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在柿生产上的应用

2020-03-02 16:05张春帆秦莉仙刘华国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柿树绿肥农家肥

张春帆,秦莉仙,刘华国,王 骏

(华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652899)

1 柿树化肥施用现状

1.1 化肥施用量大

华宁县柿生产上普遍采取常规的增施单质化肥以获得高产、高收益。经调查,华宁县柿种植区4~10年结果树,每年化肥施用量为尿素150~900千克/公顷、普钙150~1350千克/公顷、硫酸钾45~550千克/公顷、三元复合肥(15︰15︰15)200~420千克/公顷,农家肥3000~15000千克/公顷,以上肥料合计折合纯量为N 117~567千克/公顷、P2O563~336千克/公顷、K2O 67.5~413千克/公顷。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过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出。

1.2 施肥结构不尽合理

长期以来,柿农养成了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施肥习惯,有机肥投入不足,一般不施或少施优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肥料,也不种植绿肥,秸秆不还田,造成土壤有机养分较低,影响了产出。另外,存在偏施氮肥和磷肥,轻施钾肥的现象。

1.3 施肥方式不科学

多地多采取“一次性”的施肥方式,重基肥轻追肥,或者重追肥不施基肥,柿树生长关键时期缺肥缺素。很多农户不按照柿树的需肥规律办事,凭经验施肥,加之施肥器具不配套,化肥浅施、表施、撒施现象比较普遍,使肥料损失较为严重,利用率不高。

2 柿树化肥减量增效核心技术

2.1 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优选获得云南林木良种认证的华宁柿阿贝楚,其次选择在当地表现较好的次郎。阿贝楚是华宁地方实生优良品种,树龄4~10年鲜果产量7500~52500千克/公顷,平均单果重160~200克,耐土壤瘠薄,抗逆性较强。

2.2 采用平衡施肥技术

(1)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树龄4~10年结果树,每年可施腐熟农家肥6750~39000千克/公顷,或者以有机质含量≥45%的精制商品有机肥代替农家肥,每年施用量2500~10000千克/公顷。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在柿采收后的10月至翌年1月一次性施入,可采用环状或放射状沟施、穴施,施后覆土。

坚持化肥与农家肥混合施用,使迟效与速效肥料优势互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挥发与流失。

(2)种植绿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绿肥作物能起到很好的养地、增肥、增效作用。柿树空地以豆科绿肥为主,如紫云英、苕子,保持每年绿肥还田量7500~15000千克/公顷。以苕子为例,含有机质13%,在苕子鲜草产量和养分最高的现蕾期至初花期(氮、磷、钾养分含量为0.6∶0.1∶0.4)进行细碎翻压效果最好。

秸秆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华宁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达5000公顷,有丰富的玉米秸秆可供利用,可配合秸秆腐熟剂的应用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施入有机肥和绿肥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可作为辅助手段,每2~3年操作1次,每次还田量15000~22500千克/公顷。

(3)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生产和使用柿树专用配方肥。在加大有机肥料、绿肥施用量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柿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配制适宜当地柿树专用的商品配方复合肥,用于补充柿树生长所需营养。配方建议:总养分含量≥35%,氮、磷、钾养分含量为15∶7.5∶12,微量元素含量0.5%。柿树专用肥可分作2次施入,一是70%专用肥在柿采收后的10月至翌年1月,随有机肥一起施入;二是30%专用肥在柿果实膨大期施入。施用量一般按照4~10年结果树,目标产量7500~52500千克/公顷计算,每年用量为75~540千克/公顷,施后注意覆土和浇水。

2.3 使用机械化深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柿树耕翻地过程中,通过农业机械将化肥施用在土壤表层之下;同时,利用滴灌等设备,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把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柿树根部附近的土层中,把水和养分按照柿树生长需求,定量、定时供给柿树。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成本,使柿获得增产增收,实现效益最大化。

3 柿树化肥减量增效应用效果

3.1 减肥效果

按照树龄4~10年、种植密度825株/公顷、计划目标产量7500~52500千克/公顷计算,常规模式施用肥料为尿素、普钙、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农家肥,减量增效模式施用柿树专用配方肥、农家肥、苕子肥。通过对比,减量增效模式比常规模式每年减少N 76.99千克/公顷,降低23.59%;减少P2O5119.15千克/公顷,降低59.98%;减少K2O 45.26千克/公顷,降低18.83%。折合每年减少尿素167.37千克/公顷、普钙661.94千克/公顷、硫酸钾90.52千克/公顷,合计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919.83千克/公顷,降低40.10%。

3.2 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增施有机肥、机械化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单产增长了5%以上,同时,由于减少了化肥用量,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按照树龄4~10年常规模式平均单产30000千克/公顷计算,减量增效模式、产量将达31500千克/公顷,比常规模式单产增加1500千克/公顷,收入增加3000元千克/公顷。成本方面,按照每年减少尿素167.37千克/公顷、普钙661.94千克/公顷、硫酸钾90.52千克/公顷计算,每年生产成本降低了1205元/公顷,纯收入增加了4200元/公顷。

3.3 适宜区域

华宁县60%的柿种植区域适宜发展减量增效模式,每年经营规模可达1730公顷,周边产区可作参考。

猜你喜欢
柿树绿肥农家肥
如何发酵农家肥
柿树的温柔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绿肥黄瘦』
知否知否
母爱哪有多余的
桃源的柿树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