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2020-03-12 11:37程江红
科技视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医学案例

程江红 陈 鹏*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手段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学习并且掌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以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理论知识繁杂,概念抽象,晦涩难懂,这让很多医学生都望而生畏。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1]。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歌曲记忆法等多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插入一些案例,尤其是病例的分析,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选择案例时必须要有针对性,所选案例需要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相关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发现课本知识的实用价值,学之能用。例如在讲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引入临床低温麻醉的案例,人体中酶的最适温度多在35℃至40℃之间,酶的活性会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但低温一般不破坏酶的结构,当温度回升时,酶又恢复活性,临床上进行脑手术和心血管手术时采用的低温麻醉就是用物理降温法将患者的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提高组织对缺氧及阻断血流情况下的耐受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器官免受缺血缺氧的损害。这个案例的引入就会让学生深刻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将刻板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能力。 又例如在讲解维生素A 时,如果直接讲出缺乏维生素A 会引起夜盲症,学生很容易将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维生素的缺乏症混淆,但是如果引入临床案例,以及引入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术《千金方》中提到的可以用猪肝治疗“雀目”这一案例,“雀目”即夜盲症,而猪肝之所以可以治疗“雀目”是因为猪肝里富含维生素A,这样就能把维生素A 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为了明确案例教学的效果,在讲授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一章时,在2018 级临床本科的两个平行班做了统计分析,1 班(实验组)在讲授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相关病例分析,而2 班(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未结合病例,在两个班的章节测试中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8.69 分。 说明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精心收集优质案例并有效地结合在课堂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 视频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部分,它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研究的内容很难观察到,单纯用文字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上运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视频中的声音影像直观生动,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视频资料中蕴含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快速掌握,以及视频教学可以将微观的分子结构、代谢反应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一个动态的画面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在讲授复制、转录和翻译这三章时,在课堂上使用了大量的视频资源,比如通过观看DNA 复制的视频, 同学们能很好地掌握DNA 复制的过程,以及在复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酶。在学习转录过程中,分别观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的区别,比如在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能直接结合启动子启动基因的转录,而在真核生物中则需要转录因子的协助RNA 聚合酶才能与启动子结合,这个区别在视频中展示得特别清楚。 在讲解蛋白质合成时,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蛋白质合成的视频,能清楚地看到进位-成肽-转位三个步骤,让学生对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以及合成过程都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虽然视频教学直观生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视频的选择一定要优质、精确,一个知识点一个代表性视频即可,不宜贪多浪费课堂时间,其次,在应用视频法教学时,不能只是看视频,而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把观看视频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在进行视频教学过程中,要穿插一些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视频只是教学手段,不能忽略了知识本身,这样才能让视频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3 歌曲记忆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知识点繁杂,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学生通常反映记不住,容易忘,通过把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编写到歌曲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另外也显著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且,学生自己在创作生物化学歌曲过程中需要对知识点反复推敲,反复斟酌,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5]。目前已有很多广受喜爱的生化歌曲被应用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比如在讲PCR的原理及其应用时,给学生播放《Song of PCR 》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新的知识,课堂效果明显提升。

另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在2018年举办了西安医学院第一届“健康所系,生化之歌”歌曲大赛,学生积极响应,共收到参赛作品41 首,经过评委们的严格打分,《信号转导的通路》和《告白维生素》这两首歌曲获得了特等奖,这两首歌曲的创作者为临床本科16 级学生,他们在2018年12 月22 日代表西安医学院参加了第二届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荣获三等奖。 这次比赛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师生创新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通过鼓励学生编写生化歌曲,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探索等综合素质。但是如何提高生物化学歌曲的质量以及如何将生化歌曲有效地融入课堂,让生化歌曲成为学生学习生化的“神器”,这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4 结语

通过初步实施以上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加,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与临床紧密联系的西医基础课程,医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医术水平,因此,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医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医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医学、生命科学类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