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百万的SWOT分析与实现对策研究

2020-02-23 08:01张红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源学分院校

张红兰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430)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办法,2019年扩招100 万人,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生源考生报考高职院校。同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9〕12号),明确了高职扩招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任务的同时,也对扩招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高职扩招100 万,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职院校作为本次扩招任务的落实者,如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百万扩招任务?

本文采用企业管理的SWOT 分析法,从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内部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等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梳理,并探索可行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高质量的完成百万扩招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职扩招百万的SWOT分析

(一)高职院校内部优势条件分析(Strength)

1.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优势突出。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专业设置紧密联系区域产业需求,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应用性和操作性,并且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可拓展性,培养具有更高素质、更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而不是中职教育所培养具有单一岗位能力的技术操作型人才。

2.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9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发布《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报告称,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生。2018 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比2017 届下降0.6 个百分点,持续缓慢下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2%,比2017 界上升0.1个百分点,就业率稳步上升。

3.高职教育空前大发展。改革开放40 余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空前的大发展。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199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从此,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具有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身份。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评估试点工作,随后的十几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国家优质校建设项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高职教育经过这一系列的建设项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型、数量型到内涵式、质量型的飞跃。

(二)高职院校内部劣势条件分析(Weakness)

1.高职院校办学硬件条件有待提升。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9年报”)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高职院校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8.2㎡/生,略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2156元/生,全国32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3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比例高达72%。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全省共有86所高职院校(不含新增设的2 所),教学及行政办公面积平均数为15㎡/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6 个学校低于省级平均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平均数为8815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39个学校低于省级平均值,占全省总学校数的45.3%。可见,全省高职院校硬件资源比较匮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待加强。2019年报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为55.6%,全国32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中有一半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双师素质教师比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专任教师总人数为55572人,校均人数为631.5,生师比为15.58,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为59.1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省有31个学校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低于50%,占全省总学校数的36%。可见,全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比较薄弱,还有待加强。

(三)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国家层面政策。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简称“职教二十条”,指出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深化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4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激励措施实施办法》(教职成函〔2019〕5号),旨在通过激励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从而调动各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9〕12 号),方案中对此次百万扩招的主要任务及组织实施进行了明确。8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7 号),明确了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的相关工作要求。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 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明确了高职扩招后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形势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国家层面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为高职百万扩招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2.省级层面政策。2019年,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发布相关的政策文件,在省级层面对高职院校落实百万扩招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以广东省为例,政府部门先后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 号)、《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工作的通知》(粤府办明电〔2019〕75号)、《高职扩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3.社会经济大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个产业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入,生产智能化程度有很大提高,智能机器能够取代传统的劳动者完成很大部分的工作任务。因此新的产业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逐步减少,对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与产业对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科研、管理、服务等更多方面的能力。

(四)外部挑战分析(Threat)

1.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吸引力不够,扩招招生计划如何完成。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性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歧视。技术工人上升的渠道和空间十分有限,社会地位有待提升,这就造成高职的社会吸引力不够,在加上社会生源群体受工作、生活和经济等条件因素的影响,选择就读全日制高职教育的意愿不强。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这对完成扩招招生计划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

2.现有教学资源如何满足扩招后的教学新需求。百万扩招以后,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这给高职院校原本就不富裕的教学资源带来了更大的考验。扩招后社会生源比例大大增加,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和新型农民工的学习基础和成长经历不同,技能水平各异,学习需求各不一样,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新的考验。面对新的生源,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组织,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做到扩招的同时不降低教学质量,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应对策略

(一)精准布局扩招专业,合理分配扩招计划,科学制定招生方案

招生计划可重点分配在本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核心专业。改革招生考试形式,科学制定招生方案,针对不同考生群体的文化基础和教育程度,建立分类选拔制度。对于符合政策规定免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免试入学,对于有与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职业技能测试科目可以免于考核。

(二)多渠道深挖资源,扩大教学容量

扩招后生源数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原本就不充裕的教学资源更加的薄弱,高职院校面临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和工位、实训场地、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办学条件压力。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高职协同育人等方式扩展办学空间,挖掘资源,扩大教学容量。首先,高职院校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合作企业建设一批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生产和社会服务与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其次,高职院校可通过校校合作的方式,开展中高职协同育人,由高职院校负责招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合作的中职学校负责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安排。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因材施教,实行分类分层教学

扩招后,社会生源进入高职院校,由于这部分生源的文化基础、技能水平、学习需求等与应届毕业生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的生源基础、生源结构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各大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采用周末和晚上集中授课学习,平时自主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四)开展1+X 证书制度,探索学分银行,改革学籍管理,推行学分认定

积极探索实施学分银行,实行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建立“学习——就业——再学习——再就业”的教育模式。开展校企学分互认,校校学分互认,允许学生到工作单位就近的学校学习,将取得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待学生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需学分后可获得毕业证书。针对生源的多样化,开展1+X证书制度。对于社会生源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分认定。同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促进书证融通,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岗位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创业空间。

猜你喜欢
生源学分院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分美食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