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趣推动“双创”的机理与表现形式研究

2020-02-25 07:18刘敦俊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志趣双创劳动者

刘敦俊

(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自2014 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双创”一词迅速走红,并逐渐成为一个含义不言自明的流行语,形成了日趋浓厚的双创文化氛围。当前学界关于双创的研究极多,不胜投举。由于“双创志趣”是“志趣”的细分概念,对“志趣”的研究属于“双创”的基础研究。王香玲在一般意义上研究志趣,认为志趣只是兴趣的高级形式,当兴趣“积极自觉与职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1],就上升为志趣。沈裕挺等以文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学生志趣的因素,提出“文化资本、重要他人和天赋影响了人文学科学生的学术志趣形成,并且在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2]。邝宏达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强调志趣的建构性,认为“研究生自觉将使命与志趣结合起来,将成为学术创新的无穷动力”[3]。刘博涵等也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主张“从优化选拔机制、构建良好导学关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方面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4]。王香玲的研究具有一般性,但无疑有倒置志趣与兴趣种属关系的嫌疑;沈裕挺、邝宏达、刘博涵等的研究,则是分门别类的研究,属细分研究的范围。总之,当前尚无在双创环境下对志趣作用的相关探讨,由此,从学理的角度对双创志趣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显见的必要性。

1 双创动机的志、趣统一性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双创作为一种主体性极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生也不能例外。双创需要强大的动机驱动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1.1 单纯的兴趣或理想无法有效支撑双创

兴趣与理想虽然都可以作为人的行为的动机,但单纯的兴趣或理想无法形成对双创的有效支撑。

1.1.1 单纯的兴趣无法有效支撑双创

“兴趣”属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心理学家已经通过研究证明了兴趣作为人类行为动机的初始性与基础性。经由赫尔巴特(Herbart)、 吉布森(Gibson)、奥尔波特(Allport)等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心理学界公认的“兴趣”的定义:人们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5]。兴趣是人的行为动机内蕴的最初始、最真实恒久的因素。相对于意志,兴趣是处于直觉和情感层面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深层的、内在的、具有本能性的心理活动。正是基于此,兴趣具备了稳定的、持续的能动作用,即作用于外界的功能。因此,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以人的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持久推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初始也是最可靠的动力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人的兴趣不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生和发展起来,而且还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能够使人的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积累,眼界进一步开阔,也会使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事业发展影响巨大。

可见,兴趣具有原发且恒久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是包括理想在内的其他动机因素所缺乏的。不过,也必须注意到兴趣是基于生物本能的一种心理倾向,由兴趣引起的动机并不必然地导致符合人类福利的行为。也就是说,内在于人的心理世界的兴趣作用于外部世界时,并不唯引起积极的外部效应,它也有可能引起消极的外部效应。例如,对网络游戏的兴趣,可能导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然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增加人类福利是双创的内在规定性,但由兴趣引发、推动的践行不能必然地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可见,单纯的兴趣缺乏支撑双创的内在品质。

1.1.2 单纯的理想无法有效支撑双创

理想作为一种人类拥有的显著精神现象,是人能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产物。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既需要追求当下的生产、生活目标,同时渴望未来的更高生产生活目标的实现,预期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可见,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更高级的需求得以满足的憧憬,是理想形成的基本动因。在这种意义上,理想即是人们在现状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憧憬与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现状到寄托了人的憧憬与追求的预期目标之间的行程[6]。简言之,理想拥有“现状—未来目标”这样的简明结构,它是主观与客观、现状与未来的对立统一,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超越性是使其优越于其他动机因素的显著特征之一。理想是在现状中形成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痕迹和色彩,因此必然具有现实性。然而,理想的巨大魅力并不在于它来源于现实,恰好在于它超越现实,具有超越性。例如,“成为大学教师” 对于未获得大学教师身份的人而言,属于“理想”。但对于现实中已经拥有大学教师身份的人而言,则不是理想,原因是没有超越现实。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领袖陈涉曾叹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鸿鹄飞行的高度超过了燕雀,“鸿鹄之志”其实就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理想,缺乏预见力的凡夫俗子很难理解具有超越性的理想,由此引起了陈涉的感慨。

