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2020-02-14 22:17牛琳琳孙琳琳辛明月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概率

赵 楠 牛琳琳 孙琳琳 辛明月 张 璐

(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 124010)

农业活动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左右。目前,虽然我国在此方面的评估技术有所发展,但仍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1.1 致灾因子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期间,致灾因子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致灾因子的危险系数由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强度、等级以及类型共同组成。风险是以概率为衡量标准,倘若当下的概率与既定的概率相符,则需采用相应的函数实施拟合,以完成后续的概率估算,由此得出各种灾害的发生概率。

1.2 承灾体评估 简单而言,承灾体评估就是结合既定的致灾因子危险系数,推演出承灾体所受的灾害程度以及受损程度。承灾体脆弱程度的评估包含相应的风险范围等。一般情况下,承灾体脆弱程度与抗灾水平呈反向变动,脆弱程度越高,则承灾体遭受气象灾害的受损程度越大,且相应的风险系数也会有所提升。现阶段,对此方面的评估包含综合影响因素分析、人为因素中的防灾水平以及气象灾害的种类3个方面。

1.3 期望损失 期望损失是指在特定的评估地域范围内,某时段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气象灾害对承载体造成的伤害。对此,可借助对多个指标的评估计算得出最终的期望损失。如期望损失的绝对指标包含受灾的面积以及农作物绝产范围等;相对指标除上述两项外,还涉及到百分比等,而综合指标由受损程度以及所对应的等级等构成[1]。

1.4 综合评估 相关部门若仅依靠某一评估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风险评估效果。因此,为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效果,需将上述3种评估模式综合运用,以全局的眼光,对影响风险系数的因素都加以考量,采用组合的形式进行气候预测,由此获取更为准确的评估数据。

2 农业气候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2.1 精准度 目前,群众所获取到的天气预报仅能达到县一级,对常规的生活已经足够,但农业生产活动则需要更为精确的气候信息,如强降水、冰雹等易引发自然灾害的气候,以当前的天气预报情况无法给出具有较强时效性的信息。另外,现有天气预测项目难以及时、准确获取沙尘暴、强风等突发性气象数据,仅能给出大致的区域和时间,且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偏差。因此,在气候预测方面,应朝着满足农业生产要求的方向前进,并提高地区性的预测精度,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更精确的气候变化信息。

2.2 报告时长 现阶段,国内的气候播报以24、48 h以及72 h为主,且预报的周期越长,准确性会有所下降。群众借助网络信息能够获取一周至半月的气候信息,但相较与常规时长的预报而言,变化频率会大幅提高,与实际往往存在较大的偏差。从某种角度来看,此种播报时间较长的气候预测信息,可以为农业从业人员在确定种植品种以及播种时间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后续的作物管理来说,当前的天气预报在周期上仍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今后的气象预报研究活动应在保证预测信息准确的基础上,不断延长预测时长,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更有价值的气候信息。

2.3 受损程度 农业气象灾害的报告内容在承灾区域、程度以及价值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数据信息,因此实际的风险评估存在严重的不足,难以给农业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防灾信息。对此,相关部门应提高灾害风险评估的精确度,在实际分析期间可将近几年同期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或参考其他地区的同类型、等级的灾害数据,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使其能够合理预估各阶段的资金投入。

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式

3.1 综合评估 在进行实际的风险评估期间,可将上述主要评估内容以及其他因素进行整合,对其实施评估作业,以形成较为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可借助相关的数据模型、验算公式等完成推演,用得到的数据函数表示对应指标,以此实现综合评估。可选用部分实用性、可靠性较高的计算方法,如成本分析、层次分析、历史对比等,具体的方式选用可以风险评估既定的侧重指标为标准[2]。

3.2 概率评估 概率评估模式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评估方式,具体是整合既定评估区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气象灾害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类,以获取灾害的发生规律,由此验算出相应的概率等式。在此过程中,要以区域内某段时间的气象灾害数据信息作为概率样本,因此需要确保数据真实且总量大,以确保得出的数据信息能够代表气象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采用概率评估模式会应用多种验算方式,如概率密度估算、时序分析等,其中后者适用于随机样本总量较多的情况。

3.3 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的风险评估方式属于一种动态评估形式,主要借助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系统,构建相应的情境模拟,并将人为因素考虑进来,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实施模拟,由此将预测到的数据信息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动态评估,是当前此方面研究的主攻方向。一般在此种评估模式下,可对农作物的生长经过动态展现,模拟其生长过程,获取可靠性较高的动态数据。

4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展望

近几年,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理论内容以及评估技术都有所发展,研究活动包含量化要素、致灾因子的判定、各因子之间存在的联系等小项目。而在评估技术方面,在常规灾害评估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加入了模型构建、仿真处理、数据统计等更为先进的评估方式。由此,提升了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时长,有助于提高实际的评估效果,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另外,动态风险评估方式能够提高各项措施实施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应在原本的评估、建模的基础上,加入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致力于构建更为完善的动态评估机制,为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如近几年出现的情境模拟,能够起到对多种气象灾害事先防范的效果,并从多个实施方案中选出最佳的实施计划,一旦出现气象灾害,可以拥有可行性较高的防灾减灾规划,以控制实际的农业损失,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农业活动极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干扰,而自然的气象灾害对其全过程都有所影响,因此,风险评估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向地球索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气候灾害逐渐增多,依靠当前的预测能力已经难以应对。因此,相关部门机构应开展多种风险评估相结合的综合性探究,以得到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提高警报的准确性,提醒从业人员采取有效的规避风险方案,以推动农业发展[3]。

5 结语

强化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探究是当前各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相信通过有关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此项风向评估在基础理论以及实践技术方面都会有所改善,未来我国此方面的工作会更为精准,促使农业领域的防灾减灾水平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概率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