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性戏剧策略对幼儿语言应用能力发展的影响
——以大班创造性戏剧活动《巨人的花园》为例

2020-03-08 09:33杨慧媛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巨人戏剧小朋友

杨慧媛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福建福州 350000)

《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1]。”

1977年,美国儿童戏剧协会认为“参与创造性戏剧具有拓展语言与交流能力、解决问题、技能与创造力、提升积极的自我概念、社会认知、同理心、价值与态度观的建立,并了解剧场艺术。”台湾戏剧教育专家张晓华教授在其《创造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中也提出,“创造性戏剧教学是以戏剧形式来从事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活动,主要培育儿童的成长,发掘自我资源,使参与者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自发性地学习。”幼儿听与说的语言交流能力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不断地练习,他们必须学会使用口语表达并正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如此才能被他人理解。因此,教师须在活动中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其快乐地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能力[2]。

一、恰当运用戏剧策略,促进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一)“坐针毡”策略促进幼儿谈话能力的发展

谈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进行的交谈,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语言运用形式,也是儿童交流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南》中提出:谈话是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谈话能力是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同时,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又是在交往和谈话中发展出来的[1]。

戏剧策略中的“坐针毡”是以教师扮演故事中的被询问者,幼儿以角色的身份,质询或采访戏剧角色。作用在于通过角色间的谈话讨论,理解不同角色的想法,激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冲突的方法。

案例:“询问巨人为什么把孩子们准备的礼物都丢了”(教师入戏扮演巨人)

巨人出门旅游归来后,不让孩子们再到他的花园里玩耍,孩子们想了办法决定要送礼物给巨人。可是巨人不喜欢他们送的礼物,把礼物都丢了。孩子们找到了巨人,想问一问巨人原因。

幼儿:巨人,你为什么把我们准备好久的礼物都扔掉呢?

巨人:你们送的项链那么小,我一个手指头都串不过去,要来干嘛?

幼儿:项链你不能戴,可以把它当纪念品啊。

巨人:我不要,我一点也不喜欢它。

幼儿:我们送你的飞机非常大,你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去,想去太空都行。

巨人:我才不要,我不喜欢这个颜色。

幼儿:如果你把我们的礼物收下,你爱什么颜色,我们都会帮你涂上去的。

巨人:我就是不要。我自己有飞机可以飞。

幼儿:我送你的这个坦克可以打仗用的,可以保护你。

巨人:我不需要别人保护,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幼儿:那你收下这个娃娃吧,它可以陪你睡觉啊。

巨人:我的床已经够小了,我才不要再来一个娃娃跟我挤。

《指南》中指出:促进幼儿的谈话能力发展需要为其提供交流和运用的平台,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案例中,通过扮演“巨人”这一被询问者,引导幼儿围绕着“希望巨人能喜欢他们的礼物,能收下礼物”这个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当幼儿说出一个观点后,“巨人”马上就进行反驳,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深入,激发幼儿产生更多的想法去表达,不仅让幼儿通过谈话尝试解决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谈话能力[1]。

(二)“故事地图”策略促进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的发展

叙事,又称说故事,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达的语言能力。叙事性讲述是一种口语叙事能力,指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要说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要说明白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3]。

“故事地图”是指将创作的情节在空白纸上以地图的形式绘制呈现,包括地点、人物等。作用在于创作戏剧情节,理清情节发展顺序等。

案例:“幼儿设计介绍围墙”

巨人想要阻止小朋友到他的花园里玩,于是他找来了设计师,帮助他设计一面可怕的围墙,只要接近花园的小朋友就会被围墙吓跑。教师组织班级幼儿以六人为一组,帮助巨人设计并绘制围墙。

幼儿1:食人花会吃人,还有三个机器,一个爪子会把小朋友抓住,一个机器里面有石头,会把小朋友砸到墙下面,一个里面有刺,会伸出来。还有“鬼树”会动,会吓到小朋友。还有一个血清炮弹,是用来把小朋友放晕,机器再把小朋友们带走。这些虫子有毒,小朋友被咬了就要去找医生治病。

