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 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2020-02-26 16:12郑泽龙许喜林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白介素换药骨科

郑泽龙 许喜林

(普宁华侨医院外四科 广东 普宁 510000)

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和经济压力。 目前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一般采取抗生素全身治疗、局部清创和营养支持等,但效果欠佳。用于治疗创面感染的V S D 技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创面愈合速度快、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可缩短病程,减少医疗成本[1-2], 本研究选择我院41 例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常规处理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治疗,V S D 技术治疗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VSD 技术治疗,分析了VSD 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41 例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处理组21 例,年龄 19 ~ 67 岁,平均 36.78±2.77 岁。男女分别 14 例和 7 例。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病程1 ~3 天,平均(2.55±0.62)天。上肢创伤有8 例,腰骶部创伤有8 例,下肢创伤5 例。VSD 技术治疗组 20 例,年龄 19 ~ 67 岁,平均 36.78±2.77 岁。男女分别13 例和7 例。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病程1 ~3 天,平均(2.55±0.61)天。上肢创伤有8 例,腰骶部创伤有8 例,下肢创伤4 例。常规处理组、V S D 技术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照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治疗,根据创面渗出情况决定换药的周期和频率,对于肉芽生长较好的给予缝合创口,对部分肉芽生长不佳的患者则给予皮瓣转移进行创面覆盖。

VSD 技术治疗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VSD 技术治疗。清创之后给予VSD 敷料进行覆盖,敷料形状和大小根据患者创面而定,若创面比较深则给予患者VSD敷料填充,封闭固定VSD 敷料后给予负压吸引管连接,吸引7 天,根据愈合的情况给予VSD 敷料更换,敷料去掉之后若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则给予创口缝合,若还有缺损可继续给予VSD 敷料进行封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甲级愈合率;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治疗前后患者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分泌物超敏c 反应蛋白、白介素-6;住院总时间。

显效:1周内创面愈合,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查正常;有效:1 周感染创面显著缩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效果

VSD 技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处理组(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甲级愈合率比较(例)

2.2 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分泌物超敏c 反应蛋白、白介素-6

治疗前常规处理组、VSD 技术治疗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分泌物超敏c 反应蛋白、白介素-6 相近,P>0.05;治疗后VSD 技术治疗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分泌物超敏c 反应蛋白、白介素-6 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时期 C 反应蛋白(mg/L) 白介素-6(Pg/mL)VSD 技术治疗组 20 治疗前 14.21±0.51 145.14±16.21治疗后 4.05±0.21 42.57±2.02常规处理组 21 治疗前 14.46±0.73 145.68±16.15治疗后 8.25±0.48 78.79±6.31

2.3 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

VSD 技术治疗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和常规处理组比较有优势,P<0.05,VSD技术治疗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分别是16.13±1.42 天、3.42±0.21 次、5.13±0.42分,而常规处理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分别是24.11±2.21 天、6.21±0.26 次、7.02±0.53 分。见表 3。

表3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愈合平均时间(d)换药总次数(次) VAS 评分(分)常规处理组 21 24.11±2.21 6.21±0.26 7.02±0.53 VSD 技术治疗组 20 16.13±1.42 3.42±0.21 5.13±0.42 t 6.935 5.935 5.824 P 0.000 0.000 0.000

2.4 住院总时间

VSD 技术治疗组住院总时间少于常规处理组,P<0.05,其中,常规处理组14.27±0.11 天。VSD 技术治疗组11.26±0.21 天。

3.讨论

传统创面处理方法需要每天更换敷料1 或2 次。其缺点在于引流不畅,容易留下死角,坏死物质无法及时清除,且肉芽组织生长的时间长,可加重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经济负担[3]。VSD 技术的优点在于改变被动引流为主动引流,可变区引流为整体引流[4-5]。通过连续或间歇冲洗,可以在最早的时间去除坏死组织,可以消除残余腔,并且可以保持创面清洁,有利于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加速水肿消退,有效减少换药的次数,加速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康复的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减少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经济负担[6-8]。

本研究中,常规处理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治疗,VSD 技术治疗组对于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VSD 技术治疗。结果显示,VSD技术治疗组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甲级愈合率、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愈合平均时间、换药总次数、VAS 评分、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分泌物超敏c 反应蛋白、白介素-6 相比较常规处理组更好,P<0.05。VSD 技术治疗组住院总时间少于常规处理组,P<0.05。

综上所述,常规处理+VSD 技术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效果好,可有效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炎症,减少费用。

猜你喜欢
白介素换药骨科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