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2020-03-16 03:25王丽丽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年级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王丽丽

摘要: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将终生受益。新课程教育实施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已随着社会发展及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日渐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但据了解,并不是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高年级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口语交际的目标在于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沟通与交流能力,在社会交往中要文明待人,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创设不同的情境,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考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小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内在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宽松、和谐、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并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和心声,从而诱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学习境界。从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的专题来看,其覆盖面非常广泛,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如:學会解释、和某某对话等;有集体讨论方面的,如:小小辩论会等;有涉及专题介绍的,如:漫画三国英雄、我来当导游等。不管是哪一种专题类型,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直观、形象的口语交际环境,并对环境进行适当渲染,诱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导人:“现在的电视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前几天我一个小侄子说他的老师让他们回家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可是他也不知道怎样选择,于是就跑来问我,结果我平时也不太看电视,也是个外行,那么,老师想请教一下在座的同学们,你们能推荐几个有益的电视节目吗?”这样的几句话,瞬间就将师生双方置于平等对话的状态中,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充分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拓宽口语交际渠道

(一)选择多维的议题,让学生能说

语言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体现它的魅力。口语交际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更需要现场面对面地“厉兵秣马”。如何让学生能说会道呢?吕叔湘老先生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总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口语交际课的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灵活多变的交际场合及丰富多彩的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即兴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开展“小小辩论会”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可能在电视节目中看过大学生辩论赛,他们一个个口齿伶俐,神采奕奕,真是令我们羡慕。大家等不及了吧,那我们就来开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赛吧。男女同学各一组,男同学为正方,女同学为反方。我们的话题是‘小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针锋相对地辩论,学生们懂得了上网的利与弊,更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学生们一个个都成了小小演说家。

(二)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学生会说

伶牙俐齿并不是天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是学生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和实践,一步一步地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为口语交际教学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可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高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系统地进行不同场合、不同内容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要领,学会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开展口语交际。比如“‘环保伴我行即兴演讲”要注意语言生动,观点鲜明;“《西游记》影视评说”要注意客观、有理、有据。围绕教材,在体验中进行口语交际操练,既能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身边的生活,又能拓展和丰富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真正让学生会说。

三、课外延伸口语交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首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扩大阅读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其次把口语交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明白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鼓励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交际。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怎样接待客人;应该怎样认识新的朋友;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请求帮助,等等。情境的创设要力求自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会如何抓住别人的说话重点,怎样得体地评价别人以及如何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领会自己的语言是否得体,使用的语言是否与交谈的情景相协调,如何使用礼貌用语、日常用语,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注重口语交际评价

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取向,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殊不知,“说得好”只是第一步,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的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具体来讲,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比如,有的学生能言善辩,但经常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说话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并不是一种得体的交际。除了具备必要的积极能力,学生还必须要有恰当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对此给予重点关注,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的、讲文明的现代公民。此外,评价还要关注全体,不仅要看谁说得最好,还要看谁比以前说得好,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同样有机会得到锻炼和肯定。

总之,在教学高年级口语交际课程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搜集生活中的教学信息,开辟更好、更高效的教学途径,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锻炼提供机会,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俊.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困惑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2017 (3).

[2]张旭东.小学口语交际生活化教学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 (4).

猜你喜欢
高年级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