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 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2020-02-18 11:14唐卫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语文素养

唐卫明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积极的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体现阅读教学的“内引外联”,双翼并举,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语文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学习一篇课文,并不表明只是知识学习的一个“点”;学习完一篇课文,也并不表明知识学习的结束。首先,教师应积极的以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为线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或者说是取得有关阅读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捕捉课文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其次,教师应以课文思想内容为线索。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描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有的论述是对大自然无限风光的感叹,为此教师可以积极地推荐学生阅读作品,比如教师在讲授《猴王出世》一文时,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喜欢上不同作者的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学生喜好的基础上向同学们推荐值得看的文章;最后,教师应以文章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教师在组织一些故事性特别强的文章时,可以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故意的戛然而止,这时候,有意识地把学生从课本中引导开去,打开视野,再让意犹未尽的学生去阅读,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阅读方法的渗透中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读书方法与课堂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不断地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阅读方法,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读法的训练,实现学生的永久发展。教学中教师对相关课题的质疑,对文章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的练习,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以及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等,这样教师的教学就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这样一个环节中,教师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品词析句。

三、在扩展阅读资源时多角度优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内阅读教学时,适时增加一些课外阅读信息,扩展阅读资源的主题、角度等。在同一节课里,国外与国内、古代与现代、正例与反例、现实与虚拟等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片段都可成为扩展材料,只需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就可以。

在进行《赠汪伦》一课的教学时指导学生根据书本进行理解,并结合课外扩展阅读材料来展开训练,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刚进入课堂时,我让学生朗读该首诗。在学生大致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后,我向学生提问:“汪伦在送别李白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的呢?”学生通过对古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纷纷回答是唱歌的形式来送别李白的。这时,我讓学生阅读了《别董大》、《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曲》三首古诗,并向他们提问:和汪伦送别朋友的方式不同,其他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送别故人的呢?学生对此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推敲后得出结论,《别董大》中诗人和故人采用交谈的形式来送别,是通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体现出来的;而《渭城曲》中诗人是采用饮酒的方式送别故人的,是通过“劝君更尽—杯酒”这句话表现出来的:而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远远地注视着友人远去的帆船是采用目送的方式送友人的,是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看出来的。这时学生都到达了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尽管增加了三首古诗,但是学生却学得十分轻松,悟得也很透彻。在上述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入了三首同是送别主题但形式各不相同的古诗,让学生充分历练,掌握学法,更把古人的送别文化带进课堂,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使教学与拓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在不同的教学时机中有效拓展课外阅读

教学时机的选择对于扩展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师能够对扩展资料的分类原则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不会选错阅读的时机。举例说明和背景材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中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等,因此应该在课文正式讲解前进行。如果是与字词有关的背景知识,则放在第一课时,通常是学生初读课文或者自学生字词后。如果是与文章历史背景或作者背景有关,那么放在第一课时快结束的时候或者第二课时开始,课文主题理解前。如果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就可选择在最终课时进行,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开展自由阅读,并在课下搜集优秀的扩展资料。写作素材和榜样例文通常放在课文的片断写作时段或者单元写作之前。对于主题文而言,它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放在课文主题内容讲解之前、过程中或者之后呈现。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优美词句,提高了写作技巧,同时由点带面,激起学生读整章、整本书的愿望。

五、在比较中促进主题类材料的有效阅读

阅读文本给予学生的信息如果是单向的,学生只能从一个方面去加以思考、分析、整合;如果文本给予的信息是多向的,则势必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去对文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课内扩展阅读教学,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进行比较阅读。例如背景材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中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因此只需一般的浏览、了解就可以。如果是为了丰富学生语言的优秀篇章则品读、朗诵、积累为主。为学生提供写作、口头表达的素材文和写作的榜样例文就可品读、赏析为主。而主题材料是针对教学目标选取的相关文本片段、文章等,与巧文文本在主题思想、知识构成等某一点上是同类相关或相异可比的。如果是进行主题材料课文讲授,就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单篇文章的阅读中走出来,不同作家作品不同创作手法,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或同一文体不同作家的作品作为对象加整体阅读、分析、理解、探求作品广泛的内涵,训练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让课外阅读扎扎实实地走进语文课堂,用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付宜红.时代呼唤怎样的语文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6.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语文素养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