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的主题班会

2020-03-04 10:02马丽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高三

马丽

一、高三主题班会的现状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但由于高三学生升学压力大,学习紧张,故很多班主任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导致高三主题班会的开展主题单调、随意,大多以分析成绩为主,形式也枯燥乏味,使班会课发挥不出应有的教育效果。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抓好高三主题班会课对高三的德育工作意义重大,其中的关键是确保班会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高三主题班会的德育意义

一是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阵地,是学校育人理念的载体。因此,班主任应从德育功能的角度去认识主题班会在促进学生德才发展中的作用。

二是高三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有效的高三主题班会,既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凝聚班级力量,亦能让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的目的。

三、高三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要想使高三主题班会课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活动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班会课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

一是计划性。首先,高三主题班会必须做好时间规划,按学段计划来确定班会内容。一般来说,根据高三的学习进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高三开学至第一次统考前,定为高三的适应阶段。此阶段应以明确高三学习目的、做好高三学习规划为设计主题。第二阶段,由统考后至寒假,可定为高三学习方法养成阶段,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三阶段,由第二学期开始至市模拟考试结束,此阶段应鼓舞学生攻坚克难,并在模拟考试中积累最适合自己的应试经验和方法。最后阶段即高考前,此阶段为战略调整、坚定信心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查缺补漏,培养起良好的心态。

二是目的性。高三班会课主题的确定及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学期之初,可组织“高三的追求”等主题班会;在学生学习不够努力的情况下,可设计开展“延迟享受”“负重前行”之类的主题班会;在冲刺及最后备考阶段,则应强化坚持就是胜利的主题班会,保证学生不受成绩波动的干扰,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

三是针对性。高三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他们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善于做好调查研究,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都要心中有数。这样,班主任才能抓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例如,针对学生努力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不佳而打退堂鼓的情况,班主任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然后开展“高三有效学习方法交流”等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将苦学和巧学结合起来,并且不能轻言放弃。

四、高三主题班会的组织形式

高三主题班会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高三主题班会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一是高三主题班会要适合高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备考学情,寄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高三学生适逢成人之际,思想渐趋成熟,同时他们又喜欢活泼新颖的活动,对抽象空洞的说教较反感。比如,高三的家长和教师经常会跟学生说“你现在不努力就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就会后悔”。这些大道理学生们都耳熟能详,但以后会怎么后悔,他们没有具体的体验,于是也就无动于衷。因此,高三主题班会必须针对高三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具体生动的活动,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

二是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实际的班会开展中,班主任可根据主题内容及学生学情的需要,选择能发挥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形式,或者多种形式相结合,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譬如,以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往届毕业生介绍高三备考经验,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备考的有效性。

三是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和媒体渠道。班主任可精心挑选一些名人大家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传播正能量;在TED演讲视频里也可穿插一些普通人的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这些普通人的演讲更能触动学生;一些学生们熟悉的明星、名家访谈,还有如《朗读者》之类的节目,不但能激励他们怎么学习,还能教育他们怎么做人;一些综艺节目,如《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职来职往》等,里面也有很多富于娱乐性兼具教育性的片段。总之,现代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资源,合理地利用这些渠道、信息作为高三主题班会课的资源,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比口头说教更有效。

五、高三主题班会的成果巩固

班主任除了要精心挑选班会课的主题和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如何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一是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引导。在主题班会中,有时学生的反响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有时学生们的认识也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精要总结该次班会课的重点和启示,及时做出引导,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二是班主任要做好个体的“追踪教育”,以巩固班会课效果。要想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就要在班会课后对学生做好 “追踪教育”。例如,在班会课后,要及时与在课上产生意见分歧的学生做好沟通工作,了解他们与其他同学产生分歧的原因,并对他们做好个人的思想教育引导。同时,也应及时抓住学生感情方面的变化,通过与其谈话,继续加以引导。只有通过课后的“追踪教育”,才能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都能在学生的思想、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使主题班会课的效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有效的主题班会课,不仅体现了一个高三班主任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智慧,还会对学生带来重要的教育熏陶和影响。高三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三班主任必须从德育的角度来认识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设计好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采取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并在班会课后做好成果巩固,才能确保高三主题班会课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高三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