理想的先进性是使其优越于其他动机因素的显著特征之二。如果可以将理想的超越性理解为物理维度的超越,那么,理想的先进性则是理想的超越性在价值维度的展开。通过理想的定义可知,理想是人们在现状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憧憬与追求。作为“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憧憬与追求”,理想的标的物必然是未来更加美好的社会或者更加全面的自我发展。憧憬或追求的本有之义规定了理想的价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所拥有的“执念”完全不同于“理想”(虽然现实中有很多人已经误认执念为理想)。一般地讲,对人生目标的坚守能够体现人的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也不排除例外。比如,当理想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或者目标定位错误的时候,对人生目标的坚守就沦为“执念”或者“过度执着”,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认死理”“钻死胡同”。执念不仅会使人在毫无意义与价值的人生目标实现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 精力,更有可能在错误目标被实现时,对人生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理想”虽好,唯惧“执念”。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就曾因“执念”而断送科学研究的生命,使其科研生命显得虎头蛇尾,比如牛顿。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创始者,是科学史上可以跟爱因斯坦比肩的科学巨匠。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的后半生,用了整整25 年的时间研究神学,因此,牛顿在其后半生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方面的建树。可见,规避“执念”错误极端重要。

理想的超越性和先进性是由理想本有之义规定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也正是包括兴趣在内的其他动机因素所缺乏的。不过,也应该注意到理想作为动机并不具有原发性,它只是行为的派生性动因,属于第二动因。也正是因为如此,理想是否能够支撑一种具有持续性、恒久性特征的行为,便很值得人们怀疑。仅凭理想的支撑,有可能导致行为的中断,导致理想实现过程的半途而废。然而,双创却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简明过程,双创的复杂性和高难度决定了双创过程的曲折性,所以,双创需要的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恒久性的动机。故此,单纯的理想也无法有效支撑双创。

1.2 志趣是兴趣与理想的统一

从词源学角度考查,“志趣”一词早已成为汉语中的成熟语汇。《现代汉语词典》释“志趣”为“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和兴趣”[8]。《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意向、志向与情趣”,并有6 条附例,其中第一条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9]1003可见,“志趣”一词在三国时期即已出现,并在“志向和兴趣”的语义上使用,是早已成熟的汉语词语。所谓志趣,即是志向和兴趣的统称,是发自于情感、意志层面的有目的行为的基本动因。这一点不应有任何歧义。

志向是“理想”的同义词汇。表面上看,志向是指人们在某件事情上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但志向不仅只是一个向度,它同时也是一个有程限的程度。这一点在古文献中可以得到确证。在古汉语语境里,志向也作“志乡”,如宋真德秀《直前奏事札子》:“陛下以苟安为志乡,则国势日削,人心日偷,虽弱虏仅存,不能无外忧。”[9]1001这里的“志乡”与“志向”就是一对同一关系的概念。“乡”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由此可以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志向不应该仅仅只是指一种意图的方向,它也指向于某一明确的地域,即程限所在的目的地,也就是目标。理想也具有集向度与程度于一体的特征,在这种意义上,“志向”与“理想”所具有的内涵、外延基本一致,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相互替代。那么,志趣也可以被理解为“兴趣和理想”。

