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情境·善积累·建体系

2020-03-05 09:29吕静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策略小学语文

吕静

【摘 要】 对小学生进行高效的习作指导,能促进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思、想,为学生的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变革中,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习作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使学生创作出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写作,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灵感,从而提升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策略

目前小学生习作兴趣不高,内容空洞无物,叙事就如流水线一般,读不出其中的真实情感,教师通常在给学生一个题目或者习作要求后,再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依然找不到习作的方向,苦苦搜寻脑海中适合习作要求的素材,最终也只能东拼西凑,教师批改时会发现学生的写作内容大同小异,语言乏味,内容假大空,与现实生活相背离,没有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指导高年级小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要让学生把心中合理的想象写出来,逐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确定写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的习作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习作的灵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习作指导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激活他们写作的动力,让他们获得习作的灵感,使他们能快速进入习作的状态中,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题目,他们也能创作出不同的内容,并且能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观察自然现象》的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例文《二八月,看巧云》,领会写好景物的要领,引导学生写出观察到的自然景象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包含很多:朝霞晚霞、风雨、雾起雾散等,重点要突出它的变化特点,要求学生自主命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自然景象的形、声、色、味等不同时间的不同特征,要融情于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景象:太阳的升起与落下、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天空中云的各种形态,轻风、大风、暴风带来的变化等,当学生看到这一幕幕壮丽的景色,他们便会有感而发,并且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使得习作内容更加具体生动,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注意各种手法的运用,可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为内容增添光彩。

二、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

现阶段小学生习作呈现出缺乏写作素材的现象,部分学生习惯了胡编乱造,最终的作品很难达到优秀的层面。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记录,不论是写现实生活中的某项事物,还是写一些想象类的作文,學生都能快速地找出相应的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生活、多阅读高质量的书籍,彻底改变无素材可写的困境。写生活中的事物时,可给学生几天准备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材料,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经历的事物也是各种各样的,只要确定好要观察的方向,善于思考并用心感受,就能提高内容的质量,这样学生的习作内容会变得真实且富有真情。习作想象类的作文时,教师要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技巧,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为他们推荐多种类型的课外读物,采取读写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如苏教版六年级习作一中,让学生讲述自己假期生活中的乐趣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随时记录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的假期经历,师生间共同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结合假期中的记录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该怎么写:按照旅行的顺序来写,围绕着某一处的景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讲述其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围绕着自己的感受来写。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鼓励,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依次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健全习作评价体系,做好习作后的批改工作

习作后的批改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检查文章的通顺性和用词的准确性,查看是否有错别字和病句等,给予学生自荐习作的勇气,师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共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从选材、语言的描述等方面进行修改,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批改要全面具体,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习作问题,同时还要划出学生写出的精彩句子或片段,并提出表扬,能增强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五:成长的烦恼》为例,开始写作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举例说明,作文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我”的最大烦恼是什么,略写为了供我上学父母努力工作,详细写我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以及神态,首尾呼应篇末点题抒发情感,学生完成写作后,采取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关注哪些内容写得清楚具体,哪些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哪些是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书写是否美观,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等,教师点评学生的习作思路、运用到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层次结构等,给出合理性的建议,让学生能正确把握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评语中获得一定的启示,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小学高年级习作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和细心,不能急功近利,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知识和写作的技巧,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日常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使得学生顺利地、高效地完成写作,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进而提升习作指导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段盛玉.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8).

[2]张桂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3]尤玉婷.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3).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策略小学语文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