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

2020-02-08 03:37俞亚莹
文理导航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核心素养

俞亚莹

【摘 要】探究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意义,提出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为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学科,让学生对我国丰富的历史经历有充分认识。初中历史据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立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应当掌握历史事件学习能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过程、事件发展原因及结果几大方面。目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也成为时代发展的主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展开层次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

一、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会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智慧发展水平,初中历史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前需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让班级所有学生均能掌握知识,促进每个学生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进展。初中阶段学生基础知识、个性、认知能力均存在差异,具体教学中,学生差异会导致对课本内容接受程度不同。未分层情况下,不同理解程度学生面对同样问题,学困生往往无法理解内容,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情况下,教师针对不同题目划分层次,让每个层次学生均能思考问题,学困生及中等生均能加深及巩固知识。分层教学的意义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最大程度发展。

二、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

(一)分层备课、授课、作业

备课工作开展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学生学习上升空间,从而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分成A、B、C三组,组内学习难度逐渐递增。教师教学中改变传统顺序教学模式,有效将课本内容整合,确定每个小组应当达到的学习需求,针对各组面对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都应当深度思考。比如,学习部编版初中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时,教师可对教学目标进行划分,A组学生应当掌握隋朝的建立过程或者大运河开拓知识;B组及C组学生在A组学生学习目标上,思考大运河建立的影响。教师分层备课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分层授课是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工,组织学生讨论及寻找信息,学习“抗美援朝”内容时,教师对课本任务进行划分,A组学生探索抗美援朝时间及背景,B组学生探究我国面对的局面,C组学生思考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教师对学生收集资料结果进行评价。此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为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斩获,教师针对学生不同层次设置作业,比如,学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内容时,教师让A组学生解答基础性知识,比如,统治者更替及采取的措施。B组及C组学生探究统治者对后世的影响,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保证学生能掌握知识。

(二)关注学生状态,提升个人教学能力

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学生心理往往较为敏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变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误解,认为教师为学生贴标签。因此,教师在学生出现此类想法时,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分层教学的意义,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言辞,避免学生心理敏感问题滋生。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更好促进每个学生在初中的发展,对于无法达到心理学习预期的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克服自卑情绪,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应当具有精准的历史知识传授能力,并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紧随时代前沿理论让学生认识历史问题。初中历史教师也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探究能力,把握学生课堂状态,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比如,教师讲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明确其中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让不同层次学生对对应的浅表性知识有一定理解,逐渐深入理解单元内容,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及第二次鸦片战争重要事件,对太平天国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太平天國运动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三)培养不同层次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并强化历史教学内容趣味性,让历史课堂具有学习活力。初中生年龄均不大,但对具有兴趣的内容上注意力更为集中。初中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课程学习氛围较为枯燥,初中历史教材中含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包括一些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学生对此类历史内容了解不深,但对故事内容较为熟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此为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比如,学习“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诞生”过程中,教师创设五四青年节教学活动,并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学困生探究五四运动的产生原因,认识五四运动发展过程,中等生则是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产生因素,对历史事件有客观认识,优等生则是对历史内容全面掌握。在活动组织后,无需教师提出更多要求,学生会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学生均能探索历史问题。新课程改革在推行后,历史课堂标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自主探究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独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学生发展提供锻炼条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分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若想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基础,扎实的基础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存在联系,历史学生是对我国历史的学习,注重学生情感认知及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合理采取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认知的学生采取教学内容存在差异,比如,学习“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提出不同层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既能够提升初中历史学习质量,也能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学习中具有激情,为历史课堂开展注入活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重大,也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历史知识展开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结合历史内容进行讨论,每个层次学生讨论深度不同,从而落实知识教育成果,比如,学习“资本主义为何不能救中国”知识中,引导差等生理清历史脉络,夯实学生基础。引导中等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引导优等生树立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蕴含丰富历史文化、思想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班级中学生学习情况有深入了解,为分层教学奠定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徐长友.中学历史“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模式的运用——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5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20(02):64-66

[2]张菊花.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05):76-77

[3]马丽娟.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23):43

(江苏省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实验学校            江苏 南通 22600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