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16 08:26刘杨武罗萍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雨课堂应用

刘杨武 罗萍

摘  要:进入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后,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推行,混合式教学的顺利推广离不开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环境的知识,不同的技术环境对学生的线上学习、问题收集等都有不同的设计要求。本文以混合式教学作为研究背景,探讨雨课堂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雨课堂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1(c)-0233-03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Supported by Rain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Nursing

LIU Yangwu  LUO Ping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0 China)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era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the new teaching model represented by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The smooth promotion of the hybrid teaching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blue ink cloud class and rain class. Different technical environments have different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and question collection. This article takes mixed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supported by Rain Class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nursing.

Key Words: Internal nursing;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Application

在傳统的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以及动手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锻炼,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不同,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诞生,混合式教学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雨课堂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内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

1  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

1.1 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在2016年推出,是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诞生,在诞生伊始,只在国内8所高校中公测,如今,雨课堂这种形式已经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雨课堂是以师生熟悉的微信、PPT为基础,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良性互动,在应用环节,安装雨课堂插件后,教师即可便利地编辑、修改资料,将语音、课件、视频、习题等内容推送给学生,为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提供便利。在课堂上,借助雨课堂,学生可通过弹幕与教师互动,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数据、学习行为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整合,能对教学成果作出量化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1.2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最早是在企业培训中应用,后来进入了教育界,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传统课堂、移动教学的优势,通过两者结合,让学习者可以实现由浅入深的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伴随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下诞生,通过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雨课堂、云课堂、MOOC等都是传统学习模式的补充,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够丰富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成果。目前,雨课堂已经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雨课堂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线下教学的种种问题,并将教学活动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堂下,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2  传统内科护理学教学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第一,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护理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校教育不应与具体工作脱离,其教育出发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职业做出科学选择。在内科护理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依然是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常常处于忽视状态,教学内容滞后,理论、实践之间脱节,严重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即便学生具备扎实的内科护理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毕业后,很难实现护理工作岗位的顺利转换和过渡;第二,教材内容和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对于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教材和教师是其主要渠道,内科护理各类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更新周期较长,知识更新速度赶不上临床发展,有时,甚至会存在教材内容、实践操作的脱节问题。而教师长久以来,是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临床实践经验缺乏,这也会影响知识传授的成效;第三,在传统学习模式中,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内科护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为学生后续走入工作岗位做好基础,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思想。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对教学设备要求简单,知识体系的构建单一,学生创新能力弱,教学过程也是以教师作为中心,淡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之内科护理学本身深度大、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学习起来难度较高,如果不注重学生在护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出现厌学情绪后,如果引导不够,那么必然会对整个护理教学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雨课堂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创设实施环境

雨課堂支持下的教学模式由雨课堂、多媒体、教师组成,由教师提前安装雨课堂软件,师生共同关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创设课程与班级,输入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与班级。完成在线课程的创设后,邀请学生加入班级,为学生分享二维码、邀请码,学生通过扫描即可加入。在雨课堂中,设置了使用手册,学生进入微信公众号,选择“寻求帮助”一栏,即可进入帮助中心,查看雨课堂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对策。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开展线上学习,提前为学生准备雨课堂使用手册,在使用前,让学生对雨课堂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3.2 课前准备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上,要做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除了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在实践性、体验性氛围中学习护理操作方法。在课前,要求教师研读教材内容,将章节内容划分成“简单了解”、“重点掌握”两类,对于需要学生简单了解的内容,提前利用雨课堂为学生推送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针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在课前预习基础上,针对性讲解。在为学生推送内容时,根据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制作学习清单,利用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的结合来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具体学习环境的创设,需要做到灵活、生动,没有既定的方法可以遵循,在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认知能力、学情以及教学内容,做到灵活调整。

在课件制作上,可选择成型课件予以简单调整,也可以新建课件,为了确保学生接收内容的便捷、舒适,课件页面设置为竖向排版方式,利用雨课堂中自带的模板制作习题,还可以发起投票,插入在线音频、在线视频、MOOC音视频等。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启迪性的内容和趣味化的题目,借助上述内容,学生可便利地完成预习活动,并利用雨课堂的讨论组、在线测试方式来布置问题,针对预习环节的疑惑,学生也可通过雨课堂与教师取得联系,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3.3 课堂讲解

点击“开启课堂”,即可进入授课过程,课堂讲解上,提前根据学生在预习环节的问题来梳理好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将教学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端,教师可利用手机随时查看学生的课件播放进程,调控、操作教学流程,并在与课堂上播放音频、视频,推送相关题目。在课堂上,重点进行答疑解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对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师生问答的方式来讨论和解答,并提供随堂检测,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认知误区,促进知识内化。另外,在课堂上,还为学生提供小组案例讨论的机会,例如,在“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内容”上,以小组为单位来提出几个问题,“结核病患者担心家人被传染,应该怎样预防?”、“采用什么样的护理措施能够促使结核病患者坚持治疗,达到治愈效果?”整个讨论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负责,教师则是旁观者的角色,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时,予以点拨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讨论。讨论完毕后,进入交流展示环节,各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拓展的过程,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中的“弹幕”来了解学生的看法,整个教学完毕后,查看手机端中学生的反馈,针对他们还存在的疑惑,再次进行深化分析。

另外,在课堂上,可通过雨课堂来为学生推送习题,学生在手机端中答题,在答题过程中,教师来回观察、巡视,答题完毕后,教师利用手机端来查看学生的作答情况,包括已答人数、未答人数、答题准确率等等,对于表现优异者,可发送课堂红包,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4 课后管理

课后管理上,包括两个任务:第一,发布作业辅导,基于课堂内容创建内科护理学课程相关作业,直接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提交作业的形式,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借助雨课堂的批改功能,能够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反馈,并推送思维导图、复习课件等,帮助在学生在课后进行回顾、分析;第二,反思和总结,在授课完毕后,雨课堂会提供课后小结,点击教学日志后,即可查看。利用这一功能,能够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知识点是否讲解得面面俱到,再根据反馈成果来改革教学内容。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内科护理教学中只关注理论知识传授的局面,更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当然,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将其融入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也面对一些挑战。一方面,雨课堂的应用对于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借助电脑端、手机端来进行教学,会受到网络安全隐患的负面影响,如果在雨课堂教学过程中遭到病毒或者黑客的侵袭,那么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另一方面,雨课堂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高,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前完成预习,而少数学生缺乏自律,预习不认真,在课堂上,存在走神、分心的问题。同时,雨课堂也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厌学情绪,还有部分学生长期以来习惯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一时之间无法适应雨课堂,影响了教学成果。对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雨课堂的管理能力,明确课堂规则,制定班级制度,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对内科护理学内容的潜在兴趣,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在校内和校外,教师也要强化与兄弟院校、医院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汲取经验,接受教学培训,广泛阅读书籍与论文,提高教学能力。

4  结语

雨课堂的应用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潮流,雨课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更具体验性和交互性,解决传统内科护理学课程体系的各类问题,有助于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育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全能型护理人才。在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新的契机,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而要发挥出雨课堂的作用,教师要进行全盘把控,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雨课堂将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黄振,刘艳丽,杨军,等.信息化背景下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4):79-82,87.

[2] 张晓丽,李佳怡,杜娟,等.基于项目驱动式的数字化“医学基础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9(14):177-180,封3.

[3] 曹虹.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1):75-77.

[4] 轩贵平.微课程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2018(27):134.

[5] 皮流丽.项目教学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17):71-72.

[6] 程诺,臧爽,崔志刚,等.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学习平台的使用需求及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4):79-83.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学雨课堂应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浅谈内科护理学课堂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