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

2020-02-26 09:49刘瑞明宋利国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互联网+党员

刘瑞明 宋利国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基本要义主要是指高校党务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对大学生党员施加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影响,使广大大学生党员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最终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中的党员更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作为党执政的重要骨干,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毫不气馁的拼搏精神,是保证党永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高校学生党员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者中的中坚力量,如果“缺钙”,将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机遇

(一)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阵地

因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的特质使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实现“互联网+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和阵地相对固定、影响力小、覆盖面窄的局限。借助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有效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的重要网络阵地。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思政工作者借助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络直播平台、B站、QQ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交流,把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通过网络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大学生党员,并对学生当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声音和主张,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互联网丰富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更丰富、更有效的资源和平台,可以帮助人们迅速、便捷、大规模地传播先进的理论、正确的思想、现实的政策,而不只是借助课堂等传统模式进行较为滞后的方式传授。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正能量的文章报道,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正面引导,借助不同的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上的新闻、话题积极关注和热烈讨论,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为其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重要的素材来源和活化教材,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同时,网络还可以更真切、直观和及时地观察和反馈学生党员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而通过这种观察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措施,从而树立和形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三)互联网创新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由于注重说教,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愿望不强,动机不足,兴趣不高,也不关注学生的个别化差异,知识传授采取的是平均无差别地灌输给受教育者,缺乏个别化和针对性。“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开放、海量化空间,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对这种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革新。众所周知,互联网作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将互联网所呈现出的隐匿性、交互性、即时性特点方便地传递给大学生党员,使期通过这一工具进行有效交流表达,对其反映的具体问题、实际困难及时开展有效工作,帮助大学生党员化解矛盾、疏解困惑、解决问题。同时,互联网呈现出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也更容易把单向灌输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达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互联网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依靠教育工作者亲身讲授或示范,形象化不足、覆盖面有限、且工作量大,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且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利用“互联网+课堂”模式,充分借鉴“微课”“慕课”“反转课堂”等的优势,在网络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探索翻转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程”技术,将社会当中存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作为基本单元,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和问题剖析,结合教材当中的理论原理,找出原理和问题之间的契合点,将知识的灌输与原理的把握、时政的热点与理性的思考有机结合,从而用最小的成本及时掌握相关教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同时,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也为缩短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消除彼此交流的心理障碍,减少相互磨合的时间,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效率。

二、“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

(一)互联网的复杂性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受到挑战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网络的共享性、及时性使思想文化得以迅捷广泛的传播,网络上的知识、资讯应接不暇,使学生不再满足课堂的知识传授。而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不可控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开放性、及时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搜索一代”的大学生在面对如此海量信息时,由于无法辨别信息的精准性,导致价值观的歪曲,易形成腐朽价值思想,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错误的消费观念,错误的价值判断方式,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也给大学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利用“互联网+”的正确引导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二)互联网信息受众人群的盲目性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可控性受到影响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微媒体不断呈现,这种网络宣传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能够利用网络话语权和媒体优势向青年大学生党员进行错误的价值观渗透,导致他们的理想信念迷茫和困惑。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人生价值观还未完成定型,可塑性较大,且其社会实践不足、经验较少,独立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容易在网络信息世界中被诱导和迷惑。与此同时,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对网络工具有产品的使用,也具有非常大的必需性,他们需要通过网络手段查阅文献资料,交换各方面信息,拓展个人工作和生活视野,也用网络进行交友聊天、文艺娱乐,丰富个人的业余生活。当大学生党员受到不良信息影响时,由于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往往会盲目相信虚拟网络信息,导致消极堕落、思想腐化,甚至可能由此结识违法人群,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务和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包括党务工作者、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还包括对大学生党员产生影响的党政干部、教科研人员和其他工作者。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党务工作者和教育引领者,必须在这个快速变革的信息化社会,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才能更多好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学会成长成材。此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互联网信息的应用和处理能力能力,掌握必然的网络应用工具,具备相应的网络实践的问题处理能力,学会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挑选出对于教育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在众多不良诱惑面前把好关。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和教育人员能够严格和规划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员干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手段,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降低网络对学生党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有效提升当代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明确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升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及媒介素养,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阵地意识,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在网络上落地生根

