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石化迎接“新饭票”

2020-02-15 13:43孙惠民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加工能力出口配额炼厂

文/孙惠民

7月,在行业和国家层面有两个重要事情发生,看上去不相关,其实不然。

行业层面,7月7日,商务部批复赋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格。浙石化成为除五大央企外首个获得成品油出口权的公司。

另一新闻是,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希望企业家拓展国际视野,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浙石化,业内人士并不陌生,是近四五年迅速崛起的石化行业五大民企巨头之一。其他四家分别是盛虹、恒逸、山东裕龙岛以及恒力。中国的石化产业由此进入新时代,彻底打破了由四大国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并举的产业布局。

浙石化俗称“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由荣盛石化、浙江巨化、浙江桐昆投资和舟山海洋投资四家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浙江石化三期项目投产后,总计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8000万吨/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炼厂。

对于此次浙石化获得成品油出口资质,业内人士用了“万众瞩目”四个字来形容,可见含金量之高。

一直以来,国内成品油出口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代表的国营企业手中,民营独立炼厂仅在2016年短暂获得过试水出口的权限。据悉,当年进口原油对独立炼厂放开后,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增至近70%。当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取消独立炼厂成品油出口配额,某种程度上可降低原油进口量,削弱原油对外依存度,或是民营独立炼厂迟迟未获出口配额的主要原因。

既然如此,浙石化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获得成品油出口资质?不难看出,这是由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共同决定的。

从国内看,原因很简单,就是消化过剩产能。全国一次加工能力从2006年的3.46亿吨,增至2019年的8.8亿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7%。在中国化工产业规模尚未大幅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一次加工能力大幅上涨,大多以油品加工生产为主,从而带来大量成品油资源供应。虽然供给侧井喷式增长,但需求侧在GDP增幅连年下降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扩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缓慢,导致国内市场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国内开始了一系列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包括在废止《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的同时,相继出台了《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7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每一步都是成品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部分。这些政策出台的目的是,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成品油流通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应也为民营独立炼厂提供更多发展契机。

从国际看,在中美迈向全面脱钩的危险边缘,全球化面临深度再调整,中央就此提出中国经济下一程的重点内容,就是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通过逐步放开对民营企业成品油出口管制,正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响应。

猜你喜欢
加工能力出口配额炼厂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缸体顶面轮廓度加工能力提升分析
俄罗斯可能在2020/21年度下半年实施谷物出口配额
热点
提升缸体主轴承结合面宽度加工能力案例浅析
初中数学题目信息阅读与加工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