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青编》养生思想撷要

2020-02-13 02:28陈小波王河宝简晖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药膳五脏养心

★ 陈小波 王河宝 简晖*(.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尤乘,清代医学家,子生洲,号无求子,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代不详。尤氏自幼习儒,后师从李中梓,得其亲传,又遍访名医,医理、医术卓著。尤氏善于养生,广泛搜集历代养生思想和方法,汇成《寿世青编》。全书分上、下两卷,共35篇专论,集中体现其养生思想之真谛。

1 五脏养生,顺从其性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正常,生命活动则正常。尤氏首重五脏养生,根据五脏各自的生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养生方法[1]。尤氏尤其重视养心,在《勿药须知》《疗心法言》以及《养心说》等中集中阐释了儒释道的养心思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主宰。尤氏指出“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病否之所由系也”[2]。认为疗人先疗心,养生先养心,而养心莫善于寡欲。强调须清心寡欲,不为世俗所扰。养心方法中具体体现在除六害,“一是名位,二是货财,三是色欲,四是减滋味,五是屏虚妄,六是除嫉妒。”即要做到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次则注重养肝。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在志为怒,而怒极易伤肝。《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上,血随气逆,而致气机逆乱。因此养肝之要在乎戒忿,使情志平和,气机畅达。再者养脾。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布散于五脏六腑,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脾喜燥而恶湿,饮不可过,过则湿滞而不健;食勿过饱,过则壅滞而难化,病因而生。故饮食可以养生,但是贪嚼无厌,亦可以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性之术,常令谷气少则病不生。”另外,尤氏指出人能戒杀生则性慈然后善念举,吃素则心清从而肠胃厚。肺为华盖之脏,不耐寒热,凡外感之邪最易犯肺,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职。肺统领一身之气,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素问·痿论》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则耐寒暑,伤之则百邪易侵,随事痿矣。因此,养肺重在养气,具体做到慎起居、外避六淫之邪;内节饮食、畅情志,使呼吸之气及一身之气和调畅达。肾为先天之本,是精与志之宅,呼吸之主,三焦之原,性命之根,养肾在于寡欲。如庄子所言,人之大可畏者,不知戒者所致也,养肾之要,首先要寡欲。即要做到清心寡欲,不要过劳形神,也不可过耗其精,方可长生。

2 饮食调养,保护脾胃

饮食方面,尤氏强调当饥而食,渴而饮,忌饱食。如他指出:“所谓致者,非水陆必具异品珍羞之谓也。”[1]要在乎不食生冷,不食过硬之食,不强着食,饿了再吃,不过饱,先渴后饮,饮不过多。主张素食,认为茹素则心清而肠胃厚。另外,还要做到食不厌精细,饮不厌温热;先食热,后食冷等。病后饮食调理,持孙思邈之“先以食治,食疗不愈,然后议药”的观点。如他指出:“食后复发热,宜断谷即愈,服调脾胃之剂”,切不要用大不的热药,还需缓补,能收全功。“中风后,忌服辛散香燥等药,以及滞气发病等物”等。在调理脾胃的药膳方面,尤氏喜欢米粥养之,在调理脾胃门篇中22中药膳当中粥有15种,足见尤氏对用粥来调理脾胃的重视程度。尤氏指出,病后人的脾胃较弱,肌肉消瘦,择相宜者食之,来助药力。这也正如《脾胃论》中所言,“脾胃乃后天之本”,[3]身体之强壮需要后天脾胃的不断滋养。

3 居室安处,注重宜忌

居处方面,尤氏强调应阴阳适中,明暗相半,高低适中。居住房屋应该处在土厚水深之处,也就是土层要厚,水位要低,这样才不容易生病。居住房屋还应四周固密,不要有小的缝隙。否则,虚邪贼风,其伤人最重。居室光线方面指出“居无高,高则阳甚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书房寝室方面,则应整洁,朝南而设,八窗透明,不要放太多杂物,扰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个,笔、墨、纸、画各一以修身养性,焚香、饮茶,使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以达到内以安其心,外以安其目之目的。寝室内部宜忌方面,指出“凡人卧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鬼气不干”[1]。讲究寝室应当洁净,人也应该经常洗澡保持卫生,这样才能让不受邪气。睡眠方面,尤氏汇集《黄素四十四方经》《千金方》,以及各名家箴言以成睡诀,以求精神内守,注意力集中,安静之下保证睡眠质量。

