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体系的研究

2020-03-01 04:44赵瑞娟李自青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年资护理部大纲

赵瑞娟,李自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随着大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医院、社会以及患者对护服务的期望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低年资护士往往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主力军,她们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充足的精力,是护理事业的希望和未来[1]。但是低年资护士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还容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本科室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旨在提高其综合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科室在职的38名低年资护士,均进行半年的核心能力培训,年龄19~25岁、平均(22.45±5.27)岁,男1名、女37例,学历:本科17名、大专13名、中专8名。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低年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具体方法:根据培训前大家的薄弱环节进行设计培训课程大纲。采用PDCA循环管理整个培训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四个环节。①计划:1)对所选护士进行核心能力水平测定,护理部完成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2)确定培训时间,根据核心能力水平测定、理论考试等成绩,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框架;3)确定培训目标,掌握基础操作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其应激能力,规范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护患关系以及团队之间的相处能力。②执行:由护理部组织,明确培训大纲要求,授课老师在培训前上交教案,护理部给予审核、修改。学习培训大纲内容,课后进行检查,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难点进行整改。③处理:护理部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整培训方案,进行双向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总结整理后进入下一个培训循环。评价:核心能力测评、理论知识考核均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闭卷考试。

1.3 观察指标

对比培训前后的核心能力评分;对比培训前后理论知识考评的优良率。

1.4 评价标准

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这些护士培训前、培训后的能力进行调查,量表共58个条目,分数0~4分,0分表示没有能力;1分表示有一点能力;2分表示有一些能力;3分表示有足够能力;4分表示很有能力,分数越高,护士的能力越强[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 S2 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培训前,核心能力评分为(121.52±23.57)分;培训后核心能力评分为(175.38±24.51)分,培训后显著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64,P<0.05。

3 讨 论

低年资护理人员存在一些薄弱点,临床经验欠缺、专业知识欠缺、应急应变能力较差、法律意识较差、护理操作水平不如高资历的护士娴熟,心理素质也较差,和患者沟通方面也缺乏经验,特别是在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显得紧张失措,严重影响着护理质量。如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问题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3]。

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培训体系是从各个方面对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培养,如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态度等三大方面,结合护士的水平差异,设定相应的培训目标,有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培训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围绕培训大纲进行循环,有助于培训质量的改进,每次循环,都可解决一部分问题[4]。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说明对低年资护士基于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和知识水平,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选取的护士群体没有将不同学历进行分别培训,而且核心能力测评是护士的自我评价,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综上所述,建立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和知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年资护理部大纲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
高年资护士职业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