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10 10:55于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循证气管

于少英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循证护理是一种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1]。为探究循证护理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本研究选取106例重症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30∶23;年龄39~83岁,平均(60.50±5.44)岁;其中脑出血23例,脑梗死20例,脑外伤10例。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32∶21;年龄37~82岁,平均(60.21±5.45)岁;其中脑出血24例,脑梗死18例,脑外伤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同意书,患者基本资料齐全,承诺主动配合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呼吸道疾病者;以往有精神病史者[3]。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①循证阶段。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集相关资料,查找护理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查找的资料制订科学的护理计划,重点关注呼吸道护理的相关内容;通过召开小组会议,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查找的资料对护理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经临床证实没有效果的护理方案需摒弃,在评估合格后,将计划付诸行动;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服务可满足患者的全部需求[4]。②循证护理具体实施。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需从呼吸道湿化、吸痰、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管套管护理等方面着手,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首先,护士需对患者的呼吸道做湿化处理,以减轻呼吸道应激反应,避免发生呛咳等情况;护理人员为患者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的痰液分泌比较多,吸痰次数需适当增加;为预防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清理,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预防口腔溃疡等并发症[5]。其次,护士还需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每日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重点清洁会阴部位,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特别是大小便后清洁肛周、会阴等部位;另外,护士还需定时对患者翻身和按摩,避免皮肤长期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干净和干燥;最后,需加强气管套管的护理管理,使用0.5%聚维酮碘浸泡气管套管,予以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并注意避免导管折叠或挤压,保持呼吸畅通[6]。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②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管套管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其他。③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质量采用医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包括PaO2、PaCO2、BE、护理质量评分等)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相关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BE水平[(78.77±4.18)mm Hg、(32.47±2.14)mm Hg、(1.82±1.11)]均优于对照组[(62.37±4.13)mm Hg、(38.73±2.13)mm Hg、(3.2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其中气管套管阻塞2例,气管黏膜损伤1例,肺部感染1例,其他0例,对照组为20.75%、3例、4例、2例、2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73±2.15)分,对照组为(5.57±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4,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伴随意识障碍情况,导致这类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进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此,需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以缓解患者呼吸障碍情况,保障患者的呼吸通畅[8]。但患者在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易出现感染等情况,对此需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干预[9]。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以真实可靠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模式,可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护理模式解决了过去临床常规护理的盲目性和机械性等问题,可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另外,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还可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改善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本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BE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10]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后,对呼吸道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循证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