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体育强国战略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研究

2020-03-12 11:37陶宏军
科技视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俱乐部改革

陶宏军

(安徽建筑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建设体育强国的内涵是不断拓展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优化结构,增强后劲,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创新思路,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1]

为了加快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体育作为我国整体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下,必然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体育强国以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从2007年我国开始监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校主要以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为主,以传统的体育课为中心和主要任务,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管理没有本质区别。 管理目标和内容都较为单一,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效果不佳,不能契合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1 体育俱乐部的产生和概念

最早的体育俱乐部产生于17~18 世纪,1608年出现的英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就是其中之一。体育俱乐部是一群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组成的以进行体育运动为目的公共或私人组织。 体育俱乐部分为业余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俱乐部。 在业余体育俱乐部中,组织成员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没有报酬,主要由家人和朋友观看;大型职业体育俱乐部一般为商业性质,拥有职业运动员,通常定期组织与其他俱乐部比赛,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付费观看,通过门票、电视转播、广告、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获得经济利益。

2 国外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

在一些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学生在业余的体育俱乐部参加运动训练,直到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著名运动员。 美国作为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从学前教育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至少两项体育项目的技能,体育能力强可以作为申请奖学金以及升入较好的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优势。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将体育课设置成必修课的国家,但是近年来高校纷纷将体育变成一门选修课。 调查显示,美国354 所高校中只有39%的高校将公共体育课设成必修课[2]。但是高校同样会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生的学费就包括了健身房的费用。 学生们纷纷加入各种运动项目的俱乐部。 俱乐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较高的类似于职业化的俱乐部,由学校聘请高水平教练员进行训练和管理,参加各种高水平的赛事,以及为国家队培养运动员;另一种是基于兴趣的体育俱乐部,一般由学生自发组织和管理。 美国高校非强制性体育教育源于他们良好的体育运动基础、热爱运动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文化。

日本大学设立了各种项目的“运动部”。“运动部”就是体育俱乐部,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足球、棒球、游泳等日本最流行的体育项目俱乐部。 当然,在不同的高校会开设不同的特色体育项目俱乐部,例如柔道、相扑、体操、排球等俱乐部。 同时,日本在各级学校之间建立了完善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的晋升衔接体系。学生可以从中小学到大学一直参加某个项目的俱乐部,也可以根据兴趣和水平进入其他项目俱乐部。 因此,除了一些特别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基本上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后都能掌握至少一个终身体育项目[3]。

德国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主要面向本校师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加人或退出俱乐部,加入或退出俱乐部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俱乐部和组织得力的俱乐部会招募到更多会员。[4]俱乐部为了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入,会努力加强俱乐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俱乐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从20 世纪80年代至今, 很多学者针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管理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与社会体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5]。到了90年代,体育俱乐部犹如春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目前我国体育俱乐部已发展到6 万余个,参加训练和教学的达1600 万人。

近年来,高校体育管理改革的讨论更加热烈,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改革。一些高校积极探索,率先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尝试。由于没有统一的和成熟的改革经验作为模板,进行改革尝试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不断调整与创新,每个学校改革的方式也都具有各自学校的特点,一些学校最终放弃了改革,一些学校坚持了下来。 无论改革实践的成果如何,通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4.1 通过更换名称的形式上的改革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是分不同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例如有足球课、篮球课和体育舞蹈课等。一些高校所谓的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改革只不过是把体育课的名称换成了体育单项俱乐部而已。有的高校直接把专项体育课的名称改为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和体育舞蹈俱乐部等。 改革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进行实践,搞形式主义毫无意义。

4.2 俱乐部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些高校采用俱乐部与传统教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革尝试,以传统教学管理为主,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师资的条件,抓几个比较容易开展的项目进行小规模俱乐部教学管理方式的试点。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安排。 在积累成功的经验之后,逐步增加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我国高校进行俱乐部教学管理改革没有现成的模板进行参考,采用俱乐部与传统教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的改革尝试是一种渐进的和比较稳妥的改革方式。 不论试点的结果怎样,都不会改对整体教学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4.3 基于学生运动水平以俱乐部为依托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

部分高校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把所有学生按照运动能力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会员,同一级别的俱乐部会员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和活动。初级会员以基本技战术为教学内容;中高级会员以比赛为主要活动内容。俱乐部上课和活动的时间安排在以往上课时间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晚上和周末,为学生参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选择。但是俱乐部覆盖的学生仍然以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为主。大三和大四只有少数高级会员参加俱乐部活动。

5 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建议

5.1 立足国情和学校的教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方案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与中小学体育管理是一个系统,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必须是基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特点基础上的改革。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方式和学生运动能力水平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明显的差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入学时的体育运动基础比较薄弱,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方式,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符合实际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科学管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5.2 渐进式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短期和中长期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发展目标

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决定了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长期性。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效果。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改革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脚踏实地,稳步落实。大跃进式的改革只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起到负面的和阻碍的作用。

5.3 通过体育俱乐部着力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体育文化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体育人文精神

在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方面我国与西方体育强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系统的对整个社会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体育文化,没有形成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没有把体育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良好的体育人文精神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建设系统性的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体育文化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体育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乃至我国体育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5.4 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水平和增强服务意识

与欧美体育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校体育管理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和竞赛管理。 参考欧美等体育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成功经验,突破我国高校传统的单一体育管理思想,创新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科学、高效的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 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加强建设体育设施、保障体育设施的质量、统筹体育设施的使用,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提高服务和保障水平,加强对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为学生自发参与运动提供便利。 转变居高临下的管理思想,建立平等的更具人文关怀精神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体育俱乐部对学生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俱乐部改革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