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刺阳陵泉配合关刺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础探讨

2020-02-28 00:22刘金宸王孝艳张轶鸣吴继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8期
关键词:阳陵泉经筋灵枢

刘金宸,王孝艳,景 明,卢 佳,梁 娟,童 艳,张轶鸣,吴继开

(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肩周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并粘连关节囊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异常[1],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又称“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

1 肩周炎与筋有关

《素问·痹论篇》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留连筋骨间者痛久。”《灵枢·卫气失常》经筋理论认为痹痛多与筋有关,主要表现局部关节、肌肉疼痛,肩周炎符合痹痛范畴。《说文·筋部》日:“筋,肉之力也”。薛立功等[2]将现代医学的肌肉归属为中医的筋,肌腱归属为筋,筋膜归属膜筋,骨膜归属为束骨筋。中医学认为,肩周炎主要病变多为筋伤、筋急、筋萎等[3],而“筋”和五脏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筋为肝所主,《素问》曰:“肝主身之筋膜”、“肝者……其充在筋”。《灵枢·九针论》提到:“肝之气血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若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经脉别论》曰:“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精血同源,肝藏血,主筋,贮藏血液,调节血量,散精血于筋而发挥对筋的濡养作用,使筋强腱柔,肢体关节活动正常,并能维持筋骨平衡。反之,五旬之人,若精血亏虚,筋腱失养,又复感受风寒湿邪,阻滞于关节,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筋脉拘急挛缩则使肩不能正常活动。薛启明和陈卫东[4]认为肩周炎患者肝肾亏虚兼操劳、七情所伤,多虚实夹杂,但主要责之于筋。

2 肩周炎与经筋的关系

中医认为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联系密切,与十二经筋循行有重要的关系,经筋多起于人体肢端,主司关节运动。《灵枢·经筋》篇:手太阳经筋聚结在腋下,其分支向上绕后背肩胛部;手少阳经筋肩部循行,在颈部与手太阳经筋会合;手阳明经筋从上臂上行聚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过肩胛部,直行的经筋则从肩髃循行至颈部;手太阴经筋进入腋下后,从锁骨上窝发出,聚结在肩髃前;手少阴经筋从肘关节内侧上行进入腋下,与手太阴经筋相交会;手少阴经筋与手太阴经筋并行聚结于腋下;足少阳经筋从胁肋部上行到腋前方,直行的分支从腋前方上行穿过锁骨上窝。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与手六经的经筋都环聚绕在肩部,程永[5]认为手足经筋在肩部共同构成相对闭合的筋膜系统,不仅能支撑肩关节,而且为肩部循行的经络提供通道,与肩部骨骼进行联属,通过气血运行而发挥对肩部筋骨的濡养作用,从而维系肩关节的生理功能。

3 阳陵泉的经穴特异性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筋具有连接和约束关节、参与关节运动的功能。足少阳胆经发生异常,可表现为肩痛,胁痛……《难经》云:“筋会阳陵泉”,阳陵泉又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是经脉之精气汇聚之处,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足太阳经筋、少阳经筋与手六经的经筋环聚绕结于肩关节周围,故取阳陵泉可疏调足少阳胆经之经气以治疗肩周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云:“……筋急,阳陵泉主之”,阳陵泉即为治筋病的要穴,功可协调阴阳,调和气血,适用于治疗属于“筋痹”之肩周炎,通过远道取穴,舒筋通络,舒解筋部之拘挛。现代研究亦表明:针刺阳陵泉,能促使神经兴奋,促进血管扩张,使血流通畅,利于患处组织内的水肿吸收,消除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李钦勇等[6]采用缪刺阳陵泉配以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孟昭蓉等[7]活动状态下针刺患肩侧阳陵泉治疗肩周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我们通过恢刺阳陵泉配合肩关节运动治疗肩周炎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有效预防肩关节粘连[8]。

4 恢刺法、关刺法为治筋之法

(1)恢刺法属于古代刺法“十二刺”之一,为刺筋之法。《灵枢·官针》记载:“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类经·十九卷》解释:“恢,恢廓也。筋急者,不刺筋而刺其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也。”《灵枢识·官针篇第七》注释:“恢:大也。傍之举之前后,谓直刺入郗,转针头从旁挑举其筋也,不刺筋而刺其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恢其气,则筋痹可舒也。”综上所述,恢刺法可舒解筋部拘挛,治疗“筋病”,其针刺一针多向透刺,刺激强,可疏通经气,舒缓筋急,恢复肩关节功能[9]。

(2)关刺是《灵枢》五刺法之一,《灵枢·官针》篇:“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因多取关节或肌肉尽端直刺之,故称“关刺”。经筋的病候如《灵枢·经筋》曰:“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能伸”,“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内经》云:“经会于节”,四肢筋肉的末端均在各关节处,手六经经筋与足太阳经筋、少阳之经筋环聚绕结于肩周,治肩痹亦治筋痹也,故关刺法有缓解筋肉挛急、滑利关节的作用。谭跃飞[10]以关刺法加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取得良好的疗效。

恢刺法和关刺法均为中国传统针刺手法之一,起源于《灵枢·官针》,为刺筋之法,主治筋病,肩周炎主要累及的是“筋”,筋在脏应肝,主司运动,根据《内经》“在筋守筋”的治疗原则,故运用恢刺法、关刺法治疗肩周炎,恢刺阳陵泉配合关刺法是继承祖国传统针刺手法的进一步创新,突破了单一针刺手法治疗模式的局限性,阻断肩周炎疾病易出现的“炎症渗出-粘连形成-疼痛加剧-肌肉萎缩”发展进程,有效防止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从而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

猜你喜欢
阳陵泉经筋灵枢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解你难言之隐按摩妙穴少女痛经不痛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