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2020-02-28 00:22龙,刘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8期
关键词:丹参片益气健脾

王 龙,刘 健

(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胃肠道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常和胆汁返流等因素有关。资料显示[1],慢性胃炎病情反复,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腹胀、嗳气和胃痛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将有可能引起癌变。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其发生与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以及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作者师从刘健学习,在总结老师及结合自己临床,认为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基础,兼有气滞、郁热、夹湿、夹瘀等,因此治疗时应以益气健脾为主[2]。现将本院92例慢性胃炎患者纳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的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入组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慢性胃炎,与《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有精神疾病史者;消化道出血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7~78岁,平均(59.67±1.52)岁;病程1~9年,平均(4.42±0.60)年。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7~77岁,平均(59.51±1.38)岁;病程1~10年,平均(4.63±0.47)年。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疗法,即给予患者复方丹参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047;生产企业: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规格:0.25 g*100`s)口服治疗,每日3片,每日3次。

观察组予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治疗,方剂组成:白术15 g,茯苓15 g,党参15 g,佛手10 g,法夏15 g,陈皮5 g,炙甘草6 g。气滞者加木香、砂仁;郁热者加蒲公英、黄芩和黄连;夹瘀者加延胡索、丹参、合欢皮;夹湿者加白豆蔻、藿香、薏苡仁。1剂/d,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用水煎煮,取药汁300 mL,早晚服用,150 mL/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疾病症状分级进行量化评分,证候有体倦乏力、大便稀溏、胃脘痛、纳呆少食和痞满,根据正常、轻、中、重依次计0分、3分、6分和9分。(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证候积分减少≥70%,且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接近消失为显效;证候积分减少30~69%,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且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无效。(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头晕、头痛和口干。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 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证候积分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痞满(2.19±0.51)分、纳呆少食(2.29±0.71)分、胃脘痛(1.99±0.41)分、大便稀溏(2.09±0.61)分、体倦乏力(2.19±0.71)分;对照组证候积分分别为(4.09±0.91)分、(3.39±0.61)分、(2.81±0.59)分、(3.19±0.91)分和(3.51±0.99)分。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3,P=0.000;t=7.970,P=0.000;t=7.741,P=0.000;t=6.810,P=0.000;t=7.349,P=0.000)。

2.2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对照组显效23例(50.00%),有效13例(28.26%),无效10例(21.74%),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显效26例(56.52%),有效18例(39.13%),无效2例(4.35%),总有效率为95.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3,P=0.013)。

2.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对照组治疗后出现1例头晕,1例头痛和1例口干,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2%;观察组出现1例腹泻和1例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2,P=0.646)。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特点主要为易反复发作、根治困难等。祖国医学认为[5],慢性胃炎是因体虚、情志失调、内伤饮食和感受外邪等综合因素长期发展引起的,病机在于胃腑失养、气阴不足及气机失和,故治疗原则为和胃养阴、益气健脾为主。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组成,具有止痛理气、化瘀活血等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6],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单纯采用复方丹参片只能达到治标的效果,并且长期使用还有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病情加重。健脾益气方由多味中药组成,其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法夏和胃祛湿、化痰、养心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诸药共奏,具有益气健脾、养阴和胃、调和五脏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慢性胃炎时,采用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治疗的效果高于复方丹参片。分析原因可能是:健脾益气方能通过扶正人体正气,使胃黏膜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改善缺氧缺血状态,使胃黏膜修复能力、抗损伤能力有效提高;另外,健脾益气方辩证治疗能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气滞者加木香、砂仁以行气消胀、醒脾开胃;郁热者加蒲公英、黄连和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夹瘀者加延胡索、合欢皮、丹参能行气活血、祛瘀安神;夹湿者加白豆蔻、藿香、薏苡仁能化湿行气、利水渗湿。现代药理指出,白术具有抗溃疡、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调整胃肠运动等作用;茯苓具有增强免疫、利尿等作用;党参能调整胃肠运动,发挥出抗溃疡、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佛手具有胃肠解痉作用,对胸腹胀闷、消化不良等有显著疗效;法夏具有温脾胃等作用;陈皮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炙甘草能提高免疫力、和中缓急。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健脾益气方能提高疗效、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丹参片益气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丹参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同水平尿白蛋白的临床疗效
丹参片、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 如何选
联合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