“志趣是兴趣与理想的统一”不仅仅只是词源学的结论,也同样可以被辩证逻辑所证明。

虽然兴趣属心理学研究范围,理想属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围,但二者之间不仅仅只有区别。兴趣和理想实际上是一对既具有区别又具有联系的概念。兴趣与理想的区别在于:兴趣是行为动机产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兴趣的形成虽然离不开外界的刺激,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但在很大程度上,兴趣具有内生性和自发性;兴趣外化于行动即可在现实中产生效能,也即兴趣的外部性。兴趣本身无法保证其外部性的损益属性。理想是行为动机形成的社会机制,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和意义支撑; 理想具有极其鲜明的外部性,在理想主体的主观世界里,这种外部性都属于正外部性,也即理想实现的结果会有益于整个人类。当然,兴趣与理想不仅有明显的区别,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联系”才是兴趣与理想关系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兴趣”与“理想”能够形成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条件。在兴趣的结构中,“兴趣标的物”是一个关键要素,在理想的结构中,“奋斗目标”是一个关键要素。“兴趣标的物”其实也是兴趣主体自认的“奋斗目标”,因此,兴趣与理想的动态结构都可以表述为“努力的过程+目标实现的结果”,也可以简单表述为“过程+结果”的模式。动态结构的近似性甚至是同一性,是兴趣与理想之间最主要的联系。

事物因差异而互补,因互补而圆满。“兴趣”与“理想”的差别,构成了二者融汇于一体的互补性需求,故此产生了“志趣”概念。事物也因联系而被归类,“兴趣”与“理想”之间的联系成为二者归并为“志趣”的契合点。这是“志趣”概念得以形成的辩证逻辑。由兴趣与理想聚合而成志趣的过程,并非“兴趣”与“理想”之间机械地相加,而是一个去劣存优、取长补短的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具有先进性的理想的介入,兴趣负外部效应问题得以纠正;由于具有恒久性的兴趣的介入,理想的恒久性得以补强。

2 双创志趣发挥作用的机理

双创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是劳动实践的高级形式。因为双创是内在于劳动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同样也可以用于双创实践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生产力理论指出,生产力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巨大力量并非无所凭借的绝对力量,它来源于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在生产力内部,存在着劳动者、劳动资料(主要是指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生产力正是这三个要素的在劳动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外显力量。用生产力三要素即可描述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即劳动者运用使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以使之符合劳动者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劳动过程的延长或缩短、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或提高,引起生产力水平的变动,如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劳动工具的革新和改进,则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素质降低、劳动对象范围缩小、劳动工具缺乏改进和革新,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致使生产力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不过,虽然三个要素在劳动过程中均发挥作用,但每个要素对劳动生产率或生产力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劳动者无疑在三个要素中是影响力最大的要素。故此,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具有革命性和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优秀的劳动者对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贡献率,无疑要远远大于普通劳动者。

劳动者优秀与否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素质。主观方面的素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态度或劳动热情,客观方面的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具有的劳动能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其中,劳动者热情是一个意愿指标,解决的是“愿不愿劳动”的问题。当一个劳动者劳动能力极强但却不愿参加劳动,绝不可能是一位优秀的劳动者,他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再强大也不会成为现实生产力。可见,劳动热情是衡量劳动者优秀与否最重要的指标。

在生产力分析语境中的劳动者,进入双创话语体系后将变身为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创客”。双创活动能不能被发起,取决于创客的“愿不愿意参与双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双创积极性”这一主观方面的因素。而双创的积极性根源于双创的志趣。马克思自然没有对创新创业公开发表过见解,但他在讨论人的全面发展时曾经说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10]在这句话中,外部世界的压力推动下的个人才能的发展,并非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只有当个人内心世界接受并自觉利用、驾驭这种“压力推动”时,人才算获得了全面发展。这种来自于内心世界又能掌控外部“压力推动”的精神力量,其实就是志趣。有双创志趣,则可能有积极的双创的实践活动;无双创志趣,则绝对不会有积极双创的实践活动。可见,双创志趣是双创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先行条件。