幼儿2:我画的这个巧克力如果小朋友吃了,他就会被送回家。这是一面香蕉皮墙,它很滑,小朋友爬不上来。这是黏黏糖,小朋友吃了就会回家拉肚子。这是一面墙,它有弹性,小朋友碰到它就会弹回家。这是太阳,它放出的光会让小朋友刺眼,小朋友会晕倒。

幼儿3:这个是花怪,有很多很多眼睛。有恐龙花,会发出吼声。有一个机关,会喷出假蜘蛛和蛇。还有流血的眼睛。还有蜘蛛网。

幼儿4:这有个时空隧道,里面有怪兽,看到他就会晕倒,然后就被送回家了。这个是机关,这个花会假装要咬人。

幼儿5:这里是一个皮带,如果把皮带打开,小朋友就会上下上下地动,最后就变回他自己的学校了。这是一个夹子,如果碰到他,皮带就会动了。我还有三个怪兽,他们有不一样的绝招,一个是弹飞人,一个会飞,飞起来会翻跟斗,另一个是好多手的怪兽,会把小朋友变成木头人。

幼儿6:这是雨,小朋友淋到会头晕,海浪会把小朋友卷进去,里面还有刺,会刺到人。这是石头,石头会挡住小朋友的路。这是蜜蜂,它也可以攻击小朋友。面条圈可以捆住小朋友。

在案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境,邀请幼儿以六人一组的合作形式作为“设计师”,发挥想象,帮助巨人设计可怕的围墙,相互交流自己的设计,以假想的身份运用叙事性语言共同建构故事情节。这不仅为幼儿创造了游戏叙事的机会,还为他们提供了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先构思,大胆完整并有序讲述的能力得到锻炼。

(三)“神秘之物”策略促进幼儿文学想象的发展

《指南》中提出,幼儿在5-6岁的时候要“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幼儿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主要是指幼儿在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词汇概念,想象出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节画面、人物特征和主题意境等内容;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初步根据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想象出新的内容或情节[1]。

戏剧是幼儿文学想象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策略“神秘之物”,教师出示一份信、一个包裹、一张地图等,引发幼儿猜想,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这一策略的作用在于增加戏剧的张力和神秘感,激发幼儿思考故事情节。

案例:“画出你心中巨人的花园”

在一个城镇里,住着一位巨人。他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想邀请镇上所有的孩子去他的花园里玩耍。巨人有一个本领,可以将孩子们想到的所有玩的、吃的、用的都变到花园里来。有一天,巨人给镇上的孩子们写了一封信,他想知道孩子们都想要他变出什么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白纸,引导幼儿以六人一组的形式想象设计,画出他们心中的花园。

幼儿1:这是我画的神奇树,如果有危险,就会召唤出四个精灵,这是他们的武器。这是要太阳、这是要火、这是要冰、这是要土。

幼儿2:这是滑梯,还有巨大的棒棒糖,还有巧克力喷泉。可以从陆地爬天梯到天上,可以玩旋转、在云朵上跳来跳去,最后从这条绳子上滑下来。云是彩色的,上面还会长树下来。这些爱心是巧克力,小朋友可以在上面荡一下秋千,然后荡一下,吃一个巧克力。

幼儿3:这是一百个生产馆,这个一天就可以生产出来。要晚上偷偷溜进来,不然第二天会生产100个。这里有高速公路,有男、女道路。这里还有飞机。这是一个探测器,如果有坏人来,只要手摸到那个,就会被电。这些是我们的门,如果你们想进来,先要问这个守护的人,“能不能让我们进”,如果能才能进,如果偷偷溜进去,它会探测你的本性是好还是坏。下面是面包、巧克力车,可以喷很多巧克力、冰淇淋出来,一个一个丢进箱子里,再一个一个丢到货车上。货车上的人可以接放。这有一个锁,是锁的仓库,它会生产七彩锁,巨人开设七彩锁身份证,它会知道你是好的还是坏的。

