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实施家校合作的意义、困境与途径

2020-03-17 05:42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陈永旺单艳芬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校班级班主任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陈永旺,单艳芬

1 职业学校实施家校合作共育学生的意义

家校合作是家庭和教育者积极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学习向上、心理健康,朝共同的教育目标努力的过程。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家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场所,学生一天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家中渡过的。只有家校合作共育才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家校合作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够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反之,则会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学校期间,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宣传、班会课、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身边人。而家庭教育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和情感化的特征,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言传”和“身教”,能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2)家校合作有利于对学生差异化管理,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班级是一个整体,而学生是组成班级单元的个体。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以班集体为主,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管理规定。如果没有家校合作,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因此,家长与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才能及时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这种家校沟通交流也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过程,通过不断收集、分析学生及家庭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

(3)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发现学生的成长变化,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学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变化,直接牵连着家长的心情,影响着家庭关系。家校合作、信息互通,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状态。畅通的家校交流,使得班主任能够及时地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活动以及情绪变化等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就能够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了泛泛而谈的教育。家长也能够将学生在家的情况及时告诉班主任,班主任掌握了学生的动态,可以及时修订教育方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这种家校信息共享、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重视,促进了家庭关系和谐。

2 家校合作的困境

2.1 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倦怠

在职业学校很少有专职班主任,班主任除了要管理班级外还要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繁琐的班级日常管理,都会导致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倦怠。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反复提醒学生遵守校规,监督教室、宿舍卫生情况,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等),检查学生是否迟到早退,检查上课是否有人玩手机等,发现问题后,很多情况下还要利用休息时间来处理先关问题。另外学校还有各项检查工作需要班主任配合完成,比如禁毒宣传、文明城市宣传等,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一旦自我调节不当,就会出现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倦怠现象。

2.2 家长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对学生的教育仅凭班主任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还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对孩子的品德、心智和人格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家长对此认识不足,有些家长认为:家庭只是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保证,只管孩子吃、穿、住,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教师管。班主任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讲:“我们平时都很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就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对他(她)严厉些。”由于前期家长疏于管理,家长还会说“我们管不了他了,不听话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还请老师多费心”。由此看出,一些家长缺乏参与教育的意识,遇到管理难题就推卸责任,甚至想逃避。家长如此自我定位也为班级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2.3 家校合作教育制度形式单一且不完善

目前,家校合作教育制度不具有强制性,双方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发挥家长和学校各自在教育中的优势。各类学校虽然有家校合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往往是新生入学时统一安排一次家长会,班主任介绍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学籍管理规定等。家长会上班主任和家长大多是寥寥几句话的聊天,根本谈不上沟通机制。日常家校合作的内容主要是班主任给家长发放学校通知,家长签字,班主任反映学生纪律和健康等问题。这种家校合作模式单一,缺乏计划性、平等性、互动性和连贯性,并没有将家校合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学校后期对班级管理基本上都交给了班主任,并且对班主任的激励也不够,家长参与管理的热情更低。

3 家校合作的途径

3.1 学校主导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

职业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家校合作相关机制,其目的就是落实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政策,明确层级管理关系,构建学校、家庭共担当的育人机制,细化学校、家庭的工作职责,保障学生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以副校长为专职领导的校级家校合作委员会,由学工处、二级学院、家长委员等组成中间层,辅导员、班主任、家长组成执行层,形成多层级管理的家校合作委员会,如图1所示。学校主导制订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家校合作委员会工作职责,落实奖励政策,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激发大家工作热情,保障合作教育的落实和执行。

图1家校合作委员会层级图

3.2 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学生的成长环境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造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共同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也没有实用的教育方法,只想将学生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这是不对的,这些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学校也要帮助他们改变教育理念,要将长期教育理念与短期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比如学生课堂作业没有及时完成,家长要督促他们当天完成。班主任要经常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思想,并不断调整家长的教育方法,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

3.3 巧用家校合作形式,增进家校关系

学校指导班主任制订班级家校合作计划,班主任制订整个学习阶段或学期合作计划,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家校合作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展示学生的才华;邀请家长来校开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创建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定期把学生工作、学生活动推送给家长;与家长进行面与面交流,反映学生在校进步情况,增强家长对孩子的自信心等,通过各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互助、和谐和融洽的家校关系。

4 结语

建立长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校沟通,发挥学校、家长各自优势,形成二者合力。学校整体规划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学工处、二级学院指导班主任开展各项家校交流活动,引导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活动。只有家校通力合作,职业学校的家校合作就能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