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教学

2020-03-17 23:55严生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小学数学

严生兴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数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走向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学生直接处于数学问题所在的环境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表现以及解决的过程,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充满数学知识的环境中成长,提高学生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往往都是一些数字和符号,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倘若教学只是停留在教材的知识上,没有生动的事例和真实的环境作为辅助,那么这对于小学时期好动的学生来说难免有些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那么在这门功课上下的功夫就会变少,完成作业也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缺乏生动性的教学还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原本抽象能力就不强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更加困难,如此一来,也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数学生活化教学通过将抽象问题具象化,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因此,促进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做好课前准备,由生活化的问题导入课堂

学生想要提高学习效率,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小学数学这种主科课而言,给学生的印象都会是严肃正经的,大多数教师也都会向学生强调这门课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对待这门课就会感到有压力,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不强,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立即进入课堂状态,那么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减弱.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始一天的课程,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导入课程,营造出学生熟悉的环境,引导他们开始思考数学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堂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刚开始可以将学生以四人分为一组,然后让组员之间互相询问今天早餐吃了什么,并将他们早餐吃的食物进行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往往这种需要回忆的问题能够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早餐吃过的食物,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迅速地回到课堂上了.又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同样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把前后两桌分为一个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位同学轮流站在中间,其他三位同学分别站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并说出看见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同学们可以移动,以便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还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学习.再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做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姿势,这时有的同学一定伸得很直,成直角;有的同学会往里歪,成锐角;有的同学则会往外倾斜,就会成钝角.这样,学生的举手姿势就可以形象地将三种角展现出来.

越是生活化的东西,就越会带给学生熟悉感,也能更加地形象化,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果课堂能够加入一些类似于游戏性质的生活化小问题,那么不仅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改变以往对数学难学、抽象的印象,让学生意识到其实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且是充满趣味性的.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的期待也会提高,学习效果也就会大大提高了.

二、课中创设情境,营造生活化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材上的内容无论再如何生动那也只是平面的事物,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对于抽象性的事物理解起来尚有困难,需要依靠具体的事物来获取认知.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设置适合学生水平的课程难度,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

例如,在讲授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一人准备一种水果,等到上课的时候就让学生拿出水果,并按照水果的种类分组,让拥有相同水果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哪一组集结得最快且将数目计算出来,哪一组就获得胜利,而且教师还可以给予一个小小的奖励.一听到要做这样的小游戏,学生的眼里肯定在放光,他们的胜负欲也会被激发出来,就会迅速地分类并且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分类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短时间内的计算能力.又如,在讲授“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个青苹果或者红苹果,等到正式上课时就可以将12个红苹果和7个青苹果放进不透明的袋子里,然后让五位同学来抽取,并规定只有抽到青苹果的小朋友才可以将苹果吃掉.在学生抽取之前,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是能吃到苹果的同学多,还是吃不到苹果的同学多.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五组进行这个实验,这就避免了因为偶然性的原因而使抽到青苹果的人数多,进而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最普遍的现象.

再如,教师在讲授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时,有一道开放题是:一共有12根木头,大象运走了几根?还剩几根?这道题需要学生先填大象运走了几根,再根据所填的数字来计算.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可以把三四个学生分为一组,让每位学生将自己的笔拿出来,凑齐12根,接着让一个学生拿走任意数量的笔,让其他学生写出式子来,并计算还剩多少根,然后每个学生依次充当拿走笔的人,这样每个人都能得到训练.

教师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的方法,寓教于乐,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数学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教材上“死气沉沉”的题目走进生活后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当书本上印刷出来图案变为真实可触的实物之后,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就会更加直观,问题也就更容易解决.教师要善于创新教材上的内容,让教材上的习题同生活联系起来,把陌生的问题变为学生熟悉的日常问题,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处理问题,心情也将是轻松愉悦的.当学生经历过实践后,对于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模式远比教材上平淡的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三、课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小学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教师应当好好利用这个特性,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将所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亲自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的能力,学以致用.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温习每天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还能使学生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时能够应对自如,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

例如,教师在每节课讲授完毕后,都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联系今日所学的知识寻找一下生活中有没有能够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自己找出答案.学生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还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比如,在讲授完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充当一次“小管家”,自己付钱并核对找零.学生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买东西,也是自己来付钱并核对找零.又如,在讲授完“认识图形”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图形,每种图形都找出几种在生活中的实物,下节课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再如,在讲授完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对称的物体,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轴对称的原理去剪纸,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一知识.

学生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时,仅仅只是听过一堂课的讲解,對于知识的理解是不够透彻的.学生通过运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将抽象问题具象化,而且在经过实际的几次训练后,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时,学生还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由于在自己探索的进程中遇到了阻碍,这时学生往往会主动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无形中又增长了其他的知识.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学生将学习同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并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好处,对于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益处的.

四、促进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的一些策略和注意事项

理念指导着实践,对于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要树立起数学生活化的观念,并将这个观念贯串教学的始终.只有教师起到带头作用,才能影响到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言传身教.实践又反作用于理念,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要将实践贯串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小学数学的教育重点还是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准确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学生课后的勤加练习,经过反复的实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透彻.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时可以加入竞技因素,让学生体会到紧张、刺激的感觉,提高大脑的兴奋度.当学生的大脑兴奋后,思维也将更加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增强,有时候这对于解决某些学生上课打瞌睡的问题也有奇效.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敢于分享的同学给予一些小奖励,如零食或者文具之类的小奖品.小学生对于这些小奖品是没有抵抗力的,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奖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会使他们产生被关注的感觉,会觉得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很高,因此,为了回应老师的期待,他们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积极地完成任务.

教师在促进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时还需注意一些事项.促进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要避免复杂化,教师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时要考虑到这些例子是不是小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依照他们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能否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生活化而忘记了适应性.教师倘若把握不好度,给学生布置一些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问题,那么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最初的减轻难度的初衷就背离了.同时,促进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的目的在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不能因小失大,过分注重引入生活化的例子或者为了使数学生活化而强加例子,这样反而会反客为主,与传授知识的目的不符.同时,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课堂上的状况也不可能都在预料之中,因此教师在准备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准备好其他的备用方案,以防止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总之,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小学数学教育融于生活之中,为学生创造出具体、直观的学习环境,降低了课程学习的难度,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领悟知识,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增强了知识的可接受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因此,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的步伐还应当继续坚持,小学数学教师要继续探索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纠错,以期寻找到更合适、更恰当的方式来实现小学数学走向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林燕香.让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74.

[2]孙锦丽.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的策略[N].发展导报,2018-04-27(28).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化”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原型经验应用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生活化例谈