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0-02-14 22:17陈凌霞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啄癖养鸡鸡舍

陈凌霞

(云南省石屏县新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石屏 662200)

1 鸡啄癖的病因分析

1.1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鸡发生啄癖的概率存在差异,土种鸡生性好动,出现啄斗行为的概率较大。据调查,在鸡养殖过程中,啄癖也具有遗传性,遗传率约为0.57%,这也就意味着加强育种管理能够降低鸡啄癖的发生率。鸡啄癖还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相较于公鸡而言,母鸡更易于发生啄癖,多发于开产后7 d,特别是早熟的母鸡,神经质比较明显,啄癖的发生率往往更高。

1.2 饲养管理 第一,没有对强弱鸡群进行分类饲养。很多养殖场在养鸡时,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强鸡与弱鸡进行分开饲养,而是实行强弱鸡混合饲养,致使鸡群出现强鸡欺负弱鸡的情况,造成大量弱鸡被强鸡啄伤,彼此互斗出血,甚至还会诱发其他鸡出现啄癖[1]。第二,饲养密度过大。考虑到投资成本,很多养鸡户饲养的鸡群数量众多,密度较大,加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良环境,致使鸡群间争抢食物,斗殴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啄伤事故,严重会导致鸡出血或死亡,使鸡形成啄癖。第三,舍内温湿度控制不当。鸡舍内温度高,不注意通风,会导致鸡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失,有害气体集聚,破坏了鸡体的生理平衡,使鸡烦躁不安,引发啄癖。如果鸡群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上升,便会产生闷热感,此外,若湿度小,就会使空气干燥污浊,导致鸡乱啄,形成啄癖[2]。第四,光照缺乏合理性。在养鸡过程中,适当的光照对鸡的生长发育有帮助,不适宜的光照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光照强度过大,鸡群出现啄癖的发生率就较大,在产蛋期内表现得更加明显。

1.3 营养因素 ①日粮搭配不合理。鸡日粮缺乏蛋白质,无论是赖氨酸、亮氨酸,还是蛋氨酸、色氨酸等,含量不足或过高都会引起氨基酸不平衡,导致粗纤维含量不足,引发啄癖。②缺乏矿物质。日粮中包含一定的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但是一旦这些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合理,就会导致鸡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供应,进而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引发啄癖。③粗纤维添加不合理。鸡往往难以消化粗纤维,特别是雏鸡,如果食入了大量的粗纤维,就会消化不良,甚至会造成消化道阻塞;而如果粗纤维的摄入量不足,则会影响正常的肠蠕动,导致啄肛、啄羽现象的发生[3]。④饲料成分单一,饲料中如果缺少维生素、核黄素、烟酸以及硫胺素等,也会引起啄癖的出现。

1.4 其他方面 一是生理变化。到4周龄时,雏鸡便会绒羽换幼羽,此后到11周时,性器官会快速发育,至18周时,就会全部转换为青年羽,紧接着换为成年羽。在此过程中,鸡只皮肤发痒,会出现啄羽行为,进而导致群体啄羽行为出现。进入19周龄后,第二性征会表现得十分明显,21周龄就到了开产的时间,鸡处在这种生理变化下,容易精神亢奋,对于环境变化会表现得比较敏感,特别是育成期,产蛋期间,由于选鸡、免疫、转群或驱虫的需要,频繁抓鸡,导致鸡群紧张,加上为了开产准备,增加光照强度,更换日粮,在这些因素的累加下,导致鸡惊恐不安,相互啄斗。二是激素因素。鸡经历开产后,体内雌激素与孕酮含量明显提升,公鸡雄激素增长,会增强鸡啄癖的倾向。三是心理因素。对笼养鸡来说,如果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就会减少运动,造成心理压抑,特别是欲求愿望无法实现加上活动受限,鸡会感到单调无聊,互啄现象就会加剧,进而发展成啄癖。

2 鸡啄癖的防治措施

2.1 断喙 为有效避免鸡啄癖的发生,应当采取断喙的处理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断喙,对于7~9日龄的鸡只而言,应进行首次断喙,上喙应自鼻孔至喙尖切去一半,下喙则应切去1/3,但必须长于上喙约2 mm。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止血工作,并进行2~3秒的烧烙处理。同时,在尚未断喙的前1 d,就要向鸡只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连续供饮3 d,并对鸡只进行强弱鸡分类,实行分群饲养。到了70~84 d时,应及时将新生角质部分进行切除。另外,据可靠研究显示,如果在鸡只开产后进行断喙处理,处理效果更佳。

2.2 强化饲养管理,控制好饲养密度 原则上,饲养的鸡只数量应在13羽/m2以内,并注意加强鸡舍内温湿度的控制,灵活掌握光照时长与强度,及时清扫鸡舍地面,保持干燥,将鸡粪清理干净,做好通风与消毒工作,确保鸡舍环境卫生。科学安排鸡只食槽,配置饮水器具与产蛋箱,定时定量进行饲喂,防止时饱时饥,使鸡舍内保持安静,也可以在鸡舍内或运动场将青饲料进行悬挂处理,防止鸡只相互追逐啄食。鸡只应当避免混养,根据品种、体质、颜色以及日龄的不同分开散养。采用优质垫料,及时更换,并将不良因素剔除。如若发现鸡只被啄伤,应进行隔离,实行单独喂养,并及时将紫药水涂抹于伤处[4]。

2.3 调整饲料配合比例,维持营养均衡 加强饲料配比,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骨粉、鱼粉、维生素以及沙砾等,并根据鸡只的品种、生长阶段,对饲料成分进行灵活调整,饲喂优质全价饲料。如果蛋白质不足,应当适时补充动物蛋白饲料,比如鱼粉,也要加入植物蛋白饲料,比如玉米蛋白粉,尽量避免使用豆粕。此外,还要在饲料中掺加鱼肝油以及维生素制剂,用以补充鸡只所需的维生素。如果饲料中缺少微量元素,应加入微量元素,对于硫元素不足的情况,可在饲料中加入硫酸钠或生石膏粉。要提高饲料中的盐分含量,或用盐水进行投喂,及时调整钾、磷、钙等元素的比例。要将适量的草粉或统糠加入饲料中,补充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使其保持在3%~5%。

2.4 做好疾病防治和病鸡处理工作 如果鸡只被啄伤,应立即将其与有啄癖的鸡挑出,采取隔离饲养措施,以免引诱其他鸡追逐啄食。在对鸡只被啄伤口进行涂抹药物时,应当选择有异味的药物,如樟脑油、碘酊以及紫药水等,防止二次啄伤。注意加强鸡白痢杆菌病的防治,以免鸡只感染鸡白痢杆菌病[2]。及时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接种,避免鸡只发病,导致啄尾现象的发生。如果发现鸡只感染了寄生虫病,应在饲料中加入阿维菌素药片,拌和后进行投喂。适当添加抗球虫病药物,以实现对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尽可能防止鸡只出现外伤,如有发现外伤,必须及时隔离。对蛋鸡进行有效的饲养管理,以免其出现生理或病理脱肛,针对已经脱肛的鸡,需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3 结语

在养鸡过程中,鸡啄癖是一种病态行为,对养鸡生产危害极大。因此,养鸡场应当科学分析鸡啄癖的发生病因,及时断喙,加强饲养管理,确保不同生产阶段鸡只的营养得到满足;同时应控制饲养密度,做好鸡舍通风消毒工作,落实疾病防治工作,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养鸡生产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啄癖养鸡鸡舍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啄癖防治措施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啄癖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