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在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0-02-14 22:17胡长志张文梅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烟农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胡长志 张文梅 程 谦

(抚州市烟草公司广昌分公司,江西抚州 344900)

近年来,受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轮作、耕作习惯等因素影响,烟草局部产区常暴发病虫害,且病虫害发生种类有逐年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因化学农药优势明显,即便捷性、经济性、高效性,得到了烟农青睐,并普遍推广使用,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易出现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及农药残留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也造成负面影响。为此,近几年烟草病虫害的防治重心转向绿色防控,即以生产优质、安全、绿色的烟叶为中心,重点在生物防治上下功夫,尽可能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该方法不仅有利于烟草行业的发展,也满足了农业部“双减”战略需求[1]。

1 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借助不同的生物及其分泌物、活性物质等来防控病、虫的增殖,以达到降低甚至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相对于化学方法与物理技术,具有无污染、生态效益明显的特征。且在生物多样的生态环境下,烟草自身的生物调节功能也会提升,并保持最好的生长状态。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土壤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并避免农药在烟叶上的残留量超标,导致烟叶不予交售,给烟农带来经济损失[2]。由此可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将发挥更加显著的价值,其重要性也将更加突出。

为深入践行新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烟草产业积极探索、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烟叶病虫害防治中,突破了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根据作用方式大概分为3类:①借助天敌昆虫防治害虫;②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虫害与病害进行防治;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

2 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2.1 天敌昆虫防治害虫 烟草虫害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全国多烟区结合烟区主要虫害和天敌昆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筛选出天敌优势种进行人工饲养、扩繁、田间释放,利用天敌捕杀或寄生害虫,可达到防治的目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在诸多天敌昆虫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常见的害虫天敌包括赤眼蜂、七星瓢虫、食蚜瘿蚊、小花蝽等,但在实践过程中仅有少数昆虫投入了规模化生产,例如赤眼蜂、平腹小蜂。近几年,经过进一步探索与创新,部分害虫天敌已经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例如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上述技术的有效运用控制了农药的使用,保证了烟叶的质量,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3]。

2.2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生物菌剂制药技术不断突破瓶颈,使得相关药剂实现量产,对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产生深远影响。这些生防菌剂具有繁殖快、环境友好、广谱抗菌活性、诱导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以及极强的抗逆能力等优势,但使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一旦技术标准落实不到位,其防效就会大打折扣。目前,已有部分产品在烟叶生产上广泛应用,利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制剂,对于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小地老虎、烟蚜等均有较好的防效;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等防治烟草黑胫病、青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效[4]。

2.3 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 根据害虫种群生长规律和繁殖特性,释放同类害虫性激素,使个体昆虫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吸引其来到诱捕装置中而达到诱杀的目的。性诱剂对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烟青虫雄虫有非常强的诱杀作用,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少药剂使用量。考虑到经济成本,1 hm2烟田一般放置15套性诱捕器,即可达到防控斜纹夜蛾、烟青虫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高峰日单个诱芯可诱杀26头斜纹夜蛾、5头烟青虫、14头棉铃虫,平均每个诱芯每天共诱杀3种害虫4.8~34.5头,控制了虫口密度,减少了用药频次,减轻了虫害带来的影响。

3 生物防治技术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烟农结构趋于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质量安全意识薄弱,较难接受新事物,影响生物防治工作开展的进度。烟农往往追求产值效益,只要烟草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他们会因过于急切解决问题,而轻视了种植的科学合理与可持续性,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采用化学农药防治技术虽然病虫害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控制,但长期使用易导致害虫出现抗药性及害虫天敌数量减少,同时给烟叶质量安全带来风险,甚至出现农残超标现象。

3.2 宣传不到位 烟草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技术未能进行系统与全面学习,未能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方法,致使该技术在实际使用时效果甚微。特别是宣传方面,技术人员对于生物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不足,致使烟农较少使用这一技术。同时,烟草部门未及时与相关部门配合宣传,常出现烟草种植田块投入大量的害虫天敌防治烟草害虫,而周围农田喷施大量农药,导致害虫天敌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

3.3 生物防治防效不高 近年来,烟草种植倡导绿色防控,使得生物防治技术发展较快,但与实际生产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发产品不多、防效不高。生物防治技术作用机理相对比较复杂、靶标性不强、防效较低,不如直接喷施化学农药的方式操作简便、见效快,因此多数烟农会选择喷施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与推广。此外,这一技术在使用中要求相对严格,环境变化或使用技术不到位时,其效果会减弱,且田间持续效果较短。

4 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质量意识 烟区在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烟叶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中,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宣传,确保烟草技术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去防治烟草病虫害。另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烟农的质量安全意识、环境意识,让烟农积极主动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4.2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效果 技术人员自身要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不断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并定期培训烟农,帮助烟农了解生物防治技术优点,并及时沟通交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烟农能科学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发挥生物防治应有的效果,进而减少病虫害对烟草的影响。

4.3 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生物防治技术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也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科研部门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对现有的产品或技术进行改进,切实促进生物防治技术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推该技术在烟草种植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烟农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