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2020-03-17 11:33单丹妮宋芳华姜雪滨尹晓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毒副紫杉醇乳腺癌

单丹妮 宋芳华 姜雪滨 尹晓芹

乳腺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女性高发疾病,新辅助化疗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其优势包括生存率高、能够降低肿瘤分期,临床已经验证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CEF 是一种联合化疗方案,其基础为蒽环类药物,能够获取显著的乳腺癌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在采取CEF 方案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与序贯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有利于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但紫杉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在化疗前明确药物药理功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治疗。本课题主要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100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7~64 岁,平均年龄(45.13±10.0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8~65 岁,平均年龄(46.78±10.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乳腺癌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试验,并与家属愿意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异常;④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⑤患者腋窝淋巴结均可见转移。排除标准: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患者;③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CEF 新型辅助化疗治疗,给予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滴注,1 次/周;5-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每间隔1 天1 次;添加盐酸表柔比星100 mg/m2,静脉滴注,3~4 次/周;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CEF 化疗的基础上采取紫衫醇(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10980068)序贯化疗治疗,静脉滴注35 mg/m2,于第1 天、第8 天、第15 天给药,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每次紫衫醇序贯化疗前1 d持续给予3 d 地塞米松20 mg/次,2 次/d,经颈内静脉置管给药。每周期实施化疗前需对患者阶段性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进行评估,实施针对性治疗,在患者结束化疗后的第3~4 周采取手术治疗,结束手术后的第3~4 周实施放射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生活质量 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OOLSFTM)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每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2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

1.4.3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可见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能够维持4 周;缓解:可见的肿瘤病灶缩小50%,能够维持4 周;未缓解:可见的肿瘤病灶增大25%,可能产生新病灶。缓解率=(完全缓解+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82.36±2.25)分、情感职能评分(79.54±2.18)分、社会功能评分(81.47±2.34)分及生理功能评分(80.42±2.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14±2.56)、(72.18±2.44)、(72.10±2.48)、(73.54±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25 例、缓解23 例、未缓解2 例,缓解率为96.00%;对照组完全缓解22 例、缓解20 例、未缓解8 例,缓解率为84.00%;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疾病还具有高发型特征[1]。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正明显上升,并且发病群体正在呈年轻化发展。全身放疗是临床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以便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与传统化疗方式相比较,在临床中应用新辅助化疗,能够突显降低分期,降低耐药性,提升生存率,灭杀微小转移病灶,优化生存质量。相关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会影响到B 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p53 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此来加速实际凋亡肿瘤细胞进程,并且实现降低肿瘤新生血管数量,切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3]。相关研究表明,给予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能够诱导癌细胞,使癌细胞进一步凋亡,主要功效为抑制继续增殖癌细胞。紫衫醇是一种人工半合成类抗肿瘤药物,属于新型抗癌药物,已经被公认为治疗乳腺癌的最好药物[4]。除此之外,紫杉醇的主要作用为稳定微管,能够抑制增殖,阻止癌细胞有丝分裂发生,控制癌细胞。在临床上,对于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前两次用药后的10 min 内,能够达到39%的发生率,若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很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因此,应充分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若有过敏反应先兆出现,应进行有效处理[5]。紫杉醇经常引起神经毒性反应,外周神经的疼痛、伴有肌肉关节、丧失触觉及肢体麻木是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特征,若药物剂量>200 mg/m2,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神经毒性,并且会在给药2 d 后发生。若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应给予针对性处理。抑制骨髓是紫杉醇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会减少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感染的危险性,需保护性隔离患者[6]。紫杉醇的毒副作用一般情况下会表现出一过性特点,只要保证在化疗前明确药物药理功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及药物配置步骤,做好心中有数,对患者做好相应解释,赢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从而有效给予针对性治疗,确保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药物耐受性,在操作过程中,还应严格遵守用药规程,做好预防工作,并针对用药情况,做好应对措施[7]。本次试验主要对乳腺癌患者采取CEF 化疗和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82.36±2.25)分、情感职能评分(79.54±2.18)分、社会功能评分(81.47±2.34)分及生理功能评分(80.42±2.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14±2.56)、(72.18±2.44)、(72.10±2.48)、(73.54±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25 例、缓解23 例、未缓解2 例,缓解率为96.00%;对照组完全缓解22 例、缓解20 例、未缓解8 例,缓解率为84.00%;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由此可见,在CEF 化疗的基础上采取紫杉醇序贯化疗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CEF 单项化疗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毒副反应,但紫杉醇价格高昂,在输注过程中应保证少量配置输入,在确定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后使用余药配置,尽可能地避免药物浪费[8]。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采取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能够获取显著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确保治疗安全性,优化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耐药性,有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毒副紫杉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