毛泽东曾指出,“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广大学生和党员干部自觉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极掌握网络话语的主动权,牢牢占领互联网在思想引领中的重要阵地,努力把互联网打造成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密切关注并有选择地发展社交类应用和技术,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有效对接,增强平台粘性,集聚更多的忠实用户。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微平台,不断拓展平台相应的功能,实现这一平台的集党建宣传、党员教育、党员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多元共生,并通过青年人乐于接受的形象化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吸引大学生党员的关注和学习,并将党费缴纳、学时统计、党建动态管理等内容融入平台当中。如果方便,也可借鉴“学习强国”平台或主动融入学习强国平台,推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建设。

强化阵地意识,还要紧盯新技术新产品等发展的各类技术前沿信息,尤其是当前5G技术开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加强AI等前沿科技知识的接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使即将到来的可折叠电子纸、可穿戴设备时代,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跟上时代的变革,深度参与和融入时代的信息化浪潮中,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创新技术新应用引领,不断推动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利用优势资源,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整合升级

长期以来,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整合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互联网资源,重点是开发制作适应大学生党员学习特点的网络学习产品,实现教育资源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一方面是技术承载平台的建设,包括软硬件建设,可采取多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方式,充分挖掘公共服务资源,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构建数据备份、安全容灾、大数据运算方面的硬件基础。软件方面则可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不断丰富网络平台的内容资源,通过多校开发、资源共享、互通互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教育相关内容,开发制作成一系列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产品,并综合运用校园手机报、官方网络平台、党报校刊、高校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推送理想信念方面的学习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党员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三)提供机制保障,完善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管理机制

当前,新媒体、新网络、新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终端更新换代加快,自媒体迅速得到普及,各类信息大量增加,为在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1.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领导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首先以领导机制的构建为前提,确保教育工作有层次、有深度。为此,各高校党委要建立工作机制,并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制定政策、把准方向、营造环境、提高效益为目标,担当自身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职责。同时,在各个院系层级,还要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进一步筑牢精神纽带,打牢思想基础。

2.构建“互联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信息反馈机制

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大数据和相关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诉求,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等平台发布时政要闻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党员通过这些平台积极参与评论,并进行相关信息反馈,从而使这些平台能够收集学生党员的各类反馈信息,加强内容管理和遴选,并以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营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风清气正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实现由“被动教育”的接受者转为“主动学习”的实践者,坚定高校大学生党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3.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媒体管理体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些经过精心伪装的别有用心的“新奇特”信息和大学生的猎奇心理相叠加,造成许多负责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再加上“95后”“0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处于不成熟和不稳定时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和网络信息的影响蛊惑。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党员理念信念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媒体信息管理监督机制体制,破除制约“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提高互联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障和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一是要对大学生党员强化网络管理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绿色网络环境”;二是要规范大学生党员的网络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信息过滤,自觉拒绝和抵制网络低俗信息;三是教育工作者要以网络监督员的身份自觉学习掌握网络媒体知识技能,能够敏锐发现网络问题,研判学生网络问题行为,及时有效开展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网信管理部门还要加强不良信息督查、管理,过滤、筛选、屏蔽、整改不良信息,依法惩治违法网络信息传播者,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四)强化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行动自觉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积极因素,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我教育的潜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通过学校推荐和官方认可的自媒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个人的政治理想,切实做到“见贤思齐”,自觉把个人的政治理想和实际行动同参与新时代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榜样人物进行比照,努力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通过赶超比追,全面提升个人政治素质。二是要强化大学生党员的个人媒介素养。“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这对正面引导大学生党员的“三观”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媒介的识别和使用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党员面对媒介、使用媒介、传播媒介的能力,具备客观评判力和信息资讯的鉴别力,并透过纷繁复杂的信息假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总之,高校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重要群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高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成长的特点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挖掘各类有效教育资源,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党员成长的正确方向和理想信念成熟形成机制和路径方法,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互联网+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