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管栓塞联合体表硬化剂注射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富血供型儿童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2020-03-09 08:29王贤芝张富钊郑国学康藤耀汪海飞陈镜全郑江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硬化剂霉素栓塞

雍 熙 王贤芝 张富钊 郑国学 康藤耀 汪海飞 陈镜全 郑江华 陈 开

1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南充 637000;2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四川 广元 628000

血管瘤为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一般发病部位大多在皮肤及皮下组织,部分患婴成年后会自行消退,而有些则会继续扩大更有甚者还会破裂出血和感染等[1-2],血管瘤在婴幼儿的发病率为5%~10%,且呈逐年增高趋势[3]。血管瘤主要包括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血管畸形中的富血供型血管瘤由于存在大量的微小动静脉交通或回流通道,各种类型治疗药物注入瘤腔后快速回流至全身,从而导致其药物注射疗效欠佳,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4-5],本研究探讨血管栓塞联合体表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方法与传统单纯平阳霉素注射在治疗富血供型儿童血管瘤的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6 月至2016 年5 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患有富血供型儿童血管瘤的患者60 例,男孩29 例,女孩31 例。年龄1~10 岁,平均(3.32±1.15)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例。研究组中,男孩14 例、女孩16 例,平均年龄(3.28±1.10)岁;对照组中,男孩15 例,女孩15 例,平均年龄(3.35±1.2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血管栓塞联合体表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将动静脉导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导入到血管瘤供血及回流部位(图1),然后将配置好的栓塞剂[超液态碘化油、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球(分载药及非载药)等]注入到血管瘤发生部位,通过利用栓塞剂的栓塞作用变富血供型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为乏血供型血管瘤(图2),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入适量硬化剂(图3A、B),利用泡沫硬化产生的无菌性炎性反应进而促进血管瘤的闭塞,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6-8]。在注入栓塞剂时要小心谨慎,严禁注入到血管中[9]。此方案对试剂的剂量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注入试剂时要严格控制剂量等的相关问题。

图1 富血供型血管瘤患者术中DSA 表现

图2 富血供型血管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表现

图3 富血供型血管瘤患者术前、术中彩色多普勒表现

1.2.2 对照组

对照组利用经皮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作为治疗方案,将盐酸平阳霉素(规格8 mg/支,粉剂)4~8 mg 溶于0.9%氯化钠溶液2~4 ml 备用,剂量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及注射次数不同而变化,从瘤体周边正常皮肤进针,沿水平方向进入血管瘤,向瘤内注射药液至瘤体苍白、肿胀为止,勿在血管瘤表面进针,以免针眼出血、药液渗漏,降低治疗效果,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2~3 min,以防药液外溢[2]。

1.3 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9],显效,治疗后没有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且血管瘤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存在局部的并发症且血管瘤局部消失;无效,治疗后并发症明显且血管瘤较之治疗前无变化。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显效或有效的患儿在随访3 个月中发现同部位治疗且消失的血管瘤再发者称为复发,并计算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疗效

2.2 治疗有效的患儿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7.14%(2/28)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6.00%(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瘤的常发部位大多以四肢及头颈部为主[10],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等最常见[11]。好发人群偏向于儿童,与其先天性血管畸形有着部分联系。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常为临床最常用治疗方式,平阳霉素的二噻唑环嵌入DNA 的G-C 碱基对之间,同时末端三肽氨基酸的正电荷和DNA 磷酸基作用,使其解链引起DNA 链断裂;与铁的复合物导致超氧或羟自由基的生成,抑制DNA 合成,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代谢功能,促进内皮细胞坏死,由于其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造血、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静脉、肌注、瘤内注射,不良反应小,对血管瘤等有较好疗效[2]。

然而,血管畸形中的富血供型血管瘤由于存在大量的微小动静脉交通或回流通道,平阳霉素等治疗药物注入瘤腔后快速回流全身,致其疗效果欠佳,该型血管瘤的治疗已然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1-2]。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血管瘤是目前治疗领域所需要探讨的问题[12]。本文采用的经皮注射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的方法,其优点是操作便捷、过程的简单,但其并发症多且复发率较高[13-14]。经血管栓塞联合体表硬化剂注射治疗方案能解决定位范围不精准的问题,并且能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测,评估血管瘤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当单纯的进行硬化治疗时,硬化剂的快速回流、回流后栓塞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之一[15]。而栓塞联合硬化剂治疗可在更加精准的定位范围基础上有效缩小瘤体,创口方面实现了微创甚至是无创,减少出血量甚至不出血,提高术后恢复速度,但所需的治疗次数较多,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16-17]。像富血型儿童血管瘤疾病,存在年龄与发病年龄有时相差较大,当在婴儿时期存在但因为进程缓慢,出现时已是青春期甚至更年长时期,也会导致病情变得更加的复杂。发病部位过大、过深产生压迫血管神经及器官,甚至危及到生命,新型泡沫硬化剂改变了富血供型血管瘤的治疗难题,其硬化栓塞剂的 特性联合介入栓塞治疗,瘤内注射后可以改变富血供型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为乏血供型血管瘤,从而药物不会快速回流至全身,药物与血管瘤内壁直接接触,通过阻断血流、损伤血管瘤内皮细胞,使其产生无菌性炎性反应症,经过机化形成条索状纤维,从而达到闭塞血管瘤的目的[1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血管栓塞联合体表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方案对治疗富血供型儿童血管瘤患者效果较为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硬化剂霉素栓塞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探究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于静脉曲张微创疗法的研究与设想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