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2020-02-29 20:16王雅萱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王雅萱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现实必要性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能够继续继承和弘扬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要实现大众化。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将原本深奥、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本质、观点及立场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充分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是专业、严谨和枯燥的,普通人民群众要认识理解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必须要对其结合当下实际生活加以恰如其分的阐释,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及逻辑思想能够更加易于理解接受。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必要性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与安排。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基于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理解与认同来进行。

1.2.1社会变革的需要

自从我国实施伟大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开始腾飞,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一直以来我国社会都饱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这种状况对于我国社会的凝聚力增强也具有负面的阻碍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始终能保持在正确的路线上发展,令人民群众有归属感与信仰、信念的基本核心。可以说我国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与坚定地信仰贯彻马克思主义这一点分不开的。在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依靠。

1.2.2全球化影响的需要

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全面发展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种思潮十分复杂,外来侵略及反动势力也一直在进行着思想意识方面的颠覆破坏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助于令人民群众认识到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路线的正确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只有全社会人民群众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充分的理解与认同,才能焕发出经济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1.2.3党的新时期执政需要

自从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在持续不断地积极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普及与实践工作。尤其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既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指引,同时也不断地映证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我国全体各族人民群众强大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也是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与信仰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进一步实现大众化,更是党在新时期的执政需要。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2.1指导思想的唯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就是让其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具有唯一性。而这一点也是我国社会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构建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能够不受外来思潮的变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指导作用及实践效果都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2.2受众群体的差异性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长期性,二是人民群众在不同条件下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需深入了解群众当前所处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从而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

2.3理论内容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必要途径就是必须保持其理论内容始终具有先进性,能够与当下时代背景高度契合,并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意味着在其阐释、弘扬与实践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而不能有所脱节,并且要通过紧密跟随时代变化发展来保持其先进性。近现代全世界有益的哲学思想成果也可以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来进行吸收和加以再阐释,令其理论内容更为丰富,并通过对其他理论的兼容并蓄来保持其先进性特征。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實现路径

3.1实现内容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门严谨的、抽象的和专业的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变迁和生产关系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行大众化路线的弘扬推进时,则其内容要尽可能地通俗化、现实化和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阐释与实践要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行为模式,从而消除其传播实践过程中的阻碍,继而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其强大的力量,并同时唤起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继而成为我国各族民众坚不可摧的强大凝聚力的核心来源。

3.2推进教育范式的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离不开各种教育途径的传播。具体并不仅仅只包括学校教育、党政机关培训教育等,还包括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理论推广及舆论宣传等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范式尽可能地生活化,让其不仅仅只是高高在上的空洞模糊理论,而是让人能够从思想认识上将其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而达到理解、接受与信仰的目的。

3.3扩展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及各类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渠道及效率与往昔相比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每天通过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途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而很多信息往往带有迷惑性、煽动性,成为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隐患。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扩展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确保能够充分利用各类传播途径优势来对其理论内容、实践意义、先进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弘扬。同时在其弘扬形式、载体及内容安排上要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受众的特征来精心安排,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相关工作有足够的针对性,能够起到切切实实的成效而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

3.4提高理论队伍的专业化

理论队伍的专业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研究队伍需要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能够攻克解决理论方面的难题,并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有效地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还要提高理论方面的创新精神。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二是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程、措施、效果及问题进行及时地识别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保驾护航,通过在理论层面的不断提升进步,来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照玉.恩格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24-27.

[2]  黄禧祯.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教育范式[J].学术研究,2013(01):20-25.

[3]  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J].河北学刊,2008(03):20-22.

猜你喜欢
大众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