幼儿4:这是我的小汽车,如果人变小,它就会开到里面去,参观里面的博物馆。这是一棵魔法树,一摸魔法树的魔法就会变成小人坐车走。还有泥土、风沙,全世界最大的魔鬼屋,对它来说人比蚂蚁还要小,比沙子还要小。这是一个比较小的魔鬼屋,对他来说,人就和沙子一样大了。这是无敌封杀刀,恐龙会被他打碎。

幼儿5:这是我们画的秋千,它们在云上。这里有个橙色的池子,是橘子味的喷泉,还有巧克力香蕉树,还有很多糖果。这里有一个超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云上还有飞机,可以蹦到飞机上。

幼儿6:有独眼龙怪兽,它的眼睛会喷出激光线,面包店怪兽,午餐牌会告诉你哪里有好吃的,这里是一个大门标志,巨人在这里喂小猫,还有一个士兵站在这里。这里还有一个指示牌,表示这里什么东西都有。

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故事情节,大胆地发挥想象,创编了《巨人的花园》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内容。教师通过绘画的方式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想象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合作创设自己想象的花园,在游戏中再现了作品的人物形象、动作,表现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等。

二、加强家园配合,利于策略有效实施

教育戏剧的策略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远不止这些,然而要将这些教育策略有效地运用在活动中,顺利地开展创造性戏剧活动,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采取了以下策略帮助家长理解创造性戏剧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

(一)以幼儿口吻写一封信给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

信中教师向家长介绍了“巨人的花园”活动开展情况,本次亲子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并提醒家长在必要时帮助孩子即可,多给孩子充分动手的机会,最后请家长们拍下制作过程中的照片。家长们之所以会对本次活动积极支持配合,首先,是家长对“巨人的花园”的系列活动一直关注,他们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其次,家长们认为通过这次亲子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从中他们也发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常常有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惊喜。最后,家长们表示在活动中能和孩子积极互动,有的加强了彼此的交流沟通,有的收获了孩子的关心和爱,意义匪浅。

案例:

亲爱的爸爸妈妈:

近期我们班的“巨人的花园”活动开展到故事情节为:巨人旅行回来,不让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玩耍,他请小朋友帮他设计了非常坚固并且会阻挡小孩进去的围墙。我们富有创意的设计图已经上传到QQ群上,请爸爸妈妈周末抽空听听我们对设计的围墙及功能的说明,并跟我们一起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围墙道具。下周一我们要用这些道具将自己装扮成围墙开始表演啦!所以,我们的围墙道具需要大型一些,穿戴才方便。我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属于自己的围墙,爸爸妈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希望爸爸妈妈一定要相信我们,并给我们充分动手的机会。此外,还要麻烦爸爸妈妈拍下我们制作过程中的照片,听我们介绍一下道具的造型和功能,谢谢!

备注:我们班上有许多废旧材料,如果您需要可以到我们班上来拿。

大(二)班全体小朋友

(二)邀请家长参与工作坊,体验戏剧游戏的乐趣

戏剧工作坊是在专门的戏剧空间中,教师带领参与活动的人围绕特定主题,由肢体、声音、语言等共同创作戏剧的角色、情节,在创作过程中反映自身的独特经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

在家长会上,教师邀请家长们参与了暖身活动、角色塑造、分享与交流三个活动过程。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简单地向家长们介绍了“巨人的花园”的活动流程。接着,家长们尝试体验了个人、小组形式的雕塑造型,如“喷泉”“公交车”“树”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开始,家长们还比较羞涩,不好意思放开自己,思维也比较拘束,不知道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在教师热情的带动下,家长们逐渐以小组形式合作雕塑,慢慢地感受到了戏剧游戏带来的欢乐。最后,请家长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创造性戏剧活动之所以对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积极影响和作用,正是因为它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中心,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学会和他人合作、共同协商解决问题[1]。

猜你喜欢
巨人戏剧小朋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国内
戏剧类
直立的石巨人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