双创志趣不仅能够决定双创活动的结果,也能决定双创活动效果的优劣。即便所有的创客都拥有了双创志趣,但双创志趣仍有强弱之分。双创志趣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创的实际效果。首先,双创志趣的强弱可以决定双创活动的结果。强双创志趣之下,由创客拥有的内生的双创兴趣可以为双创提供持续、 恒久的动力,确保双创活动不至于半途而废,双创活动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在弱双创志趣之下,双创活动则有可能半途而废,劳而无功。其次,双创志趣的强弱可以决定双创活动效果的优劣。在强双创志趣之下,由创客拥有的具备正外部性的理想会发挥强大的作用,从而保证双创的结果能够增加人类福利,赋予双创以先进性。在弱双创志趣之下,双创结果的先进性便无法保证。

3 双创志趣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双创活动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设计双创目的、驾驭双创工具、改造双创客体三个方面。根据现代哲学的理论,主体必须拥有完备的能力结构。创客作为双创的实践主体,也需要拥有完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创客自有的自然力、运用知识和经验的智力、 以情感和意志为内容的精神动力。在了解了双创主体的主体性表现形式和能力结构以后,“志趣”与“双创”之间的相关性被凸显出来。志趣毫无疑问地成为双创的主体性因素,且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3.1 志趣是双创主体能力结构和主观意愿的影响因子

双创主体的能力包括其自有的自然力(没有生命力的人无论如何也无力参加任何实践活动)、运用知识和经验的智力,以及以情感和意志为内容的精神动力。志趣恰好是发自于情感、意志层面的有目的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此,志趣能改善双创主体的能力结构,集中体现在其能够强化双创主体的“以情感和意志为内容的精神动力”。

志趣是双创主体目的性因素的影响因子。双创的显著主体性集中体现于其目的性。双创主体必须设计双创目的,回答“我所需要的新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无疑会得到来自于主体的情感、意志层面的因素支撑与建构。这个因素就是志趣。志趣具有确定性为目的、目标的基本机能,对行为目的、目标具有强大的建构性。没有志趣的介入,主体就无法设计出双创目的。

双创志趣为主体驾驭双创工具提供主观意愿。双创工具在进入双创实践活动以前,是一种静态的非能动的存在。只有当双创志趣激活了双创主体意识以后,驾驭双创工具才会成为主体的自觉。

3.2 志趣对双创活动的影响贯穿渗透于双创活动的全程

志趣对双创的影响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志趣对双创活动全过程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发双创动机,致力于双创行为的启动。志趣是克服主体“惰性”的有效工具。惯性原理不仅仅只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和个人。人也总是有一种保持既有现状的属性和倾向,因为既有现状是其已经适应了的环境。这种环境必然引起人的舒适体验,“舒适体验”滋生了人的惰性——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处于既有的舒适环境中。唯有志趣,才能有效克服人的惰性。依据兴趣与理想两个参数,设计出双创目的,然后遵循双创目的实施双创行为、行动。所以,没有“志趣”的介入,双创主体就不会启动具有能动性的实践行为。这是志趣对双创活动的前端环节的能动作用。

第二,牵引双创行为,致力于双创归宿的引导。志趣在帮助主体生发、建构了双创目的以后,依然持续地发挥志趣本有的“牵引”功能。双创目的是对多种多样的双创路径、方法、模式的集束,是双创活动的最终归宿。明确的目的、目标在前方,双创行为只需要趋向于该目的、目标,即有可能完成双创的实践活动。这是志趣对双创活动终端环节的能动作用。

第三,控制双创过程,致力于双创行为专一性、持续性的规范。志趣具有稳定性、执着性。志趣的基本属性蕴含了志趣对双创行为的规范功能与作用。志趣对双创活动的介入,能够使双创主体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避免朝秦暮楚式的注意力迁移。志趣能够强化双创主体的意志,推动毅力、 恒心等非智力因素向主体能力的转化,从而为双创活动提供持续的动力。

4 结语

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中高速阶段。要保持和提升社会经济目前的发展速度,必须依赖双创实践。而持续的、有成效的双创实践,则必须依赖双创志趣[11]。单纯的兴趣或理想都无法引导和规范从双创动因到双创效果的全过程,只有志趣才会为双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使双创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

猜你喜欢
志趣双创劳动者
劳动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重阳有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夕阳晚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