放课程是一种超时空限制的、独特的新型课程,具有高效开放、便捷服务、多维共享的特征。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组织,开放课程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与教师的交往获得个体经验,而且可以使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勇于承担人才培养、科教兴农的重要使命,并通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改革,推动高等农林教育的内涵式建设和特色发展。当前,在课程建设方面,全球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开放课程的建设。同样,我国高校也掀起了推动开放课程建设的新浪潮。这为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和多元的路径。

一、高等农林院校建设开放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课程建设是高等农林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相应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基于此,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数字媒体化教学等形式不断涌现,从而使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开放效应更加广泛[1]。这势必对高等农林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2011年秋,美国开始实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被教育学界称之为“慕课(MOOCs)”)教育。这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变革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近10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以“慕课”为典范的重要变革。这对传统的高等农林教育教学体系产生了冲击,也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在教育模式和教学价值取向上的深远影响和冲击撼动了“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开放课程建设将引导和推动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塑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现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以及普遍采取的“照本宣科式”“黑板加粉笔”“填鸭式”等教育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效果不佳、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从国外引进的“慕课(MOOCs)”整合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运用实践及取得的成效,都对高等农林教育产生了冲击[2]。因此,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应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要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引领和推动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塑[3],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

(三)开放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高等农林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开放课程建设情况可以发现,开放性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的壁垒,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自觉地将学习作为人生目标追求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借鉴[4]。开放课程建设是一种以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资源共享,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对高等农林院校而言,开放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现实选择。高等农林院校通过开放课程建设可以实现信息化育人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并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进并对其进行有效补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基于兴趣的开放的学习选择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具自主性的学习条件。

二、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尚未形成“大教育观”“大课程观”“大人才培养观”和“大共享观”,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局限于适合本校的发展要求,尚不能很好地实现相关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更没有把一些有着内在联系的学科融入新兴开放课程的建设。

(一)通识教育缺位且对农林教育的适应性不强

高等农林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的对象以动植物为主。所以高等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考虑生物、动物生长的全周期过程,还要构建以多学科为支撑的“农林学科+N学科”开放课程体系,其中“N学科”是指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门类,从而为培养勇于吃苦耐劳、甘于无私奉献的新型农林专业人才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结构体系提供全面的保障[5]。但是,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尚只局限于专业课程领域,不仅通识教育类开放课程缺失,而且未将通识教育始终贯穿于专业类开放课程。由于基于通识教育资源的开放式延展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通识教育没有与农林专业课程很好地融为一体,两者始终处于割裂状态。通识教育开放课程缺失以及对农林教育的适应性不强,导致培养的农林人才在人文情怀上有所缺失。

(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交融和渗透不够

高等农林院校现有的开放课程存在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横向割裂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公共基础类课程通常采取案例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验证形式,但往往忽略真实情境性案例的导入,缺乏从个别案例到普遍规律的推理与归纳,而且较少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将案例现象应用于农林类专业课程的递进剖析中,从而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6]。同时,农林专业类开放课程通常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与案例的有机结合,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在知识结构体系,不能基于全局进行案例设计,特别是对基于案例的内在知识体系的关联、呈现和构建也不系统,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出现凌乱化、碎片式现象。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需要推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交融,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推动两类课程有效地融为一体。

(三)开放课程没有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类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的毕业生是难以胜任农林行业工作的。但是,现有的农林专业类开放课程的知识内容单一,呈现趣味性、碎片化状态,只能凭借在信息化知识传播形式上的优势,作为农林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补充。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必须尽快解决碎片化的开放课程与农林学科的专业完整性教育间的矛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开放课程建设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林专业教育的要求,开放课程不能渗透并完全融入农林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那么师生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有限的时间开展课程教学,特别是学生就更难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开放课程资源,从而导致开放课程的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不高。

三、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开放课程

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在培育“完整的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应该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通识教育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认识社会的能力为目标,而且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对学生的尊重。专业课程旨在教给学生谋生的手段,给予学生一技之长。优良的道德品格是新时代农林人才的基本底色,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并不冲突。

