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医弩药针规范化教学微课的制作研究

2020-02-27 22:30肖淦辰唐东昕熊芳丽黎喜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治法技术规范医药

肖淦辰,唐东昕,熊芳丽,余 婷,杨 华,黎喜平

(1.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贵州 贵阳 550003)

1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不断更新和普及,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可以广泛查阅资料,扩展知识领域及相关素材。微课的核心主要基于课堂教学视频的录制,内容涉及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馈、课后测试等方面,结构相对完整且富有互动性[1]。

2 微课的起源和创新性

微课最先来源于国外的学者,最早起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Grew LA教授,开始提出时长为60 S的小课程,初具雏形[2]。后来,微课时兴的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被称为“一分钟的课堂,一分钟的教授”[3]。国内倡导微课的首先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微课并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各种形式丰富微课的内容,使得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渐渐更新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关注课堂互动及学习积极性的实际问题[4]。

3 微课的特点与苗医弩药针规范化教学的结合

微课的特点在于①内容短小,重点突出;②时间精简,目标明确;③网络平台形式传播,资源丰富[5]。苗医的发展相对较缓慢,现今国家注重民族医药的振兴,苗医药也迎来了大好的时机。苗族医药的资料大多从民间收集而得,通过口耳相传传承至今,贵州苗医药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美称,苗医更是以外治法为精[6]。弩药针便是其中的一种疗法,起源于古时苗族人民应对猎物而发明的一种攻击武器,通过将剧毒的药物涂于弓弩上起到射杀猎物的作用,往往可以看到见血封喉的效果[7]。传统教学的模式很难让同学深入了解苗医外治法的魅力所在。微课的传入无疑可以更好的引领更多的师生关注苗医药的文化,以及更加直接的了解苗药弩药针疗法的精髓,可以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

本研究的教学队伍根据微课的特点,萌生了对这种新颖教学模式的兴趣。通过对微课的整体分析,发现苗医弩药针的技术规范教学与微课的结合与诸多可取之处。对于广大的师生来说,苗医弩药针是不常见的苗族特色疗法,微课亦是日常课堂中很少运用的课程,两者的结合必然会激发人们的兴趣。

4 苗医弩药针技术规范微课的设计

苗医弩药针技术规范微课的制作方面,首先是弩药针的准备,弩药液的制备的介绍;然后操作流程的注意事项,部位的选取、实施的手法以及次数等,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课程主要针对苗医弩药针的操作流程及手法难点进行讲解和呈现,重点讲解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环节进行汇总并解答,从内容上,苗医弩药针技术规范教学的微课的结构上,首先是文化背景,这种可以快速将学生代入主题,吸引眼球。弩药针的民族文化背景、弩药液中几味极具代表的苗药、弩药针的功效主治等;然后是操作准备,进入正题后代入重点介绍,图文并茂展示操作时需要用药的器具,同时讲解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最后是操作演示,进一步加深操作的印象,有效掌握技术规范操作。

5 小 结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产物,具有多维度、多技术、多元化的特点。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时代元素。外界对于微课的产生褒贬不一,我们应利用其优势补充替代,在苗医弩药针技术规范微课的课堂设计上把关,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引进优质的师资力量,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环环相扣,做好弩药针的技术实施和宣传。推进微课与苗医弩药针技术规范教学结合有利于民族医药的发展和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可以说正好弥补苗医外治法难以普及和流行的缺口。对于振兴民族医药和扩展临床应用,微课的引入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外治法技术规范医药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