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2-08 03:37吴慧芳
文理导航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初中

吴慧芳

【摘 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越来越多的文化得以积淀,这也是我国人民所拥有的文化瑰宝。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所以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即便是学生在西方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依然要牢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本文也以初中英语课堂为例,重点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中具体渗透的策略,以便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其利用英语知识发扬和传承我国的文化特色,以此为国家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学习一直以来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就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用语上的习惯,以及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也立足于全新的教育视角,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中西合璧,保证教师秉承着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够树立起中西文化结合的思想意识,有效解决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文化失衡的现象。

一、初中英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就是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西方的文化内容。虽然当前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内容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但是其中所介绍的主要内容依然是西方的文化,学生通过课堂知识上的学习,能够深入地对西方的文化、习俗、生活的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特色有所了解,但是却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很多英语教材中,即便是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语出现,但是所出现的频率依然低于西方的文化,这也导致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西方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造成文化的渗透不够深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方面就是英语课堂上缺少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今我国英语教材完全按照西方文化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师也是在这样的思想理念影响下,为了积极地鼓励学生说出英语,全方面的为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知识内涵的讲解。正如课堂上教师对于教材中所介绍的,西方圣诞节或者餐桌的礼仪,能够全方面的渗透给学生,但是却很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节日相互对比。这种教学方法导致西方文化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实现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所以更是需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才能够打造优秀的教育环境。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所包含的都是西方的文化内容,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讲述知识的过程中,也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如今,针对英语教材还需要有效地进行转换和改善,把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课堂之中,这些对于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点就是初中英语课堂上渗透中华的传统文化,能够使我国文化得以有效的传播。现阶段,初中英语教材中所介绍的西方文化内容较多,学生也比较熟悉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等。中国的《静夜思》却很难用英文的版本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为了能够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教师就需要从学生开始抓起,有意识地把中华的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上的西方文化内容所比较,并且渗透中华特色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够发挥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二点就是在我国初中阶段进行英语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渗透时,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本国文化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仁义礼智信都贯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所以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更是需要把我国的文化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淡化崇洋媚外的思想,也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英语的学习只是第二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是中文。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认知其必要性

初中阶段英语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传统的文化内涵进行吸收和传承,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都是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我国国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历久弥新的财富,这也是中华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家园所实现的重要支撑。英语课堂教学中,想要对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就需要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在讲解《How do you go to the school?》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渗透,可以传递《凿壁借光》的故事,也可以传递鲁迅在桌子上刻下一个早字的故事,从而引出学生能有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的不易,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不论选择哪一种上学的方式,都需要保证按时到校,不违背校规、纪律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更新,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把握其适切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深切的意识到,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的文化,就需要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的水平,以及现有的英语知识学习水平。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的水平,以及语言理解的能力是具有一定差异的,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中华文化的渗透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講解,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學习《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保护环境,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周边的环境,然后了解今天的天气如何,并且把北京的雾霾、沙尘暴等现象,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看一看当地的天气是怎么样的,以此把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渗透给学生。并让学生用英语说一说:为什么保护环境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从而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节约意识,也能够学会如何保护环境,意识到当前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保证在英语课堂上把最先进的思想意识传递给学生,能够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地成为社会中的优质公民。

(三)体现其学科性

学科性是初中阶段英语课程中,其主要特点提出的基础要求,因为初中阶段英语课堂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更是需要把英语这一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呈现,也需要遵循这堂课所具有的规律。因此,教师更是需要创造出一定的机会,利用学习的规律,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学会不断地转换模式,让学生能够尝试性地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表达。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流利的英语,对我国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介绍,以此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能够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讲解《You look very happy this morning》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在了解到这个句式的使用方法,同时学会使用本堂课所学习的重点进行相互之间的对话。You look very happy this morning, Yeah, you look good too,然后把毛主席的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用英语翻译出来:Ten thousand years is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当今我们的生活和时光都是非常短暂的,大家都需要利用一个美好的心情和状态迎接每一天,只有这样才能够珍惜时间,也能够真正的利用好每一天,用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朝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能够了解到,很多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了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就是应该全部使用英语,甚至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习俗上,也向着西方的方向所发展,这也造成了近年来我国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巨大的瓶颈。所以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内容,重点了解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文化的优势,以此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学习西方语言的同时,能够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融,也能够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褚延湖.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与对策[J].名师在线,2020(15):16-17

[2]王圣玲.以三国文化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地方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20(07):106-107+113

[3]顾玉珍.探讨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17

[4]刘霞.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8):69-71

[5]花多顺,张军民,张绪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08

[6]姜会敏,冯阿军.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策略[J].北极光,2019(03):143-144

(本文是建瓯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的探究”(课题立项批准号B19032)阶段性成果)

(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东游中学,福建 南平 353100)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初中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