因此,针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现象还较为普遍,师生的综合素质、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待加强,等等,高等农林院校应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在建设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探索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作为一个整体中彼此相辅相成的2个组成部分,加强相互间的支持、补充和渗透,使之共同服务于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高等农林院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并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设通识类开放课程,将通识教育内容和谐地融入农林类专业开放课程建设,并将开放课程建设与农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新时代合格农林人才的培养[7]。

(二)建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的开放课程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农林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渊博、本领过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等特征,而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难以完成全部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所以第二课堂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补充。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超过74.83%的学生表示赞成或支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54.97%的学生认为课外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明显;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方面,93.3%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甚至有19.24%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比第一课堂还重要[8]。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主要区别在于育人的内容、手段、途径等有所不同,所以两者在教育手段等方面是具有互补性的,有利于实现教育效果的趋同性[9]。建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同等重要的开放课程,形成开放的协同育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课堂是指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教育实践活动。所以开放课程的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提供开放的课堂教学,还应提供开放的艺术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竞技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也就是说,开放课程除了要组织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之外,还要提供有组织的或者自愿参加的各类课外活动和项目,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10]。

(三)建设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开放课程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指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整合具有国际共识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等,实现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人才培养。而建设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开放课程是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国际化开放课程建设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而且是教育实施者和教育实施对象知识结构的国际化。这就要求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海纳百川、面向世界[11]。

加强文化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职责,而交流是相互的。所以高等农林院校建设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开放课程,一方面要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坚持农林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农耕教育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并将其融入本国的农林教育;另一方面要将本民族的农耕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自信地传播本国的教育经验。

教育的国际化要依托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本土化要融入教育的国际化。所以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既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又要借鉴国外高等农林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从而使农林类专业开放课程既能够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又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

(四)建设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融通的开放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印证以及教学互动过程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予以实现。所以高等农林院校在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开放网络课程,还要提供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大学传统的“象牙塔”思想,真正实现农林教育资源的公开和公平共享。

首先,高等农林院校要看到传统的视频开放课程的不足,在建设新型开放课程时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对学习的体验,加强开放课程教学的交互性,维护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权,推动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其次,高等农林院校要将开放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通过互联网相融通的教学模式作为开放课程发展和建设的主流与落脚点,作为提高开放课程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开放课程与传统的面授课堂融合成人才培养的常规课堂,使网络教学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一方面,开放课程均采取自主学习形式,学习者可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行安排课程学习[12];另一方面,学习者在完成开放课程学习的同时,需要完成课后作业并接受课程考核。此外,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如规定开放课程学习情况需记入学习者个人学习档案等,在增强学习者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确保开放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开放课程所属的专业学科门类,打造各学科专业自己的开放课程教学团队,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育人的强强联通。

四、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明确了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丰富了高等农林院校的课程资源

高等农林院校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政策导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加强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打造了一批实用性强、开放程度高、共享力度大、具有农林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开放课程,而且探索性地制定了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同时将开放课程逐渐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推进了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相互融合,不断丰富了高等农林教育的课程资源。

(二)加强了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等农林院校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开放课程平台,加强了开放课程管理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不仅实现了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并将其纳入学习者常规的个人学习档案;而且构建了适应学生需求的开放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高等农林院校针对开放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召开有关提升信息化开放课程教学能力的培训会议,不断提升教师在互联网+时期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开放课程平台,进而提升了开放课程平台在高等农林教育中的使用效益。

(三)扩大了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高等农林院校的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还通过多渠道向社会辐射推广,推动了农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高等农林教育更广泛和有效地为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不仅扩大了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引导更多有识之士和有志青年投身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之,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新使命。开放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必将大大促进高等农林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农林院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不断创新开放课程建设,将所取得的教育成果整合成开放的教育资源,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便利,切实保障和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作用,才能实现高等农林教育的最大效益,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资助项目:山西省教育厅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面向MPA的“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开放性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6JG46。

猜你喜欢
农林通识专业课程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