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畜禽常用疫苗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2020-02-14 22:17罗庭沙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活疫苗口蹄疫

罗庭沙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畜牧工作站,云南镇沅 666599)

传染病一旦在畜牧业中发展起来,必将会快速、大规模蔓延,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整个养殖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接种疫苗成为很多养殖户的必然选择,以下就接种情况与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进行介绍。

1 猪的预防接种情况

1.1 免疫接种程序 春季预防:当前对生猪推广的是“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321免疫技术,主要是在对农村散养户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两种疫苗用一种稀释液同等份稀释后一次性注射到猪耳后颈部一侧,同时另一侧注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秋季预防:秋季接种的药物与春季一样,先是联合注射猪瘟疫苗与猪口蹄疫疫苗,然后在30 d后再注射其他相关疫苗[1-3]。

1.2 不良反应 一般的不良反应是个别生猪会出现精神不佳、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的现象;更加严重一点的急性不良反应会在生猪接种完疫苗后的几秒钟就发作,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发抖、抽搐、站不稳等症状;最严重的最急性不良反应发病症状与急性不良反应相同,但是最急性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之后来不及抢救便会死亡,死亡率非常高。

1.3 处理措施 针对生猪免疫接种中出现的一般不良反应可以采取等待自愈的方法,对于体温一直偏高的生猪可以对其适量注射安痛定、安乃近等减热镇痛的药;针对急性型不良反应的猪可马上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或肌注地塞米松10 mg,接种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合理注射。但是对于最急性型不良反应仍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甚至从其发病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根本没有时间去采取处理措施。

2 牛的预防接种情况

2.1 免疫接种程序 一般来说,规模养殖场相对农村散养畜禽相对更好实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调查得知养殖区通常采用两种疫苗共同注射的情况,在没有科学的指导下贸然使用更容易引起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比如,在一些乡村地区经常会出现牛栏多而牛少的情况,一般都是散养的方式,因此在实施疫苗接种时工作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牛出血性败血症或牛气肿疽两种疾病。近年来,一些地区未曾出现传染病情况,一些思想意识薄弱的牧民不容易接受一次一种疫苗,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另一种疫苗的情况,所以在城镇地区兽医站会采用联合注射的方法(从口蹄疫灭活疫苗、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牛气肿疽灭活疫苗中选择两种),注射在牛颈部两侧。

2.2 不良反应 一般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一些牛在注射牛口蹄疫苗后还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的情况,症状轻微的病牛用毛巾热敷几天后肿块就会消失,严重者会引起炎症,造成脓包、组织坏死等症状。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在注射完毕后的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呼吸加快、眼睑肿胀、口吐白沫、肌肉震颤、倒地抽搐等症状;最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发病最快,死亡率也最高,如果抢救不及时,几分钟内就会死亡。

2.3 处理措施 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用于预防牛的O型和A型口蹄疫,一般在疫苗接种14 d后产生相应抗体,免疫保护期为4~6个月,在此期间牛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该疫苗可用于牛犊和成年牛。1岁内的牛每年注射2次,每次2~3 mL;超过1岁的牛,每年肌肉或皮下注射1次,每次4~5 mL。牛口蹄疫灭活疫苗可用于各种品种年龄的牛,可用于紧急接种和预防接种,注射15 d左右产生免疫力,有效免疫期可持续5个月。牛口蹄疫灭活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方式,1岁内犊牛肌肉注射2 mL,成年牛注射4 mL,3 a内每年注射2次,以后每年1次。

要给出现一般性不良反应的牛擦拭消炎药,对急性全身性过敏性休克的牛首选盐酸肾上腺素做肌肉注射,但注射剂量不宜过大,避免引起动物心室颤动而猝死的情况;出现一般性不良反应的公牛可以自愈,不用做特殊处理;针对严重性不良反应现象,应当立即注射5 mL的0.1%盐酸肾上腺素或20 mg地塞米松,接种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合理注射。对于发生最急性型不良反应的病牛的处理措施与急性型处理措施相同,要争取更快的速度实施救治,才能减少损失。

3 羊的预防接种

3.1 免疫接种程序 接种程序表现为羊口蹄疫疫苗注射于腿部或颈部肌注,羊痘疫苗注射部位也是如此,注射于腿部或颈部肌注。

3.2 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的羊会出现局部炎症,身体中的一些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感染破溃。接种部位也可能发生出血或是淤血的现象,周边组织会逐渐坏死。产生不良反应的羊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行动缓慢以及精神不佳的症状,注射羊痘疫苗的不良反应也是如此。

3.3 处理措施 免疫接种后短时间内,一部分羊可能会出现停食或减食现象,这都属于正常反应,在1~2 d后会恢复正常。少数羊因个体差异可能出现疫苗急性过敏反应,此时应注意观察,可及时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进行紧急治疗,以减少损失,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安全和免疫质量。

在免疫接种时,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例如:牛羊0型口蹄疫疫苗是2~5月龄肌肉注射0.5 mL/只,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羊颈部皮下注射1 mL/只,羊炭疽、羊快疫、羊肠毒血症三联苗不论年龄大小必须进行肌肉注射5 mL/只,而绵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必须皮下注射0.5 mL/只。除考虑接种过程中的损失外,不得随意增加免疫剂量。

4 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措施

4.1 做好接种前的健康检查 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前应当全面了解当地畜禽传染病的情况,并对畜禽进行严格检查,以确认健康情况。对已确认健康的畜禽要及时注射疫苗免疫接种,对存在食欲不振、温度偏高、精神不佳、行动费力等疑似病例或者是处于哺乳期的畜禽要暂缓接种时间,对于刚生产完不久的畜禽应当慎用或禁用反应强烈的疫苗,以免造成巨大伤害,同时对距离生产只有两个月的畜禽要停止接种疫苗,同时在怀孕初期要及时注射黄体酮,起到保胎的作用,避免出现流产征兆。

4.2 科学选择疫苗 接种前应当认真参考畜禽的种类、年龄、身体素质、生活环境、饲养方法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疫苗,避免注射后引起不良反应。针对以种类区分使用的疫苗,在注射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看清楚注意事项,避免用错药导致畜禽死亡的现象。选择疫苗时一定要到正规有保障的兽医站购买,注射前认真研读使用说明书,搞清楚用法、用量、用途等。一些疫苗具有稀释要求,应当严格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稀释液,并正确稀释疫苗。整个接种过程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传染病特点来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且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必要时应当灵活调整,随机应变。

4.3 加强管理措施 及时注意避免和消除管理模式落后、饲养方式不科学、环境卫生较差、长途运输等诸多影响因素,对畜禽实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改善畜禽饲养条件,要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及早避免出现传染病。对于刚刚接种完的畜禽,不能立即驱赶,应当仔细注意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要立刻采取救治措施。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准确做好免疫疫苗接种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和信息记录的真实性,为以后的治疗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5 结语

接种免疫疫苗是目前防治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科学选择和使用疫苗会大量降低畜禽传染病的发病率。针对在接种疫苗后仍然会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一定要做好接种前的健康准备工作,在接种前调查好相关情况;要针对不同的种类和畜禽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疫苗,及时避免出现用错疫苗的情况,同时要做好注射前的消毒工作;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使用方法对畜禽进行科学注射,包括针头的使用方法、疫苗的用量等;在疫苗接种完毕后不能立即离开,最好观察5~10 min,若出现不良反应或应激反应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且在健康接种完之后应当积极做好疫苗接种记录,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产业经济繁荣,应当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充分做好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救治,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有效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活疫苗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鸭苗注射禽流感疫苗的时间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口蹄疫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腹腔镜术后肌肉注射天花粉蛋白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