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BDNF、IL-6及IL-1β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2020-02-10 11:35邵明阳胡屹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1期
关键词:介素亚组中度

冯 磊,邵明阳,胡屹伟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或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病理状态,易反复发作,严重者易出现自残或轻生行为[1-2]。目前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机制有免疫学说、神经营养假说等,其中免疫学说倾向细胞因子分析,主要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3];而神经营养假说集中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方面,BDNF属于神经细胞因子之一,其异常表达多表明神经细胞存在潜在性损伤。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显著下降,认为BDNF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过程[4-5]。本研究依据抑郁症严重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定]分组,探讨血浆BDNF、IL-6、IL-1β水平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20~72(34.65±9.04)岁;病程2~80(24.00±4.13)个月。纳入标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6];首次发作;住院患者。排除标准:近期有抗抑郁药物、免疫调节剂使用史;严重躯体疾病病史;近半个月有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史;药物依赖、酒精依赖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亚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身体健康者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8~50(35.13±7.34)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研究方法

1.2.1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组于入院次日、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肘静脉血4 ml,3000 r/min离心10 min,血浆分离后保存待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检测仪器为Triturus全自动酶免分析仪,ELISA相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HAMD评定[7]: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测量师通过17项HAMD量表评价观察组抑郁严重程度。HAMD总分≥24分提示重度抑郁,17~24分提示中度抑郁,7~17分提示轻度抑郁,<7分提示无抑郁。

2 结果

2.1两组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抑郁症患者和体检正常者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比较±s)

注:观察组为抑郁症患者组,对照组为体检正常者组;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IL-1β为白细胞介素1β

2.2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比较 重度亚组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IL-6、IL-1β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亚组与中度亚组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IL-6、IL-1β水平比较±s)

注: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IL-1β为白细胞介素1β;与轻度亚组比较,bP<0.01;与中度亚组比较,cP<0.05,dP<0.01

2.3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AMD总分与血浆BDNF、IL-6、IL-1β水平均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抑郁症患者HAMD总分与血浆BDNF、IL-6、IL-1β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注:HAMD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IL-1β为白细胞介素1β

3 讨论

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有临床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表现出脑室扩大、额叶萎缩等脑损伤征象,神经细胞保护或损伤因子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过程[8-11]。BDNF在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其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浓度最高。BDNF前体物质可经多种途径刺激海马杏仁核及相关神经皮质,进而导致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变化[12]。同时BDNF通过结合TrkB受体造成自身磷酸化及受体二聚体化,逐一激活胞质内、核内其他信号蛋白,进而激活信号传导系统发挥作用。抑郁症神经营养假说认为,BDNF具有维持神经细胞功能、促突触生长等多种作用,其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局部细胞质结构、神经细胞功能异常改变,诱发抑郁症。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有所下降,经抗抑郁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范围,说明抑郁症与血浆BDNF水平有关[13]。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与郭美英等[14]研究结果一致,且该学者发现血浆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而本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较轻度、中度抑郁症患者显著降低,但血浆BDNF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性,与郭美英等[14]结论不一致,但与Jevtovic等[1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浆BDNF水平下降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状态特征。

除了神经营养假说外,免疫细胞因子也被认为是抑郁症发生的可能因素。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6-17]。抑郁情绪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免疫功能改变[18-19]。IL-6、IL-1β不仅为前炎症细胞因子,而且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递质。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健康人员,抑郁症患者外周血IL-6、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文献[20-21]报道相符。毕斌等[22]研究表明,IL-6等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且抑郁症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抑郁症患者IL-6、IL-1β水平较轻度、中度抑郁症患者显著升高,轻度、中度抑郁症患者IL-6、IL-1β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与何军等[23]研究结果相符。Rudolfa等[24]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上升,分析原因为IL-6释放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物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直接作用,而抑郁症与HPA上调有关[25]。本研究还发现HAMD总分与IL-6、IL-1β无相关性,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有关,不能仅从免疫系统激活方面解释抑郁症发病机制。此外,HAMD量表包括忧郁情绪、轻生、精神性焦虑等多个因子,不同年龄、病程、性格等患者HAMD量表因子有侧重点,导致细胞因子可能与HAMD量表各因子的关系不一。

综上,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降低,IL-6、IL-1β上升,但血浆BDNF、IL-6、IL-1β水平与抑郁症程度无关,原因尚不明确,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介素亚组中度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生物学特性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小米手表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湿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