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0-02-11 19:15程南根詹忠平高春庭
江西农业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季稻齐穗腋芽

程南根 詹忠平 高春庭

(1.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佐龙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江西永丰 331500;2.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七都乡人民政府,江西永丰 331506;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粮油作物站,江西永丰 331500)

再生稻是种一季收两季的一种水稻栽培方式,它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稻作类型[1-6]。再生稻不需要育秧、整田、移栽等环节,具有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秧田等优势,能够节省生产成本,与双季效益相当;能缓解“双抢”中劳力、畜力、机耕紧张等问题,缓和早、晚两季稻时间紧张的矛盾;还能解决早稻秸秆焚烧难题,是一种好办法,有利于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1 选择分蘖强的高产品种

选用低节位分蘖强(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好、不早衰、生育期为120~130 d、稻米品质达GB/T17891规定标准的优质稻高产品种,如泰优98、五乡优丝占、晶优1068、野香优863、万象优华占、五优5412、准两优608、隆两优534和甬优4949等。抛秧大田用种量1.5 kg/667 m2,直播大田用种量1~1.25 kg/667 m2。

2 精心培育粗壮秧苗

一般在平均气温达到12℃以上的3月中下旬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15日。种子先用清水浸种20 h,起水后晾种4 h左右,再用稻种伴侣浸种24 h(0.5 kg种子用稻种伴侣1 g),然后进行催芽。播前3~5 d,每667 m2秧田用45%(15-15-15)复合肥40 kg、尿素7~8 kg,在耕耙田时施用,保证泥肥均匀混合。播种时应精量匀播,每个塑盘播种25 g左右,每667 m2大田用盘65~85片。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保温,且做到水不上厢,保持秧厢湿润,如果遇到晴天中午的气温偏高,要揭开两头通风降温,揭膜前要揭开两头和中间炼苗2~3 d,抛栽前3~4 d打好送嫁药。

3 整地适龄移(抛)栽

以旋耕为主,深度达10~15 cm,确保土壤细碎均匀一致、地表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 cm,泡田后达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2 d。同时,根据不同育秧方式要求适龄移(抛)栽,以3叶1心期为宜,最迟不超过4叶1心,秧龄控制在20~25 d。

优质稻的抗倒能力差,在施肥较多条件下容易发生倒伏。为了保证产量,同时防止优质稻倒伏,宜适当增加基本苗。一般“再生稻+油菜田”667 m2抛2.2万~2.5万穴(434孔65~85片),中稻品种667 m2抛1.8万~2.0万穴(434孔60~75片)。抛后每隔4 m建一道35 cm宽的工作行(南北偏西方向)。同时,对易倒伏的品种可拔节前7~10 d用调环酸钙2~3 g对水30 kg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止后期倒伏。插秧7~8 d后结合下分蘖肥拌混22.5%苄·丁可湿性粉剂80 g/667 m2,保水5~7 d防除大田杂草。

4 头季稻施肥管理

头季稻施肥量:每667 m2施纯氮(N)12~15 kg、磷(P2O5)6~7.5 kg、钾(K2O)12~15 kg,氮∶磷∶钾(N∶P2O5∶K2O)比例为1.0∶0.5∶1.0。氮肥用量的30%作为基肥,30%作为分蘖肥,40%作为穗肥;分蘖肥分两次施用,一次在移栽后5~7 d秧苗返青后施用,施用氮肥用量的10%,另一次在移栽后15 d叶色褪淡时施用,施用氮肥用量的20%;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用量的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5 头季稻水分管理

有效分蘖末期多次轻晒至田泥开裂不发白,倒2叶露尖时复水,并保持3~5 cm水层到扬花期。灌浆结实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10~12 d结合施保根肥留田面水深1 cm左右,然后让水分自然落干,保证收割时稻田晒干至土壤含水量35%左右(表土发白微裂,脚踏无印),以减少机收履带碾压腋芽入泥,影响再生稻腋芽萌发。

6 适时收获,合理留桩

留桩高度以再生季安全齐穗为前提,并结合提高再生季成熟的整齐度来确定。适时早播下留桩高度在10~15 cm的低桩早熟品种(头季稻8月5日左右收割后,再生稻45 d左右可齐穗),则头季稻应在90%黄成熟时抢晴收割;留桩高度在25~35 cm的高桩中晚熟品种(头季稻8月15日左右收割后,再生稻35 d左右可齐穗),则头季稻应在95%黄成熟时抢晴收割,以确保再生季在寒露风来临(9月20日)之前安全齐穗。同时,注意收割后及时扶正被压稻桩,2~3 d清除压在稻桩上的稻草。

7 再生季稻施肥管理

再季稻施肥量:根据水稻品种特点及机收碾压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每667 m2施纯氮(N)12.5~15.0 kg、钾(K2O)6 kg左右。施肥分为保根肥、促苗肥及壮穗肥,保根肥于头季稻收割前10~12 d施用,每667 m2施用氮肥总用量的40%、钾肥用量的40%。促苗肥于头季稻收割后3~5 d每667 m2施用氮肥总用量的60%,收割后15 d左右施用氮肥总用量的40%。

8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

头季稻收割后至腋芽长出时,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腋芽萌发后,保持浅水直至齐穗,齐穗灌浆后,采用干湿交替直到成熟,遇到“寒流”灌深水护苗保穗,“寒流”过后渐排水至3 cm。针对再生季根系活动较弱和抽穗不整齐的特点,在再生季破口抽穗7 d后(即未被压倒稻桩部分齐穗时)可667 m2用磷酸二氢钾200 g加“九二0”1~2 g,对水50 kg喷施,促进被压倒稻桩再生穗早熟和提高结实率,防止未被压倒稻桩再生穗早衰,从而把好再生季增产和两季高产的最后一关。

9 再生季稻收割与病虫防治

再生季稻谷的成熟时间不一致,宜适当迟收,让未被压倒稻桩部分全部成熟、被压倒稻桩八成熟后再收割(再生季在冬季季节茬口不紧张的情况下要晚熟迟收才能保证整精米率)。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头季稻病害主要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虫害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主。再生季稻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

猜你喜欢
季稻齐穗腋芽
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择优与应用
——以长沙为例*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基于液—固交替培养的水曲柳快速微繁系统研究
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连粳7号产量的影响
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