4 导引却病,调气为要

尤氏注重导引祛病,书中援引“内养下手决”“定神法”“运气法”“固精法”“十二段锦”“六字诀”等方法。通过呼吸吐纳来调节人体一身之气,通过导引来保养精气神,进而达到去病延年的目的。《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4]尤氏注重气在人体中的作用,在“十二段锦”和“六字诀”的习练中详细强调了导引调气的要领和方法,如详细阐述了十二段锦各段功法的具体操作,如叩齿、咽津、浴面、鸣天鼓等,但其要在于运用导引按摩之法,使气机运行,以达到却病延年;总结“六字诀” 的动作要领和效果,通过调整呼吸来调整一身之气,从而达到调整五脏之功效。

5 四时养生,各从顺逆

顺时养生包括四时养生和十二时辰法。四时养生中,尤氏结合《内经》的思想对四季饮食起居进行了阐释,且详细阐释各季节染病情况下的食疗和饮食起居的宜忌。尤氏重视顺时养生,且应顺从阴阳变化之根本,如春季棉衣应该晚脱,以防背受寒,同时也要讲究平心静气调息修养;夏季应闲居静坐,节制饮食和嗜欲,不要过食生冷,调整心态以防心旺火衰;秋季针对夏季过食生冷,尤氏给出药膳以调之;冬季尤氏指出“大冷不宜向火炙”,一是恐伤阴,二是阳气过盛如遇春寒引发时行热病。明代胡文焕养生歌曰:“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5]强调应该顺从季节变化及时的躲避贼风。尤氏强调:应该要爱护自身,不过冷过热,并强调此是摄生之大法。十二时养生中,尤氏将六字诀与每日和四时养生结合起来,介绍如何进行因时养生,但总的方法还是讲求心神之安定,这样才可以延年益寿。四季功法养生方面,尤氏结合六字诀顺从四季之变化,通过功法来调理五脏。

6 服药却病,遵守禁忌

尤氏在《寿世青编》下卷中主要是阐述既病调养,分别有服药的方法和禁忌,病人的治疗情况等,并从六淫门,脾胃门以及内生的血门、气门、痰门、阴虚门、阳虚门和诸虚门等给予药膳干预,其辨证施膳全面而丰富。

在“服药须知”当中,尤氏再次强调了养心的重要性,病之由来乃因放逸其心,不能恬淡虚无,嗜欲无度、温凉失宜、久坐寒地、强力涉远,不加以节制其内心和行为所致。因此强调必定要慎起居、戒暴怒、简言语、清心寡欲、轻得失、收视听、节饮食。正如《养生四要》曰:“欲不可纵,欲纵成灾。”[6]在煎药的用水方面,尤氏记载了丰富的用水方式,不同的水在治疗疾病时有着不同的妙用,不同的火候在治疗煎药时也有讲究。在服药、饮食方面注重禁忌。在病后调理中,尤氏指出:“宜安心静养,调和脾胃为要,防风寒,慎起居,戒恼怒,节饮食,忌饮食,除妄想,是其切要。”对于那些不配合医生,无法治愈的病人,尤氏提出“病有十失”“八不治”的观点。尤氏在各门当中提倡药膳调治,其核心注重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留得一分胃气,便留得一分生机。如尤氏善用粥和酒为溶剂烹饪药膳,以粥为引即重在滋养后天,正气充足才能御邪于外;以酒为引重在充养气血,行气活血。

7 结语

尤氏《寿世青编》从内养脏腑到外避邪气、从情志调畅到饮食调节、从顺时养生到功法护体,全书养生内容丰富而详实,养生方法得当而具体,既是对历代养生文献的汇集,也是尤氏自身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全面收集、整理该书的养生思想与方法,使之调理并具体化,将为丰富中医养生思想、理论,为现代养生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药膳五脏养心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夏至养心喝“三茶”
荔枝养生药膳
夏季穴位养心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