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2020-02-24 12:40张思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素

张思嘉,叶 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中国与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思维方法,从创新观、融合观、人才观、造福观等方面,深刻回答了我国科技创新“是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为谁做”四个基本问题,不仅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深入把握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对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引导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核心要义的论述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观,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它明确回答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问题,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瓶颈不在于科技创新的水平与能力不够,而在于科技创新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观,正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旨归,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蕴含了辩证否定观的哲学思想。辩证否定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将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统一起来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其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既在旧有的条件下有所保留,又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条件,以达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扬弃”往前推进一步,便是创新,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质:创新既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向前发展的现实依据,也是辩证否定观在新时代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运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1]45以创新来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而且是出于对未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筹谋。“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可以在现实上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观察,更有益于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构建美丽中国。

第二,改革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蕴含了系统论的哲学思想。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是与系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是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这两个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改革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体制机制对于科技创新的阻碍。只有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科技创新实际的具体实施路径。一方面,要坚持“双轮驱动”,即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优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方面的整体布局,形成一个明确、高效、有序的系统工程。所谓系统的整体性,就是指系统在对外发挥作用时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某一要素来进行的。若把“双轮驱动”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两个要素。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一个系统,使其发挥整体作用,必然远胜于其中一个单向发力。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3],从而形成一条效率高、转化率强的“创新链”。所谓系统的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具有严密的等级式和组织化的特征。若把“创新链”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则是属于不同层次的要素。这些要素层次分明,组织严密,有序地为“创新链”这个系统提供不同程度的能量,从而确保该系统能够有序、高效地运转。

无论是将“双轮驱动”作为一个系统发挥其整体性的特征,还是将“创新链”作为一个系统发挥其有序性的特征,都充分体现出创新观中蕴含着系统论这一辩证法的哲学意蕴。由此可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核心要义的论述,不仅建立在坚实的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领域的全新运用。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实现路径的论述彰显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融合,明确回答了“我国科技创新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这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由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领域的方法论。这一融合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原理,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依循,指明了实现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新时代中国创造性转化的鲜明体现。

第一,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融合彰显了科学技术强大生产力作用的思想。科学技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内容,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论述社会发展动力这一命题时,特意点明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对生产力的强大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增长点,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对生产方式也产生着深远影响。邓小平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其凝练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

正是基于以上观点,中国共产党人便提出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融合。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科技创新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规模、方向、速度,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是翻倍增长,而是“乘数效应”。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4]267。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只有牢牢抓住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扭转产业低端困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内涵式发展;也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突破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提高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融合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全新应用。

第二,“三链”融合凸显了科学技术客观制约性的思想。此处所谓“三链”,指的是产业链、资金链以及创新链。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具有客观制约性。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必然受到物质社会制度的制约。社会通过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研经费影响科研进展,同时又通过体制机制制约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在总结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之处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究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尤其是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顺利到达,更是取决于科技创新领域的顶层设计。正是基于此,在融合观的践行中才会特别强调加强“三链”融合的必要性。我国目前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高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创新链未能很好地与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链实现融合,且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之中存在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5]

如何将“三链”进行有效融合,这是融合观最关键的部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5]的新做法。首先,将围绕产业链放在“三链”融合的首位,表明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益于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只有能够投入生产的创新才具有长久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融合,能为科研成果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效实现路径。最后,创新链与资金链的紧密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科研经费对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支撑作用。总之,将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联系起来,“三链”融合,不仅可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运行的程度,而且能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实践主体的论述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1]人才观作为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关键点,明确回答了“我国科技创新由谁来做”这一问题。人才观明确了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性地位,确立了科研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精髓和实践应用。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生产力理论。其中,就生产力的构成而言,可将生产力分为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劳动者三个基本的实体性因素。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连接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中介。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活的劳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三个基本要素中最能动、最活跃的要素。只有劳动者才能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正是立足于生产力要素这一理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的位置,提出了人才观的论断。人才这一实体性要素不仅是物质生产力的实质,而且是驱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6]。人才观的提出,既是对“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中起关键作用”这一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应用,又指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症结所在,明确了人才要素、科学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作为横向的实体性要素,将科学知识、技术等要素作为纵向的智能型要素,纵横交叉,就可建立起一种二维平面的模型。由此,生产力的诸要素不再是单个抽象概念,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样便对生产力要素的理论形成了一种矩阵式的理解,从而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要素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4200多万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6]随着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以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背后其实就是科技人才的较量,是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较量,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人才作用发挥体制机制的较量。因此,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放在最前沿的位置,不仅是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深层次理解与发展,而且是对当前国情、世情进行了准确把握后所做出的英明判断。

由此可见,在整个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中,人才观不仅从理论上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关于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特征的相关论述,而且依据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及实施路径。人才观既蕴含了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又实践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

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的论述彰显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4]272用科技来为人类造福,明确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这一问题,指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价值旨归。造福观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造福人类为最终目标,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来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入贯彻。其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性作为其执政底色,而且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

第一,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群众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学思想。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将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之中。与唯心史观中倡导的英雄史观所不同的是,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中心观点。在群众史观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是人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用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的这一观点,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将人民群众视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与归宿,它体现了群众史观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最直接而又深刻的实践。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7]60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论点。它体现在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是人民群众。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是科技创新最持续不断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人民对生产生活便捷化的要求,带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和突破。”[1]67科技创新的方向与目标要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科技成果不仅要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民的日常所需。科技创新只有为民图利、与民为益,才能调动人民对于科技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始终相信人民,联系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集中民智,珍惜民力”[8]。造福观不仅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且蕴含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这一重要的哲学观点。

第二,科技创新造福世界人民彰显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所谓“自由王国”,就是指真正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正是共产主义的最高境界。要想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前提条件必须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经济的高度发达。其必要条件不是实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是实现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与世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紧密相关,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一起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观正是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想,将科技创新作为造福世界人民的工具,将创新产出的科技成果作为促进世界人民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造福观不仅追求用科技为中国人民造福,而且追求用科技为世界人民造福。从致力于用科技创新为世界人民促发展、谋幸福这一角度出发,造福观不但蕴含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而且在科技创新领域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第三,科技创新造福子孙后代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唯物史观中,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统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对自然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恩格斯曾提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9]因此,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10]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单纯依靠资源消耗使得产业发展在未来难以为继。想要转变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对立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而要发展绿色经济,就必须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4]272。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必将有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以造福子孙后代”为内容的造福观,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与唯物史观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一脉相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实际运用。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从创新观、融合观、人才观、造福观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要义、实现途径、实践主体以及价值取向。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科技创新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又是用中国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素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也谈做人的要素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